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增長恢復到十年間最大業績漲幅,安利中國做對了什么?
安利中國重新回到業績穩健增長的軌道。
日前,在北京潮流地標三里屯盈科中心的安利體驗館,安利(中國)總裁余放透露,繼2022年逆勢增長16%,創下近十年最高業績增幅后,2023年安利預計實現5%-6%的增長,連續三年業績增長已成定局。
這份成績單,對于安利中國來說這并非易事。過去三年,中國經濟與消費市場受到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整體勢能較弱,而經濟周期的變化,也對市場當中各個領域玩家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又有誰能想到,連續三年增長之前,安利中國的業績曾一路下滑長達七八年之久,在所謂的“盤整期”中不斷臥薪嘗膽、革新試錯,最終抓住疫情時機一舉通過“大健康戰略”轉型實現逆勢而上。這背后,安利做對了什么?
處于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商業社會環境中,安利中國對市場的審視、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對自身戰略的布局,應能為不同行業的參與者提供更多借鑒與思考。
安利(中國)總裁余放
跟風追風不如反求諸己 大健康開啟戰略轉型
安利中國的增長,驅動力來自自身的戰略轉型。
2018年,余放接手安利中國總裁,時局正艱。她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帶領安利中國轉型,重回業績增長。
彼時,安利中國業績已連續下滑5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沖擊著所有的傳統商業模式,安利亦不能置身事外:互聯網生態中微商、社交電商等的興起,削弱了安利在創業領域的競爭力;海外產品借助跨境電商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借助中國日益成熟的供應鏈,迅速崛起,市場競爭加劇。
“沖擊密度太高,應對總需時間,”余放說,“是跟著市場的風口去追風,還是重新看回自己、審視自己,我們是誰、我們到底想做什么”,余放帶領管理團隊,需要回答的,正是這樣一個拷問。
兩年多的摸索、試錯、調整、復盤、梳理,答案逐漸清晰。結合國家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消費趨勢,自身優勢,余放給出的答案是,“大健康轉型,匯集資源和能量,進入大健康賽道”。
宏觀政策方面,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印發,這是中國首次公布健康領域中長期規劃——由此,“健康中國”升級為國家戰略。
市場環境方面,根據尼爾森的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16萬億,健康消費,由“隱性剛需”漸成“顯性剛需”。
自身優勢方面,安利紐崔萊在營養健康領域深耕89年,有著有機種植和植物營養素提取等技術積累的護城河,沉淀了百萬認同健康理念、認可安利產品的營銷人員和消費者。“我們堅持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的原則,深入一線調研:在同樣嚴峻形勢下,為什么有的經銷商做得很好,他們堅持了哪些底層邏輯”。就這樣,基于無線互聯網生態“大健康社群”打法被發現、研究、提煉和推廣。“健康,歸根結底取取決于生活方式,一定要在社群這樣的場域里,由公司賦能的專業化的人員,帶動消費者一塊學習、改變認知、落實習慣,做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
2021年初,安利在中國正式向市場發布大健康戰略,將“全面健康推動者”作為企業定位,全面夯實企業數字化運營能力,加大產品研發與創新,打造富有中國特色的大健康社群。
余放還記得,大健康戰略推出后,她向安利全球董事局匯報時信心滿滿,董事局對于中國團隊的想法也感到欣慰,看到中國市場重回增長曲線的希望。
但難料,戰略落地之后的半年時間,中國市場的業績仍然沒有止住下滑。又是一輪董事會,董事局的信心產生動搖,余放給出鄭重承諾,“這一戰略肯定有效”,她提出一個后來在安利全球管理團隊廣被提及的詞匯,“戰略耐心”。
余放說,在直銷這種以人為核心的商業模式中,落地戰略轉型絕非一蹴而就,從公司內部到營銷人員,改變舊認知,學習新能力,必需時間錘煉。市場表現印證了她的判斷, 2021年底,安利中國業績增長由負轉正;在市場環境充滿挑戰的2022年,得益于大健康戰略持續推進,安利中國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創近十年最大增幅。
從大健康到“美好生活之花”,與時代需求同頻共振
