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財聯社財經記者研創營:向萬億級市場進發,把脈健康產業發展新趨勢
從草藥到保健品,植物的營養奧秘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研究的熱點。隨著健康需求的升級、技術創新進步,人類在植物營養領域的探索不斷深入。在消費者對天然、有機、個性化的營養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如何通過植物營養創新滿足消費需求,推動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9月20日下午,由安利中國和財聯社共同舉辦的主題為“探秘植物營養新突破,把脈健康產業新趨勢”記者研創營在無錫舉行。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副總工程師席運官、安利中國科技創新總經理韓強、安利中國媒體傳播總監姜京源等四位嘉賓在現場為記者朋友們進行分享,包括時代財經、文匯報、澎湃新聞、廣州日報、新民周刊、中國企業家、鈦媒體、健聞咨詢等在內的二十多家財經媒體及新媒體記者參與此次記者研創營。
財聯社公司新聞主編王肖邦
財聯社公司新聞主編王肖邦在活動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內主流的財經通訊社,財聯社不僅聚焦專業新聞報道與資訊服務,還致力于更多維度的延展、跨界與破圈,包括在企業界和媒體圈之間扮演鏈接者、賦能者的角色。舉辦媒體研創營,便是在這一理念下的探索,他表示,研創營的價值在于兩點:一是交換視角,讓媒體和企業從彼此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行業的發展;二是分享專業,為企業管理者與媒體記者搭建了一個交流行業動態的平臺。
一、向萬億市場狂奔,推動產業向更加綠色、低碳的方向轉型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在現場分享了營養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趨勢。她表示營養健康食品產品逐漸成為多數人的關注重點,每個人對營養健康的需求都更加明確化。從國家層面看,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實施,國家正在推動疾病從治療向預防轉變。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
《2023-2028年中國健康營養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到2024年,中國營養健康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6780億元。據厲梁秋介紹,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還曾向國家建言獻策,希望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推動營養健康食品向萬億市場迸發。如今,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市場滲透率還在逐年提升。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國獲得生產許可(SC證)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1727家,在產注冊保健食品9949種,在產備案保健食品11968種。營養健康需求不斷增長的同時,市場也出現很多新的變化。
厲梁秋認為,當前市場的偏向性并不完全跟著法規變化,消費者更關注自身的營養健康需求,因此不同個體對營養健康的知識儲備決定了營養健康需求的精準性。她還特別表示,近幾年,營養健康知識的普及逐漸從線下轉向線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公眾號、視頻等新媒體渠道了解健康知識。
厲梁秋提到,營養健康食品行業存在的第二個重要變化是產品形態,曾經保健食品主要存在的形象是片劑、膠囊,但近些年來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食品的要求更加食品化、零食化、小包裝化。人們更加希望通過日常各種形態的飲食來滿足自身更多的營養健康需求。
第三個重要的產業變化則是新技術的應用發展,如合成生物學技術、新型食品研發乃至整個產業鏈發展。“這些新技術的創新都給營養健康食品存在的形態、產品、功能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二、有機產品發展、綠色生態消費是新時代的重要主題之一
圍繞有機農業與有機產品健康品質,席運官從發展有機產品的國家政策、有機農業與有機產品的概念、有機農業的理論與技術基礎、有機產品健康品質、農藥殘留的危害等方面展開分享。
博士、研究員、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 副總工程師 席運官
他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有機食品的相關政策和市場情況,2023年中國有機產品銷售額達1016億元,躍居成為全球第三大有機產品消費市場,有機種植面積維持在400萬公頃以上,全國共有1.8萬余家企業獲得3萬余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詳細理清不同國家對有機農業、有機產品的定義后,席運官又介紹了有機農業的精準技術。其表示根據不同的產地環境、不同的作物品種與產量、品質目標,發展有機農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種子選擇與處理、播種、施肥、灌溉、病蟲草害防治、收獲、貯藏等環節的精確技術,以確保有機生產的優質、高效,從而實現有機農業健康、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席運官認為發展有機農業有六大方面益處:一是有助于解決現代農業存在的問題,如食品污染、食品質量下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高能耗等;二是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勞動就業率,幫助小規模農戶的持續發展;四是向社會提供營養豐富、高質量的安全、健康產品;五是有利于保護農業體系內的生物多樣性;六是整體提升人們的生態道德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施用有機肥是有機產品健康品質的關鍵所在。一方面,有機質可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培育健康的土壤,做到“先喂土壤、再喂作物”;另一方面有機肥中養分含量均衡,除氮磷鉀等大量營養元素外,還有中量、微量元素,滿足作物的全面營養需求。
在分享最后,席運官總結到有機農業是綠色低碳農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生產出安全、優質、健康的有機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世界范圍內快速發展。
三、新的經濟形勢下安利的創新模式
站在安利紐崔萊9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安利希望通過此次研創營讓更多媒體朋友走進安利旗下的營養保健品牌紐崔萊,了解一家大健康企業的轉型發展戰略與創新模式。
近年來,安利將紐崔萊的產品與大健康社群相結合,使得健康產品、健康解決方案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從而達到真實的健康改變;另一方面,安利紐崔萊能夠不斷地推進產品的創新,基于大健康社群中的不同用戶需求和對植物營養的深厚研究,安利紐崔萊不斷推出個性化的營養解決方案。
安利中國媒體傳播總監姜京源
姜京源表示,作為一家大健康企業,安利有責任向公眾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大眾提升健康素養,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營養解決方案,最終達到提升公眾的健康預期壽命,助力健康中國落地。
安利中國科技創新總經理韓強則進一步向大家介紹了安利的科研創新與品牌理念,他表示紐崔萊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植物營養素。圍繞植物營養素,安利搭建起從種子到產品的全流程控制。
安利中國科技創新總經理韓強
韓強表示安利對自身品牌始終有著嚴格的要求,培育新品種的過程中,不使用轉基因技術,而是采用傳統的雜交育種技術。“我們是唯一一家在行業里面自己有育種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企業。”
韓強還告訴與會媒體記者,安利紐崔萊在不同國家的有機標準基礎上增加了自己的創新,提出了紐崔萊有機農耕9大標準。“我們與其他有機標準最大的不同在于,人與社區的關系。安利做有機,還要考慮到跟周圍農場相關的事情,盡量幫助周圍社區發展,這是我們的理念。”
此次財經媒體研創營也參訪了安利植物研發中心,安利植物研發中心坐落無錫,包含一個科研實驗室、一個科研溫室和一個占地500畝的科研農場,是安利全球唯一一家,也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中草藥植物有機種植技術和植物提取物研究的研發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嘉賓演講結束后的互動環節,大家紛紛舉手進行提問,和嘉賓就相關話題展開深度交流,直到研創營結束,很多媒體記者仍意猶未盡。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