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暑氣止 七月十六
物換星移,今日處暑,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到來了。處暑即出暑的意思,表示炎熱開始消退。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輻射減弱,氣溫漸降,暑氣漸消,之后將迎來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處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和果品等陸續進入成熟期。民諺說:“處暑滿田黃,家家修廩倉”,說的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廣大農民搶抓農時,為莊稼和果蔬的收獲做著準備。
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二候天地始肅;
三候禾乃登。
意思是說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并且先像祭祀一樣把它們陳列起來,然后慢慢吃掉;另外,此時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關于這一點,我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秋后處決”這樣的情節,據說古代之所以這樣,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禾乃登,禾是黍、稻等這類農作物的總稱,登是成熟的意思,就是說農作物成熟,要開始秋收了。
處暑節氣的民俗多與祭祖或迎秋相關。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月底,都會有拜祭的儀式,并舉行布施等活動,會豎燈篙、放河燈等。現在很多儀式都已佚失,但是中元節(又叫七月半)流傳至今,人們也會有一些祭祖的活動,表達哀思。
處暑時節,雖然不那么炎熱了,但早晚溫度低,晝夜溫差較大,要預防感冒。此時人體出汗明顯減少,水鹽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機體進入休整階段,于是也容易產生“秋乏”。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充足睡眠,飲食清淡。也宜多郊游、賞秋、登高望遠等,鍛煉身體,陶冶情操。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微風不燥,時光正好,朝著你未竟的事業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