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從《謝天謝地,你來啦》論適應變革
同樣,在市場競爭中,或者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面對突發的事情和亟待解決的工作,我們是措手不及,還是泰然處之,更是考驗一個企業、一個員工綜合實力的最重要因素。
一、在適應中打破陳舊觀念
達爾文有句名言:“能夠生存下來的,既不是最健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物種。”在變革中求生存,我們的員工要主動調整心理狀態,調整行為方式,做最能夠適應變化、應對壓力的員工。
隨著工作環境的變化、工作角色的調整,身處其間的部門領導和每一位員工時刻都會面臨新的挑戰。變革是挑戰,更是機遇。變革調整了不適應企業發展的因素,才能促進健康發展,使企業資源更加的合理高效。我們的員工作為隆力奇的一分子,要隨著變化做出調整,要清醒地認識到,及時的調整不僅是隆力奇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個人成長的必然選擇。
要保持穩定扎實的工作狀態。越是在變革期,員工越要思想穩定,越要一如既往地扎實工作。企業這臺機器的高效運轉,需要每名員工發揮好螺絲釘的作用。以積極的心態適應變革,美好的景象就會在眼前展開。
很多新員工在進入公司后,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企業,對企業現狀不滿,接受不了企業的標準、制度,沒有耐心去適應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個性和共性,員工重要的是學會適應新的環境,快速融入企業,在深入了解后,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我們的員工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將個人利益融入隆力奇利益,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隆力奇發展的事業中。要堅信,只有在隆力奇的大發展中,才能有個人的發展,以積極的心態適應變革,與隆力奇共進。
二、在變幻莫測中適應環境
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都不得不應對各種變化,其中既有逐漸的變化,也有充滿壓力的劇烈變化。當前,全球范圍內競爭的激烈化,不斷加劇的財富再分配,以及不斷向人人機會均等的環境前進的步伐,所有這些大趨勢都使得社會處于高速而動蕩的變化中。
一個企業所擁有的適應型員工越多,就越能在變化面前獲得成功。企業也與員工一樣,必須有能力把危機重重的變化轉變為機遇。
在工作中,我們的員工需要盡快學會與同事合作、溝通,對上級領導應尊重、磨合,對同事多支持、學習。無論你認為上級領導和同事有多少缺點,應該謙虛一點,不要急功近利,多了解企業的文化和管理風格,多觀察和學習,少說多干,做到謙虛、忍耐、妥協,虛心請教上級領導和同事,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發展。
三、在現實環境中因地制宜
大禹治水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法,把大水引到大海里去。為治水,他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后,禹治水取得了成功。這是個流傳久遠、眾人皆知的故事。其中所包含的哲理也同樣可以運用到我們工作之中。
大禹治水是通過分流,使洪水分流出去,而不形成水災,企業也是一樣,要與時俱進,因勢而異。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一個人能力再大,天資再聰明,但畢竟有限,與眾人的智慧、力量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副總、總監、主任在工作中凡事盡量多“疏”,少“堵”。要先對事情進行梳理,有條理、有重點的管理。交心,是交流的深層次階段,它不僅僅是告訴下屬員工去執行、去做事,而且還要告訴他們為什么這樣去做,不這樣做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以及目前企業、部門所面臨的處境。理事,是在動手之前首先對要做的工作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事情需要怎么做,如何能夠做的更好,要分幾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需要多少時間,需要人力、物力,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等等。如果做事之前沒有對事情有個全面的分析,做的過程中又沒有與你的員工進行好的溝通和交流,出了問題一味的責備下屬,這樣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和處理問題,還會給今后工作中的協調和溝通埋下陰影。你們在“堵”事的同時,也“堵”住了他人的心。
我們的領導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好的表率就是無聲的威嚴。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可見他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人,是一個永遠把工作利益方在第一位的人。大家被他的這種敬業精神所感動,齊心協力,獻計獻策,最終治好了洪水。試想如果大禹在治水的時候今天請假說回家探望老婆孩子,明天請假說回家探望父母,那么他手下的人肯定會紛紛效仿。長此以往,洪水幾時能治好?他又怎能贏得眾人的尊重?作為隆力奇的副總、總監、主任,我們要求下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而且還要做的比下屬更好,處處做好榜樣。這樣大家才會信任你、尊重你、擁護你。
《“隆力奇”謝天謝地,你來啦》欄目編排給我們的深思就是要我們適應環境、勇于變革、不斷超越。隆力奇在經過整整二十七年的艱苦奮斗,經受了一次次的嚴峻考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我們有能力、有理由相信,我們已經是民族企業的翹楚,隨著全球化戰略目標的確定,我們的百年隆力奇的目標正在穩健推進。企業管理的方法千千萬,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但只要我們敢于正視存在的問題,仔細的去查找原因,信心百倍的改進,不但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隆力奇,《謝天謝地,你來啦》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