直銷企業客服電話體驗記:九成企業服務態度好
受中國消費者報社委托,筆者作為神秘顧客,近日對注冊地在天津、上海、吉林、山東、湖南、江蘇等的15家直銷企業的客服電話進行暗訪式調查體驗。體驗過程全程錄音并保存證據。調查發現,上述15家直銷企業的客服電話接通率接近7成,客服人員在服務態度和理解能力方面總體也較好。
直銷企業的客戶服務電話是對外服務的交流渠道。作為和和消費者聯系的橋梁,應該努力提供更加便捷、規范、高效的服務。上述企業中,客服電話是400電話的有9家,調查發現,在工作時間內,15家直銷企業的客服電話有10家能夠接通人工服務,接通率達到了66.7 %。有5家直銷企業的客服電話未能接通人工服務。
在10家客服電話接通人工服務的的企業里面也可分幾類,一類是接通較快,大約需要15秒左右時間,如天津、上海、吉林等地的4家企業。其中上海某企業的客服電話提示筆者需要按鍵選擇服務項目,但在筆者還未按鍵時就已經接通人工服務。另一類人工服務接通時間較長,有6家企業,大約需要2分鐘時間。如某日用品公司客服電話接通后語音有營業時間提示:“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早9點到下午6點30分”語音提示加上等待時間使得接通人工服務時間增加,超過了2分鐘時間。
5家未接通人工服務的企業也有不同。一種情況是,吉林省、江蘇、山東和上海市4家企業客服電話均為固定電話,非400電話,筆者撥打時,吉林省、江蘇、和上海市的企業客服電話沒有人接聽,也沒有語音提示。另一種情況是可接通,有語音提示,但無法接通人工服務。如山東某企業雖然接通有語音提示,說是人工較忙,在等待時,語音提示“08007客服為您提供服務”,但還未接通人工服務,就要給該客服提供服務評價。另外,一家日用品企業雖然客服電話是400電話,但語音提示接通人工服務倒計時,并且反復提醒,但奇怪的是始終無法接通。
理解解決問題能力總體較好
直銷企業的客服人員的理解能力代表了處理消費者反映問題的能力。本次調查,當筆者以“朋友推薦產品不錯,在北京有哪些渠道能購買到公司產品”詢問時,本次接通的10家人工服務的直銷企業種,有7家企業理解能力較好,對于筆者提出的問題能夠給予滿意的回答。不僅向筆者提供了購買渠道,還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但也有3企業未能真正解決筆者的要求,如天津某企業1680號客服無法給筆者提供相應的購買網點要求,但可提供北京地區公司電話,此外,湖南某企業2002客服人員理解能力較差,在未向筆者介紹購買渠道時,就建議筆者向當地的經銷商咨詢,并告知沒有權限提供服務網點,當筆者詢問有無網上購買渠道時,該客服人員表示“公司官方網站正在升級,暫時無法提供服務。”此外,一家生物制品企業無法提供相應購買網點要求,但可留下電話讓工作人員聯系消費者。
九成企業服務態度好
直銷企業客服人員的服務態度是反映服務質量的基礎,優質的服務是從優良的服務態度開始的。良好的服務態度,會使客人產生親切感、熱情感、樸實感、真誠感。本次調查發現,接通的10家企業種有9家企業的客服人員態度較好,如做婦嬰產品的某企業公司的1063號客服人員,服務態度較好,能夠正確把握服務的時機,服務于筆者開口之前,效果超乎筆者的期望之上。
但也有企業的客服人員服務態度不是很理想,如湖南某企業的2002號客服人員,回應筆者較慢,不但理解筆者的訴求較差,說話語氣也不是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