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達生物股份亮相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
“守成創新,千帆競發”。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辦,遼寧省醫學會、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于2023年7月13-16日在沈陽新世界博覽館召開。
作為我國皮膚科領域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歷經86年的發展,在幾代皮膚科專家和同道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學術活動,與世界各國皮膚科同行們開展緊密地交流與合作,在皮膚性病學領域的科研和臨床成果不斷涌現,在不斷提升我國皮膚性病學科整體水平的同時,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
本次大會在傳承以往經典學術內容基礎上,優化學術欄目,全方位體現皮膚科學規范診治、前沿進展和未來趨勢。大會共設置1個主會場、15個分會場,線下參會主持404人,致辭52人(含衛星會),大會報告9人,專題發言/繼續教育626人,發言交流78人,參會人數共6256人,是近年來參會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學科探討經驗最豐富的一次盛會。
中國醫科大學校長王振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洪鐸,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廖萬清等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出席本次年會開幕式。90歲高齡的陳洪鐸院士和85歲高齡的廖萬清院士相繼上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們見證了我國皮膚性病學科和分會的發展,都表示生機勃勃的青年醫生是學科和分會發展的未來與希望。
數千名全國皮膚科醫師、科研工作者及合作企業代表及線上參會者在這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目前皮膚微生態的健康穩定在皮膚科疾病發生發展與治療維護中的重要性正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外針對皮膚微生態的深入研究也正成為驅動功效性護膚品研發的新靶點。歐萊雅帶來主題為“皮膚微生態研究最新進展和應用”的專題衛星會。雅漾、薇姿、薇諾娜、修麗可等也帶來敏感性皮膚的臨床研究報告、整合治療等相關專題衛星會。
福瑞達生物股份在積極參會的同時,還于7月15日下午13:30-14:00帶來備受矚目的福瑞達衛星會。本次衛星會以“皮膚微生態研究”為主題,有幸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教授袁超擔任大會主席,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顧問劉瑋、山東省皮膚病醫院教授田洪青、福瑞達生物股份璦爾博士研發總監李燕進行專題分享。
劉瑋在題為《皮膚微生態前沿研究開啟皮膚健康與精準護膚之路》的專題分享中,簡要介紹了皮膚微生態的最新研究進展并重點分享了微生態調節與皮膚健康,以及空氣污染物、紫外輻射對皮膚微生態的影響,并提出基于皮膚微生物組學的精準護膚策略,重點突出了皮膚微生態的重要性,這些前沿成果將為我們提供更加準確和有效的皮膚護理方法。
田洪青在題為《皮膚微生態失衡與皮膚病》的專題分享中,指出皮膚微生態是僅次于腸道的第二大微生態系統,皮膚微生態平衡維持皮膚穩態、皮膚屏障。他從專業角度分析了皮膚微生態失衡的致病機制,并指出皮膚微生態失衡與皮膚病關系密切,會導致特應性皮炎、痤瘡、脂溢性皮炎、銀屑病等炎癥性皮膚疾病以及其他敏感性皮膚、皮膚衰老、機會性感染等,積極應對皮膚微生態失衡所帶來的挑戰。
李燕進行題為《皮膚菌群與皮膚生理參數相關性研究與應用》專題分享。李燕介紹了皮膚微生態護膚的市場情況和技術現狀,并指出線上微生態護膚市場規模近88億元,該概念在市場端逐漸滲透,相關微生態產品在2022年銷量達到近3500萬件。目前,中國處于該領域領先地位,擁有大部分皮膚微生態授權專利。微生態護膚落地研究方向、產品開發路徑以及相關評價標準……均是目前化妝品行業微生態護膚方向重點關注的議題。
李燕在專題中分享了熬夜人群皮膚菌群、衰老皮膚菌群、黃褐斑人群皮膚菌群、油性敏感皮膚菌群與皮膚生理參數相關性研究。并介紹了針對熬夜、衰老、油性敏感皮膚菌群和皮膚生理狀態改善的產品開發。她表示,作為中國微生態護膚的開拓者,璦爾博士致力于研究中國人群皮膚微生態,發現皮膚菌群與皮膚生理參數的相關性,研究不同狀態下的皮膚菌群及代謝情況,針對皮膚菌群科學篩選原料及產品劑型調節自身皮膚微生態平衡,改善不同肌膚問題,希望與業界同仁共同開啟皮膚微生態研究新篇章。
讓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讓討論傳遞靈感的圣火。來自全國各地的皮膚科醫師、科研工作者及合作伙伴踴躍參會、積極發言,既開拓了視野、拓寬了思路,也充分展示了企業在皮膚微生態領域的新進展,提高了公司的學術聲譽和行業影響力,促進了與國內同行的友好交流。
本次會議主題鮮明,學術交流氛圍濃厚。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我國皮膚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本次大會為契機,福瑞達生物股份璦爾博士品牌將憑借對國人皮膚需求的深刻認知,不斷革新技術和配方,將科技含量內化為產品核心競爭力,讓中國品牌真正崛起在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