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稅4月起實施 最利空是百元內韓國化妝品
:在剛過去的周末,跨境電商們忙作一團。3月24日晚間,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從4月8日起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食品、保健、母嬰、日用品等過去免稅的商品,以后就要被收取購物總價11.9%的跨境稅。
對誰沖擊最大?
“最利空的是百元以內的韓國化妝品”
新政對食品、保健、母嬰、日用品類商品的影響最大,從過去的基本免征到現在要購物總價11.9%的跨境稅。
跨境電商鮮LIFE的CEO肖欣算了一筆賬,以花王紙尿褲為例,稅改前一包單價約為120元,消費者買4包的價格是480元,行郵稅率10%,那么應交稅48元,但因為沒有到50元行郵稅的起征點,納稅為零。稅改后,無論總價值是否達到500元,都需要交11.9%的稅,四包需納稅57.12元,現在總計需要支付537.12元。
不過,蜜芽寶貝CEO劉楠認為,跨境電商的價值核心在于效率和貿易全球化,而非免稅價差。劉楠也不認為新政將利空母嬰商品,因為紙尿褲去年剛剛下調了關稅,最不利的是百元以內的韓國化妝品,從免稅到32.9%的稅,以及2000元以上品類,如輕奢,例如那些保稅區自營備貨的巴寶莉風衣和包包。
此外,規定中也有一部分品類稅費會下降,比如電器類、個人洗護類等,分別降低了8.1%到38.1%。但對于含有消費稅的彩妝品類等來說,稅率基本無調整。
對跨境電商是利空?
“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絕對利好”
肖欣認為,如果跨境電商想要維持原有毛利率不變,一般商品的價格將上調至少15%,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
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過去,跨境電商行業曾被說成是基于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而跨境電商稅制新政的實施將引導行業由亂而治,進入規范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這是行業步入成熟期的標志,產業資本可以放心、大膽大規模進入,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絕對利好。”
從行業競爭的層面,完全依賴于保稅備貨模式的電商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考驗期,商品補貼、促銷模式及選品機制可能需要進行3到6個月的升級和迭代,進行供應鏈體系的重新梳理。無法及時作出調整的電商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過于依賴資本的也可能會被淘汰。
海淘費用水漲船高?
“企業漲不漲價還在計算中”
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企業會直接提價還是犧牲一部分利潤?對此,企業說法不同。
劉楠稱,新政留給電商們的時間太短。對于電商來說,電商系統、前端用戶的交互以及商品定價都需要一些時間處理。很多細節都需要細化,比如退貨后稅費的退還方法等。
京東表示京東全球購采取“自營+POP(平臺)”模式,業務靈活度較大,新政后京東全球購將優化各品類的業務架構,擴充優勢品類業務,對于稅改后優勢不明顯的品類,如高單值服飾、鐘表和奢侈品等,則會做出適當調整。
天貓國際則表示可以消化漲價成本。“天貓平臺的海外商家暫時沒有調價的計劃,10%左右的稅率調升對于天貓上擁有品牌議價能力的商家而言是可以自己消化的,而且他們為了更好地拓展中國市場,一直對這一塊有補貼。但是對于那些自營采購的平臺來說,由于品類有限,依靠打爆款,承受的壓力會大一些。”
海淘用戶要回歸代購?
“直郵海淘或將高比例被稅”
劉楠認為,從政策來看,是不希望把跨境訂單推回到個人代購和水貨渠道。海關總署也在24日晚宣布,自6月1日起將正式啟用新版快件通關管理系統。海關上線新快件系統,目的很可能是要加強對這部分商品的監管,提高抽檢率,增加海淘買家被稅的風險,以配合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的施行。
高比例“被稅”的直郵海淘還是價格稍高但是服務越來越好的跨境電商,你會怎么剁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