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 | 不安全中藥材反“致病”,無限極自建種植模式守護凈土
2016-04-22 09:20 來源:中國網 22186 次
![](http://www.dstoutiao.com/uploads/allimg/160421/23-1604211P153441.jpg)
3.15紅參“增肥術”風波尚未平息,極草砷超標事件又爆發,中草藥原料安全事件接踵而至,源頭管控成為食藥安全新痛點。
面對當前食品安全嚴峻形式,第七屆國際食品安全大會14日在京召開。國內外知名專家與企業界一同從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出發,為食安問題建言獻策。已連續13年獲得全國食品安全大會表彰的中草藥健康產品專業企業——無限極受邀分享了運用“中草藥種植管理模式”保障道地藥材純凈、安全、高品質的成功經驗,為破題提供了范本。
紅參“增肥術”、蟲草砷超標,保健良藥反“致病”,市場亂象讓百姓生畏,行業深陷信任危機。與會的來自全球的50余位全球食品屆智庫就“有效追溯體系”、“原料安全供應的源頭管控”等多個議題展開討論。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國際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主席Patrick Wall指出,食品安全正面臨源頭治理的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安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中國的食品安全追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順追流向、逆追原料,做到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無限極質量綜合管理部總監劉鳳松發表演講:“相比普通食品原材料,中草藥原材料更為復雜,質量管控應從源頭抓起,農田是中草藥健康食品的第一車間?!?/span> 中草藥種植多為粗放型農業種植方式,面臨環境污染、濫用誤用農藥、采青嚴重、錯誤加工、技術匱乏等問題,導致品質良莠不齊。為保障道地藥材原料品質,劉鳳松介紹,2011年,無限極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提出創新的“中草藥種植管理模式”,實現了風險有效控制和前移管理;并形成獨有的中草藥標準集成體系,涵蓋選地、田間管理、種苗、采收及初加工、原材料、倉儲運輸等七大項,如選地標準就包含對空氣、土壤、水質、海拔、氣候及周邊工業環境等多方面監測。目前該模式已成功推廣到赤靈芝、巴戟天等10 多個品種,通過廣東省科技廳成果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15年無限極 產品安全符合率 100 分 、 產品質量顧客滿意度99分, 榮膺“2015年全國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稱號。無限極還強調藥材道地性,每年都組織媒體和公眾到中草藥基地開展溯源活動,親身見證道地中草藥的高品質魅力。 防患于未然是無限極多年來安全事件“零紀錄”的秘籍所在,2007年無限極前瞻性的創立產品安全風險管理部門,由高學歷技術團隊將安全研究貫穿研發、原料采購、生產加工、物料配送、市場服務五個環節,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早在毒膠囊事件爆發前兩年,無限極已識別出膠囊殼中存在重金屬鉻的風險并進行監控。無限極道地藥材基地不允許“打硫”,所有中草藥原料監控180項 農藥殘留,動物源性原料監控的抗生素、激素等達40多項。行業內大部分金屬 異物 探測設備精度為φ2.5mm,而無限極 膠囊、片劑產品 遵循的是 低于 φ0. 3 mm 檢出標準 ,處于領先水平 。無限極產品檢測中心被評定為“國家認可實驗室”,并通過英國FAPAS水平能力測試,檢測結果獲61個國家和地區承認;涉及功效成分、農殘重金屬、微生物 等檢測方法1000多個,確保每 批次 中藥材原料、包材 、半成品及成品 檢測率 100%。24年來,無限極致力于通過獨特的“調養根本 免疫增健”調養理念,精選道地中草藥融合現代科技,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中草藥健康產品和服務。無限極質量部總經理姚松君說:“無限極一路發展至今經歷了種種變化,但‘思利及人’價值觀會繼續秉承下去,這是無限極成長發展的起點,也是實踐全產業鏈質量責任共同體的基點,更是履行承擔社會責任的原點。相信在這種信念的指引下,我們在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道路上會走得更遠?!?/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