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中國關愛留守兒童
寒假開始,春節也將臨近。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也更多了起來,有的孩子跟父母一起去旅游,有的則和爸爸媽媽一起逛街買年貨,還會收到心儀的新年禮物。而在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組織的一場關愛留守兒童的主題班會上,孩子們對新年尤為期盼:“想爸爸媽媽跟我一起過年!”
期待:闊別已久的團圓
1月,“手拉手,讓留守兒童笑起來”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走進了四川達州宣漢,為柏樹鎮中心學校的孩子們送來新年禮物。在“擁抱快樂,擁抱愛”的主題班會上,志愿者與孩子們一同分享,孩子們的真情流露、歡聲笑語為寒風呼呼的校園增添不少溫暖的氣息。
孩子們也非常珍惜這次“大哥哥”“大姐姐”們的來訪,因為平時甚少有人陪伴的他們。在三生志愿者們的悉心引導和感染下,孩子們慢慢開始敞開自己的心扉,暢談自己生活點滴的同時,也訴說著自己的小心思。而他們最喜歡分享的話題,離不開即將到來的新年,還有即將歸來的父母。
“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回家了,我們可以在一起了?!?/p>
“媽媽每年都會買一些禮物回來,但我最想看到的是他們,有沒有禮物都不重要。”
“我新年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好好學習,快點長大好掙錢養爸爸,再也不讓爸爸離開家?!?/p>
孩子們真情流露,每一句簡單、樸實的話都打動了每一位志愿者的心。
團圓,是中國人過年永恒不變的主題,有多少親情的缺失,就有多少對團圓的期盼。據全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報告,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超過6000萬,也就是說,有將近6000萬顆稚小的心靈,在即將迎來過年的節日里,都在期盼著親情的回歸。
深思:留守孩子的心聲
“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掙錢,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更美好,雖然我很想念他們,但是我也要學會自立自強,讓他們在外面放心……”讓三生志愿者動容的是,孩子們雖然年紀不大,但都顯得那么懂事。他們獨立、堅強、樂觀,只是面對親情缺失,他們心里始終有一塊空白,他們渴望和爸爸媽媽能多一點溝通和交流。
留守,帶給孩子們巨大的影響。一方面,孩子們因留守而失去安全感。在三生(中國)協助開展的《2013年中國部分城市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中顯示,14.9%的孩子因留守失去安全感,其中,媽媽獨自外出打工的安全感最低;有34.6%的孩子明確表示,長大后不愿外出打工,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孤單地長大。
另一方面,一家人團圓的概念在留守孩子們的心里被無限擴大。調查還觀察了留守對孩子們價值觀方面產生的影響,結果顯示,孩子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家庭團圓,相比起城市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留守兒童更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更希望得到爸爸媽媽鼓勵和幫助。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最好的幫助就是陪伴,為他們帶去快樂,還有心靈上的溝通,讓他們更積極的去認識這個世界。因此,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這次來到柏樹鎮中心學校,為留守孩子帶來了特別有意義的禮物——一場以“擁抱快樂,擁抱愛”為主題的班會,一次關于愛的教育。
三生希望能夠讓孩子領悟到,其實留守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愛卻無時不刻在他們身邊,讓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濃濃的父愛和母愛。
物質+精神:助孩子快樂成長
“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生活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們在親情上的缺失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給他們生活帶來更多陽光和快樂,彌補他們內心的那塊空白?!比靖笨偛檬┕廨x說。
據了解,以“讓留守兒童笑起來”為主題,2013年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總社和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啟動了“手拉手”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圍繞愛心探訪、啟動儀式、關愛行動、留守兒童生存現狀調查、手拉手書信交流活動等內容推進,期望為留守孩子們的成長帶來歡樂。
同時,“三生愛心基金”計劃自2013年開始,三年內在全國建立100間“三生愛心教室”,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快樂成長的課余學習和活動的場所,并成為關愛行動和愛心志愿者與留守兒童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全年,從探訪調研,到教室啟用,再到愛心回訪,30間三生愛心教室在四川和山東兩地建成,3000多個孩子直接從中受益。
“留守的孩子們盼的不是春節,是和父母團聚的時光。但或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春節與父母團聚。”施光輝表示,未來,三生“手拉手”關愛行動將會持續進行,借助關愛行動來倡導社會關注,帶動更多人的參與,促進留守兒童現狀的改善,讓更多孩子的童年充滿歡笑?!盁o論父母是否在身邊,都希望孩子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 三生中國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