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龍潤集團成立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京啟動
熱直銷網快訊:7月16日,龍潤茶業集團成立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京啟動,全國政協委員、集團董事會主席焦家良博士回顧了企業十年來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歷程,并對整個中國茶行業發展趨勢做了全面的預判。
一段時期,中國茶產業深陷“農藥殘留門”“重金屬殘留門”,小小一片茶葉幾遭滅頂之災,不僅出口受阻,甚至引來“茶葉能不能喝”的大討論。而在諸多不利因素下,龍潤茶卻逆市擴張,迅速跑馬圈地,不僅全國經銷商數量突破1500家,且成功登陸美國、俄羅斯、法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焦家良
焦家良向記者介紹,“用制藥的經驗制茶”或許是龍潤在行業處于低谷期,仍能一枝獨秀的內在原因,“生產安全、衛生、健康的茶葉,我們十年如一日。”
十年前,龍潤茶可謂“銜玉而生”,龍潤茶集團收購了具有60余年制茶歷史、曾獲得周恩來總理親筆書寫《國務院獎狀》的保山市昌寧茶廠。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更于2009年5月,焦家良敲響了香港主板的鐘聲,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茶企。
嚴把茶園第一關
對茶企而言,最終制成的茶葉質量如何,與茶葉種植有著天然不可分割的關系。龍潤茶制茶流程中,每一步都有著嚴格的控制和把關,首先就是牢牢從源頭控制產品質量。
龍潤茶種植基地有先天優勢。茶園周邊山巒疊嶂、森林蔥郁,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依靠優越的地理條件,龍潤茶建立了以山、河流、自然植被的環境隔離帶,通過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科學栽培、科學采摘和科學管理,建立了一個多層次、原生態、無污染的生態系茶園,培育出來的龍潤茶茶芽肥碩,內含物質豐富,從而造就了龍潤茶“香高、性烈、味厚、氣足、韻美”的特點。
發布會現場
同時,龍潤茶一直注重生態保護建設,積極推廣有機生態茶園,扶持茶農擴大茶園生產規模,科學栽培和管理茶園,制定出新的茶葉采摘和制作標準,并廣泛推廣給茶農,使茶農更科學地了解和掌握茶葉品種、修剪、施肥、采摘等技術,擴大產量,提高了茶葉原料品質。
龍潤茶還與200多萬茶農建立了“企業+市場+標準化生產”的產業鏈,構建龍潤茶原料資源布局。位于茶區核心的昌寧龍潤茶廠、鳳慶龍潤茶廠、云縣龍潤茶廠和昆明生產中心等四大生產基地,年加工茶葉能力突破20000噸。
龍潤茶山
茶葉與茶農互為依靠,龍潤茶品質優良,與茶葉種植過程中茶農的悉心培育和科學管理息息相關,這是龍潤十年來不斷銳意進取的成果。2012年,龍潤茶又率先把物聯網技術引進茶葉種植、生產過程中,運用最新通信、傳感和數字溫度等高新科技,對種植環境、生產、加工、包裝等每一個環節嚴格監管把控。
標準化生產 86道質量把關
采摘后的新鮮茶葉要想“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得經歷一番“折騰”。鮮葉采收、鮮葉攤涼、鮮葉殺青、鮮葉揉捻、茶葉渥悶、茶葉干燥、曬青毛茶存儲、運輸、入倉、篩分、揀剔、發酵、茶葉壓制、包裝,這一整套工序貫穿龍潤茶整個生產流程中,同時伴隨的是龍潤茶86道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把關。
物聯網
借鑒制藥的流程和經驗,龍潤茶從茶葉種植、采收、加工生產、發酵、萃取、倉儲、運輸等各個步驟都進行全程監控、標準化生產。同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引進了先進的制茶設備,如最新從印度全新引進的CTC生產線(即旋轉、切碎、成型生產線),從鮮葉投入到產品產出全部實現自動化。鮮葉經切碎、發酵、烘干、分篩、成型等7道工序,只需經過1個小時就可以生產一批產品。
采茶
不僅技術過硬,龍潤茶在分類處理茶葉上也有自己的一套。針對不同茶園、不同季節、不同質級的茶葉,龍潤茶會以先進的儀器和獨有的工藝甄選,茶葉發酵前后反復調配、不斷優化,科學保證龍潤茶香醇甘美的自然風味。同時還會根據不同茶類特點,通過現代生物科技發酵,數字監控、安全潔凈、定時翻堆、均勻發酵,科學培養茶葉發酵有益菌,大大提高茶色素、茶黃素、茶紅素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使龍潤茶健康又好喝。
龍潤茶生產車間
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后,制茶時間大大縮短,但制茶環節卻從未縮減,龍潤茶在制茶每個環節中都嚴格控制。只有十年如一日的對茶品質的追求和堅守,才讓龍潤生產出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的好茶。
生產
十年磨一劍,龍潤茶在制茶工藝上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做人們口中的“好茶”,在不斷探索中建立起“86道質量把關”的嚴格質量管理體系,茶葉生產加工全程中的專業化、標準化和科學化操作都是一種難得的堅守。
發布會現場
- 理想,理想科技,中國直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