來到2023年,隨著防疫政策調整,市場活力與消費熱度提升,安利意識到,健康只是美好生活的起點,人們對美好生活有著更高的憧憬和期待,包含身體健康、活力生活、情緒健康、良好關系、財務保障、個人成長、社會價值、綠色和諧。
這八個維度的美好生活價值主張,構成美好生活之花的八個花瓣。它們不僅蘊含安利的企業價值,更是與時代需求同頻共振。
余放表示,安利的愿景是幫助“人們過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無論什么時候,抓住中國社會和公眾最核心的需求,這個愿景是具有穿越商業周期能量的。因勢利導,與時俱進,安利啟動從“大健康”到“美好生活”的戰略升級。
轉型升級的核心經驗,余放歸納為“在新時代,重新打開安利的優勢”,即是反求諸己,找到適合當下時代、匹配自身的運營模式。其核心優勢和底層邏輯,便是支持營銷人員運營大健康和美好生活社群,升級健康行業單純出售產品和服務的商業模式,通過認知改變、素養提升、習慣養成,加上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專業化服務,使企業業績成長、個人健康創業、及公眾健康和美好生活實現有機統一。
在余放的設想中,落地“美好生活”戰略升級,不是通過死板的培訓方式,讓營銷人員以及顧客接受“美好生活”的理念;而是挖掘“轉型先鋒”營銷人員的方法論,推動更廣泛的營銷人員“活出自己的美好”,成為美好生活的KOC,鏈接更豐富的興趣接口、更多元的價值吸引,持續破圈引流,潛移默化地影身邊客群,不斷蕩開美好生活的漣漪。
“在安利,真正做得好的社群,滿足了大家追求健康、情感交流、真實社交、個人成長等多重需求,建構了良性社群生態。”余放在接受采訪時說,“大家在社群中共創價值,感受美好生活,實現了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共贏。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安利中國還會迭代新戰略,但無論如何,內核不會變,那就是順應當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核心訴求。”
深度本土化的跨國企業樣本
余放表示,之所以對戰略轉型充滿信心,最為根本的原因,在于安利在華近30年的深度本土化歷程,并將之總結為“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
安利進入中國市場28年來,逐步建立全方位的本土化運營體系,從研發、生產、供應鏈、數字化到信息技術,目前安利能夠實現在中國市場全產業鏈端到端的“自給自足”。
“作為一家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尊重各個市場的法規、文化和風俗,讓我們具有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生命力,”余放說,1998年,非法傳銷泛濫,面對國家直銷禁令,安利積極適應、主動融入:改變直銷“無店鋪銷售”模式,在全國開設店鋪,聘請代言人投放商業廣告,這些舉措,開創安利在全球運營先河,更讓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看到安利扎根中國的決心。
受益于中國開放的“大舞臺”,安利中國已連續20年位列安利全球最大市場,也是安利在全球最好、成長最快的市場。在余放看來,這種領先地位不僅是業績與體量,更體現在安利中國是安利全球的供應鏈樞紐、研發創新中心、戰略創新中心;安利中國工廠產值占到安利全球的45%,安利中國推出的新品已經遠多于美國總部,戰略創新正反哺安利全球,中國正以全方位的創新引領安利全球。
安利廣州工廠
余放介紹,美國安利公司總部高度重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巨大戰略機遇,對中國市場持續加大投入。今年3月,投資6億元升級改造廣州生產基地,優化全球供應鏈;在中國投建的自有有機農場,考察工作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將于明年官宣結果,建成后將極大推動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全國100多家體驗館/體驗店開啟全面改造升級,首家升級的旗艦體驗館也將于明年落成,成為社區居民的健康推廣中心和美好生活沙龍。
回望安利過去近30年的發展,歷經沉浮又創新不斷。而如果已過去三年為一個階段,則能夠更直觀與清晰地看到這家公司在中國,如何通過戰略變革體現出強大韌性,以長期主義的指引持續生長。
盡管成績斐然,余放仍然對市場保持著謙卑與敬畏。“我們對戰略方向、路徑選擇、商業模式充滿信心,但是能帶給安利中國多大能量,釋放多少潛力,現在還看不清,”余放說,“但堅信它一定會把安利在中國帶上更加美好、更加成功的未來,令人興奮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