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天美仕:傳承中國傳統文明 實現中國茶世紀夢
熱直銷網快訊: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多次提到茶,這讓從事與茶事業相關的工作者倍感驕傲與鼓舞,在當前這樣的大環境下,何嘗不是一個茶業發展與突破的契機!
2014年3月30日,習近平主席抵達布魯塞爾,開始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并訪問歐盟總部,并于4月1日于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稱我們要建設文明共榮之橋,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中國是東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歐洲則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國主張“和而不同”,而歐盟強調“多元一體”。中歐要共同努力,促進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中拉領導人會晤,并對巴西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并在巴西國會發表《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的演講,在演講中說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用這句中國古詩來形容中巴關系再貼切不過了。中國和巴西遠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沒能阻止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進程。200年前,首批中國茶農就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巴西種茶授藝。在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巴西出產的茶葉贏得了廣泛贊譽。中巴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結下的真摯情誼,恰似中國茶農的辛勤勞作一樣,種下的是希望,收獲的是喜悅,品味的是友情。
在中國5000年的燦爛文明里,茶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標記,從《華陽國志》明確記載茶作為貢品之用開始已經3000多年的歷史。回首中國茶葉對外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公元805年,日僧最澄大師將茶籽帶回日本;公元828年,遣唐使金大廉將中國茶籽帶回韓國;1681年,明朝使節贈茶俄皇,無獨有偶,2007年,胡錦濤主席贈普京國禮茶;17世紀初,荷蘭人將東方所產茶葉輸入歐洲;18世紀末19世紀初,荷蘭及英國開始在其亞洲殖民地發展茶業,中國茶業制作技術傳播到印度、爪哇,斯里蘭卡等。千年以來,茶就和瓷器,絲綢等一起為外國認識中國的一張名片,在對外交流、貿易中至關重要,李主席經常提及一句詩:“萬丈紅塵三杯酒,千年大業一壺茶。”茶是中國的國飲,是和平和諧的飲料,茶文化淵源流長,歷久不衰,通過文化形成的共鳴,是最好語言和溝通工具,只要我們把茶這一和諧的種子播種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實現中國茶的世紀夢便指日可待。
- 天美仕,天福天美仕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