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志愿者“72小時?1公斤盒子”活動 助鄉村兒童圓夢
熱直銷網快訊:如何讓公益活動更有持續性及影響力?如何讓偏遠學校的兒童感受社會的關愛,如何讓偏遠學校素質教育增添些新鮮的時代動力?3月25-27日,一場由安利志愿者精心打造的“72小時·1公斤盒子”志愿行動,為您找到了答案。志愿者們不僅為雅星新村小學送去了嶄新的電腦、體育用品等,還為同學們帶去了快樂美術課、手工課和趣味安全教育課。
![](http://img2.hotds.com/news/60/83/8CD55B7829C218FC3D2C9CAA44DDB93D.jpg)
安利海南分公司給學校捐贈教學物資
多番走訪,了解學校需求
為了確保本次開展的活動能確實給學校帶去支持,為學校的素質教育奉獻幾許力量, 安利志愿者事先到學校里進行了調研,與師生們進行座談,了解需求。然后,志愿者們根據了解到的情況,用心地準備課件。為了上好手工課,志愿者曾海蓮專研著如何讓孩子們的手工操作更簡易且美觀,還經常網上學習各類手工;為了讓孩子們對美術教學的立體感有直觀的感受,志愿者錢良日精心準備了各種教學道具;以前從事過體育教學的志愿者王尚傳犧牲了自己的寶貴休息時間積極備課,為了讓安全教育走進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自己的專業開展了一堂趣味性十足的安全教育課。
雅星新村小學始建于1975年,位于雅興鎮雅興新村,迄今有40年的歷史,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學,同時得到邵逸夫基金的捐助建起了一棟教學樓,但還是因資金不足,村民為學校自籌資金及出人力將學校的圍墻修建完成。現有教師11人,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142人,全為黎族。現除了一棟新教室樓外,其它教學設施設備均有所欠缺,如體育設備等,體育場地、教學設備、學習環境都有待完善。由于各種條件限制,相比較城市學校的孩子,課程的設置上有些許的單調,據了解,音樂、美術課是基本沒有上的。上一堂充滿趣味的美術課、手工課,是同學們渴望已久的事了。 “我們畫畫、做手工都比不過城里的孩子,但我們又不是天生就比他們差,我們只是沒有條件學。” 沒有專業的美術、手工課老師,這讓孩子們覺得很遺憾。 “美術、手工和安全教育,是目前孩子們最需要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課程!”參加調研的原從事教師工作的安利志愿者王炳賢說:“沒想到,離城市這么近,差距卻那么大,希望我們的課程能給他們帶來笑聲”。
關愛不僅僅72小時
留守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志愿者來了又走了,但孩子們需要的關愛不僅僅是72小時。在這三天的志愿者生活里,志愿者們努力當好老師的角色。他們首先分組制作教學展品,體驗課程的每一個環節,然后像老師一樣制定教學流程、課件,一遍又一遍練習每一個環節。他們輪番上臺演示要講解的課程,其他志愿者在臺下當聽眾,然后紛紛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志愿者王尚傳雖然也是一名老師, 但他坦言,這次上課比以往都忐忑,深怕自己課上得不好,辜負了那一雙雙渴望的眼。志愿者曾海蓮表示,以后自己會經常抽空到學校看望孩子們,關心他們的成長。
志愿者錢良日說:我們盡可能將課程表現得生動有趣,雖然都是門外漢,但是為了孩子們,我們都在努力。整天都想著課程的設置,就連晚上睡前想的都是課程,想著就要面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有緊張也有興奮。
三天的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將留下各自的“1公斤盒子”,里邊裝有上好一堂手工、 美術、趣味安全課所需要的全部材料,以及該課程的教案。有了這個盒子,即便是沒有專業素養的其他人,也基本能上好一堂課。“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志愿者周春愛說,“希望我的盒子能為學校的素質教育的開展起到些許作用。”
鏈接:關于“72小時·1公斤盒子”
“72小時·1公斤盒子”是安利公益基金會支持下,安利公司聯合知名NGO愛聚公益新機構共同策劃和推廣的創新型公益項目。此項目整合了之前安利公司的志愿者項目“72小時計劃”與愛聚公益的創新教育項目“一公斤盒子”的創新特質, 定位為“面向留守兒童,旨在提升留守兒童素質教育水平”的自助公益項目。
“72小時計劃”是安利公司策劃并實施的創新CSR公益項目,它改變了以往企業“陣風”式的支教模式,讓志愿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可持續、可推廣;志愿者參與面向兒童的支教公益項目時,僅僅作為一個既定計劃的執行者和參與者角色,而是充分授權由志愿者主導,充分發揮才智和創造力,成為設計和執行一個“限時、自助”公益項目的主角。
- 安利,志愿者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