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健15周年吹響跨越發展沖鋒號
語音播報:
15周年感恩系列活動大幕開啟
五年追三步 爭做行業第一
從15年前成為首都惟一一家直銷企業開始,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就立志要做中國專業健康第一品牌,但是不同于其他同行企業,從第一天開始,寶健就沒有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來美化自己,沒有用星光閃耀的代言名人來照亮自己,就這樣,寶健仍然做到了首都規模最大的高科技健康產業集團,在世界500強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林立的開發區成功擠進納稅前15強;從15年前選擇北京開始,總裁李道認定這里就是寶健成長的舞臺。所以,在金融危機的時刻,他毅然決定增資10億擴建寶健總部,在企業15周歲生日之際,他再次宣布,將再投20億,在亦莊擴建總部基地,建設生產研發基地……
這樣的成績,足以讓寶健人為自己的生日辦上一個巨大的慶典,可這次,寶健依然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感恩會代替了慶祝會。
“15歲是決定孩子一生的轉折點,對一個企業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要大聲高調地宣告第四個五年計劃,公司真正的騰飛成長從現在開始!”在5月6日——盛大的15周年感恩系列活動大幕開啟之前,李道獨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成長之路
扎根北京掘動中國健康產業
1995年,時年35歲,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的李道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帶領寶健落地北京,開始在中國設立長久的投資發展計劃。
但是,創業之路并不順利,在拿到北京首個直銷牌照后不久,他們就遭遇了中國對于直銷行業的調整,公司建立起來的所有銷售渠道都要打亂調整,適應店鋪式銷售。
“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李道一直相信,北京是創業的最好舞臺,有人才資源,有公平的發展環境,為企業的技術和研發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所以,困難之下,他選擇了迎難而上,1999年,企業實現了盈利,他為自己的選擇長舒了一口氣。
2008年,在開發區投資4億多人民幣建設起來的亞太營運總部投入使用,成為目前北京規模最大的健康產業中心,進入開發區第二年,寶健就成為納稅50強。
成長的道路也不是一路坦途,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減速,很多在華外資企業在壓縮支出,甚至在大規模裁員,甚至逃離中國市場。寶健卻在李道的“中國信心”下逆向擴大投資10億繼續推動中國的業務增長。
最終,中國健康產業前四的市場地位,年均20%~30%的穩健增長回饋了他的信心。
品牌建設不靠廣告靠信任
不做廣告,建議取消保健品將其劃入食品,這是李道對保健品行業發展一直堅持的想法,雖然,他這種想法在同行看來就是異類。
可是,他認為, 直銷模式的初衷,是通過減少銷售渠道的中間費用和大量耗損,比如廣告、經銷、零售費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銷售、物流、服務等方面。另外只有將保健品歸結在食品行業,才能徹底拂去籠罩在保健品行業頭上的“夸大功效”、“虛假宣傳”等陰影,才能讓健康產業規范發展。
李道說,進入中國十幾年來,寶健在經營上一直是一個比較低調、務實的企業。“我們更看重消費者對寶健產品的認可,不僅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會保持這種宣傳方面的低調。”
他坦言,過程中也面臨著與消費者理念溝通,與董事會斗爭并掙扎于商業利益和短期回報之間。但他堅持不能違背良心,不能過經濟理論道德的界限。
李道說,“寶健今天能有這樣的發展,證明我們堅持的東西是正確的。塑造品牌不是投機,需要我們有一步一個腳印、長期穩健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依靠產品和服務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感謝政府助力企業發展
15年的發展,對于投資中國的信心,李道一直心存感恩,所以,他也將15年的慶典會主題變成了感恩會,感恩消費者、感恩經銷商、感恩政府!
在采訪一開始,李道就告訴記者, 寶健的發展離不開北京市為寶健提供的良好發展平臺,離不開開發區的扶持助力。
“政府對于企業的扶持,是超乎想象的。”李道如是說。
兩個月前,當企業員工拿到開發區為企業配租的公租房鑰匙時,李道比員工還激動,他說:“開發區分給我們27套公租房,我們全部分租給了有住房困難的業務骨干,這為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是政府給予企業扶持實在的扶持!”
