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基地
12月9日,記者走進“中山市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之一的完美(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美公司”)華南基地。在生產車間,蘆薈膠產品正通過智能設備完成高度自動化生產。其原料、生產關鍵環節實現質量在線檢測,并通過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對檢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結果報告,工廠生產的蘆薈膠通過完美公司自主開發的“油蔥商城”出售后,消費者還能在線查看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
完美公司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已走過4個多年頭,其中僅數字化轉型就投入4億多元。把數字化轉型列為公司的戰略目標,完美公司從產品生命周期的維度及供應鏈的角度搭建了整體框架及落地路線圖,如今轉型路徑日益清晰,供應鏈整體最優化效果逐步顯現出來。今年,完美公司還成為全國保健食品、化妝品行業首家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級認證的智能化工廠。
車間轉型智能化
工人轉型“多能工”
走進完美公司華南基地,建筑的布局便體現出工廠精益化布局的思路。中間是體驗中心、會議中心、生科院大樓,左側分布著智能制造車間、自動化立體倉庫、食品恒溫倉庫等,右側有一座小型的消防站。“從工廠圖紙規劃建設開始,我們便朝著現代化智能工廠進行規劃;2017年底搬進新廠房后,我們不斷完善工廠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完美公司副總裁顏建章介紹道。
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顏建章接受采訪
在智能控制中心,通過一塊大屏,管理者便能實時掌握產品生產制造情況。生產過程的合格率、生產計劃的完成率、生產效率、倉儲物流收發貨全部數據一目了然。
化妝品和食品生產車間是密閉的潔凈車間。通過參觀通道,記者看到車間內自動化設備齊全,上料等環節已完全自動化,其他環節也僅有兩三個工人在觀察機器的情況。據了解,原先用人較多的生產包裝環節,也換成了8條自動化包裝線。“車間工人也在同時轉型,我們現在培養的是‘多能工’,實現智能化生產后,每個工人可同時兼顧兩三道工序的操作工作。”車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蘆薈膠產品通過智能設備完成高度自動化生產
通過智能車間,工廠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數據顯示,工人的人均產值較之前提升46%。以完美拳頭產品蘆薈膠為例,如今平均不到1秒鐘就有1支蘆薈膠走下生產線。
檢測實驗室
“在線”為產品實時把關
檢測環節是產品質量的保證。2008年,完美公司檢測中心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如今通過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產品全生命周質量把關的“實時在線”。
據檢測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把守的四道關分別是:研發設計質量驗證、原材料質量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監控、成品出廠檢驗。目前,檢測中心在食品和保健食品、化妝品和日化產品的衛生安全、功效成分和營養成分等質量指標中共有537項檢測方法通過CNAS認可。
完美生科院內,工作人員進行實驗研究
“在我們油蔥商城購買完美的產品,就可以在線查到實驗室生成的檢驗報告。” 完美公司相關負責人一邊打開管理系統一邊演示。如今從生產車間成品檢測到生成檢驗報告,只需通過“信息跑路”來完成。當車間完成生產需要成品檢測時,生產系統會自動與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對接,生成檢驗需求,完成檢驗后,就自動編制生成檢驗報告,經過審核、批準簽發和確認后上傳油蔥商城系統,共享給顧客查閱。
配制工序、灌裝工序等關鍵工序也實現了質量在線檢測。通過自動檢測設備和數據采集分析,可及時剔除不良品。反過來,數據的積累,又能夠反饋給生產環節不斷進行品質改善,從而進一步改善產品合格率。
搭建科研平臺
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伴隨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還有企業產業鏈布局的轉型。
在完美華南基地,還有一個“生物世界”,這里養著秀麗線蟲、斑馬魚,研究雞胚胎和細胞等。穿著白色大褂的研究人員正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線蟲的活動、斑馬魚幼魚的行為習性并收集觀察研究數據。2019年完美生科院正式落成,通過政企戰略合作,聯合國家科研機構、科技創新平臺、國內外知名大學,以及行業協會等優質資源,目前圍繞“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領域開展基礎性科研。
研究人員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線蟲的活動
“過去化妝品的原料依賴進口,化妝品的功效評價也依賴國外研究數據,如今我們正通過自身基礎研究,打破這一壟斷。”完美生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如今,完美公司已陸續組建廣東省蘆薈與生物活性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完美天然植物資源院士工作站、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完美分中心、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單位、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14個創新平臺。
從原料研發到生產銷售,通過轉型升級,完美公司整體的產業鏈條更為完整,同時逐步通過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找到新動能。據介紹,如今完美公司已自主創新開發了薏苡仁發酵液、蘆薈花、二裂酵母溶胞物和沙棘蛋白(肽)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原料。依托科研平臺,公司先后承擔參與各級政府科技項目25項,其中包括國家“十二五”重點科技項目2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專項1項,省級科技項目10項。同時,參與制定并發布的國家標準32項、行業標準7項、團標13項。
經驗分享
董事長擔任組長
摸清數字化轉型路徑
據完美公司副總裁顏建章介紹,打造數字化智能工廠過程中,也是企業不斷摸索,尋找供應鏈效率最優解的過程。除了自動化設備的投入,公司從2017年到2021年,陸續投入4億多元在建設數字化轉型工程,從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進行了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構建了業務流程一體化、供應鏈高效協同的智能化管理體系。近年,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公司的運營成本反而下降了3.6%。產品的不良率大幅下降,人均產值較改造前提升了46%。
自動化輸送
他介紹說,在實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完美公司先后解決了三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首先,解決了不同部門的同事對數字化的理解和認知不一致問題。如剛開始,生產的同事認為智能制造就是數字化,業務的同事認為線上營銷就是數字化轉型。“公司便成立了數字化小組,由董事長擔任組長,把數字化轉型列為公司的戰略目標;各部門高管擔任關鍵成員,同時提供培訓加強他們對數字化的觀念與知識;通過公司領導及小組共同制定了數字化戰略,統一目標,統一思想。”他說。
其次,解決了數字化轉型路徑不清晰問題。因為公司數字化轉型開始是單一環節的嘗試及推進,但后來發現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存在很大的困難。雖然系統在各環節點上發揮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無法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最優化。“我們從產品生命周期的維度及供應鏈的角度,搭建了整體的框架及落地的路線圖,使得轉型的路徑變得清晰起來。”他說。
此外,在解決復合型人才需求較大方面,完美公司通過數字化學習平臺為公司員工提供大量的數字化智能化課程,關鍵崗位人員則送至外部進行更專業的學習,比如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了企業內部的智能制造自評師,并且采用跨部門小組的工作模式,使得具有不同專業智能的人員能力優勢互補、相互學習,在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既懂數字化知識、又懂具體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他表示,成為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后,完美公司將一步強化數據管理能力,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運用,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同時也將進一步優化知識管理、仿真應用等,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為大灣區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完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