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本身。”
這是紀錄片《中國醫生》里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
全球抗疫之戰仍未結束,世界仍在經歷長久未有之大變局。對于健康產業的從業者來說,感受最深的變化莫過于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意識呈現出階躍式的增強,對健康服務有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大勢所趨下的新型健康服務體系
事情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市場和國民健康需求的巨變,升級了我們對構建一個效率更高、空間更大、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型健康服務體系的認知——建立覆蓋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
早在2016年,“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就首次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同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從國家層面,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給出了明確定義,它從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出發,以人的生命周期為主線,對人的不同生命階段進行連續的健康管理和服務,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治理。它不是對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平均用力”,而是根據不同群體的特點,在重點時期為重點人群提供健康干預,將健康管理的關口前移,精準降低健康損害的發生概率,力求實現少得病、少得大病、健康長壽的目標。
從“被動”到“主動”
是對生命尊嚴更好的維護
回想我們從前傳統的醫學模式,大家曾經把精力和重點過度集中在治療環節,這樣就導致了社會綜合成本高,而個體生命質量偏低,國民的健康需求根本得不到滿足。
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從根本上轉變了我們既往的、在已經有痛苦感知后才實施干預治療的傳統模式。它涵蓋了貫穿于生命體全過程的“監測與預防、診斷與治療、康復與管理”這個周而復始的循環,它之所以能作為保障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方法論,是因為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都已被證明為是一種效率更高、可及性更強的健康保障。
對每個人來說,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終將接受從身體到精神的衰老。衰老疾病,是生命鏈條從起始點走向終結點的自然過渡,在這個過程中,從“被動”接受治療到“主動”檢測預防,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維護生命的尊嚴。
“測/調/保/療/養”五位一體
全生命周期精準健康管理
三生十七年來一直聚焦深耕大健康產業賽道,從2016年開始構建“測、調、保、療、養”五位一體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產業生態鏈,為消費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健康管理,就是我們在不斷適應時代變革發展的過程中,所做出的重要決策。
但它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
從戰略到布局,從運營模式到管理模式,我們都在不斷地摸索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落地思路。
五年多過去了,隨著項目的一個個落地,我們通過全面精準的檢測和靶向性系統解決方案,真正實現了早檢測、早發現、早預防、早調理的健康管理全閉環。
我們的“健康檢測”、“精準醫療”版塊依托大醫集全科中心和希諾賽細胞制備中心,已經涵蓋了包括基因檢測、腫瘤標志物篩查、鷹演系統檢測、免疫細胞儲存等在內的一套綜合健康管理服務。而三生一直引以為本的涵蓋衣、食、住、行等方面的3大系列優質健康產品,更是為消費者帶來全面的科學調理。除此之外還提供專屬保障和休閑理療和康復養老服務,真正做到提供一站式精準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滿足人們全方位的健康需求體驗。
我們所做的這些努力,為的是探索健康產業再出發路徑,啟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時代,為開創一個高質量、高效率、高增長的健康產業做出貢獻。
我們更希望,人們能夠站在更遠的距離之外去眺望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重新認識生命的過程,對未來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