公益之心
15年捐建63所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20年特殊貢獻獎”“中國公益事業十大慈善大使”“國慶60年影響中華公益60位慈善家”在眾多的榮譽面前,公益獎項是李道最為看中的,這也是寶健15年發展離不開的一個關鍵詞。
回首在中國的15年歲月,李道認為自己做了兩件最讓自己得意的事情。一件事情是在寶健內部樹立了“企業的良心準則”:當上級交代的任務與良心違背的時候,員工有權利申訴或者拒絕執行。這也是讓寶健的員工值得驕傲的事情,他們不需要做違背良心的事情。第二件讓李道得意的事情是,在他的努力下,寶健成立了一個長期的基金。李道說服了公司總部、員工和代理商,成立了三個百分之一的“寶健自主基金”——公司、員工和經銷商每年拿出各自收入的1%,讓貧窮的孩子成為公司的股東。“我是這個事情的推動者,這個事情做成了我真的很高興。”
截至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捐建了63所希望小學,遠遠超過了當時他們希望每年都能捐建一所希望小學的設想。
公益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談起公司為什么創業之初就投入公益事業的原因,李道輕松地回答,第一年開始營業,有業績銷售,從社會取得了回報,自然而然就開始回報社會。每個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合法經營和納稅,然后創造就業機會,并在企業中培養更多的人才。其次是注重企業的環保、節能、減排,這些都是企業基本要遵守的。即使企業沒有營利,也要完成這些工作。在營利完成后,公司要對社會有更多的回報。
李道認為,公益活動的第一個目的,是在企業內部塑造一種文化。通常企業的公益活動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延伸。對外,企業形象的樹立來自企業的公益活動。對內,公益活動是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公益活動的第二個目的是,增加企業在社會上的知名度、美譽度。同時,企業也應該從股東身上拿出一點錢(來做公益),他們也會覺得有價值。李道說,公益活動本身就是創造雙贏的一種手段。
越是困難越是要做公益
李道認為,公益是一種長期、固定的行為,不是某個時刻的短暫行為。
2009年金融危機肆虐,在眾多外資企業紛紛逃離中國的時候,寶健卻表現出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所未有的信心,李道還倡導提出“中國心寶健情”系列公益計劃,即2009年逆向投資10億元人民幣、提供10萬個就業創業機會、在全國招募10萬名愛心志愿者,幫助10萬名孩子獲得希望。他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做公益。”
“寶健能成長,真的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和環境,當然有我們的努力。當我們完成了基本的社會責任,我們還能做什么?”李道相信,要收獲一定要付出,因為“你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得到。”李道更希望這種收獲與施予會成為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了寶健的員工,員工再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寶健,每年都要組織經銷商和員工旅游,讓他們走出國門,享受企業對他們付出的感謝。
未來之圖
連追三步做中國健康產業的NO.1
“15周年,也是我們四五計劃的開始之年!”李道告訴記者,寶健的五年規劃藍圖已經劃定,未來五年,寶健不僅將投資20億人民幣在京擴建總部基地,建設一個12萬平方米的生產總部和營運總部,作為未來五年的發展基礎,寶健目前正與各方洽談,新總部將大力提升產能,并同時升級研發中心。同時,將加強渠道建設,計劃新建4000個網點,全面升級全國各分子公司,擴建后,現有的4萬平方米的基地就變成一個單純的研發中心。
“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中國的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現在排名第四,我們還要追三步,這三步,我們將跑起來追!”李道說,經過15年的穩健發展,寶健已經到了跨越式發展的階段,擁有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為了搶占行業龍頭地位,他們將在擴建生產基地提升產能,渠道建設、進軍國際市場、還有新產品的開發上加足馬力,爭取5年內完成15年前就已經鎖定的目標。
據介紹,在未來的生產基地中,寶健將“扎進”中國地域廣闊的保健品原料市場,做足加工推廣,將更多中國的好的東西介紹給全世界,同時,在成品生產上將跨越出食品和日用品類別,推出新的健康產品。以此為基點,寶健還將通過收購與加盟上下游公司,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協作性的產品鏈,由產業鏈的一環變為產業鏈的核心。
“你我同心,無所不能。”,寶健人相信,未來在自己的手中,堅持下去,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背景資料
寶健之光環
2008年,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4億元建成集生產、研發為一體的寶健(中國)亞太區營運總部,是北京規模最大的高科技健康產業中心。
中國第一
2008年,寶健榮獲國家統計局頒發的“全國效益十佳行業第一名”。在秉承“掌握自主 分享關愛”的企業理念下,寶健在國內率先提出三個“1%”公益理念,承諾每年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1%,員工和全國代理商自愿捐出個人收入的1%投入“寶健自主基金”。
首都第一
自1997年至今,寶健連續多次榮獲北京行業納稅第一名,中國行業納稅二十強。自1996年成為首都惟一一家直銷企業開始,寶健誠信經營,穩健發展。2006年,又正式獲得商務部批準,成為繼試點企業之后的中國首批,同時也是首都第一家獲得直銷許可證的企業。
國內首家
國內首推出“60天無因退貨滿意保證”和“保質期內質量問題換貨”的舉措。2008年被消費者評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