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直銷”概念首次被提出
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愿景與行動的不斷推進,日前,在第十二屆世界華人直銷大會上,“跨境直銷”概念被首次提出,積極鼓勵中國本土直銷企業走出去,擴大外貿出口,實現國際化經營。會上,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直銷研究專委會專家溫再興發言表示,跨境直銷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快速成為跨國公司的有效途徑。
“跨境直銷”有望
成為直企發展新方向
繼“跨境電商”之后,商務部首次提出對“跨境直銷”的研究和探討。今年初,商務部所屬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專門成立了直銷研究專業委員會,這是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所屬機構成立的直銷研究機構,擬對國內直銷和跨境直銷開展全面研究。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華人直銷大會上,溫再興表示,直銷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和文化密集型的行業,能較快地融入當地社會,通過宣傳和銷售中國的優質產品,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的感情聯系,促進民間文化交流,在民心相通方面發揮獨特有效的作用。至此,“跨境直銷”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不僅是對國家發展戰略和沿線各國的支持,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內資直銷企業可以學到更多更好的先進管理經驗,并實現國際化經營。其他企業也可直接到海外開展直銷業務,擴大外貿出口。”溫再興說。
世界華人直銷大會副秘書長胡軍認為,跨境直銷是未來直銷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3~5年,直銷牌照發牌速度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內保健品、化妝品、小家電等產業或將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國外市場可能成為直銷企業的新戰場。這也意味著,“跨境直銷”有望成為直銷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實際上,中國本土直銷企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有開拓海外市場的案例,只是那時只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未出現“跨境直銷”的概念,最典型的是天獅、隆力奇等企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天獅在亞洲國家和地區已有16家分公司,歐洲18家,非洲15家,美洲及大洋洲共7家;隆力奇則在亞洲國家和地區有14家,歐洲12家,非洲8家,美洲及大洋洲共3家。
2005年,《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發布后,一些內資海外直銷企業回國申領直銷牌照。還有一些有實力的內資企業在獲得直銷牌照后,又到海外開拓直銷業務。溫再興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陸續參與拓展海外直銷市場的中國本土直企有14家,約占本土拿牌直企的1/4,在各國和地區設立156家直銷公司。相對于其他行業,直企‘走出去’的比例還是非常高的。”
人才儲備和找準市場是成功關鍵
那么,對于“跨境直銷”的開拓,已在海外相對成熟的直銷企業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呢?對此,隆力奇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海外建立權威的科研機構,與清華大學、江南大學等知名學府組辦研究中心,是坐穩海外市場的原因之一。
胡軍則表示,人才儲備是成功做好“跨境直銷”的重要因素,“每個地區的本土文化、法律法規均不相同,中國本土直銷企業要想開拓海外市場,首先要有高瞻性,提前儲備人才。其次,中國本土的中草藥養生文化在東南亞和非洲較為受到認可,且人口密集,適合國內直銷企業發展;而美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地區相對成熟,國內直銷企業相對難以發展,“直銷企業可分析區域性質來進行選擇性拓展。”
溫再興在大會上也強調,發展跨境直銷與其他外貿方式相比難度和風險更大,除了要有優質直銷產品外,還要符合駐在國關于直銷行業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要在當地建立懂本國語言和熟悉本地風俗和生活習慣的直銷員隊伍,在企業文化建設和內部管理方面也完全不同于國內。因此,國內企業不宜盲目跟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到國外開展直銷業務。
本站轉載文章版權屬原作者,如有版權疑問請致電010-8350514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