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華萊發布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助力黑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3月26日,《理想華萊2009-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理想華萊發布的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品質”“員工”“合作伙伴”“行業”“環境”和“社會”六個方面介紹了理想華萊過去十四年的責任實踐,向社會公開披露企業履責信息。
對品質負責
全產業鏈布局,把好產品品質關
理想華萊始終堅守初心,將堅守品質作為企業發展根本。正如董事長陳社強所講:“做好安全、標準、優質的黑茶系列產品,這是理想華萊的根本,也是底線。理想華萊宗旨只有一條,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
在種植環節上,理想華萊把茶樹種植定為第一生產車間。其中江南茶園作為安化縣綠色防控示范茶園,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及其團隊進行全程技術指導。
理想華萊始終堅守“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的企業宗旨,以“用制藥的經驗制茶”“86道質量把關”貫穿生產全過程,構建了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體系,建立了完善的“質量追溯”鏈條,致力生產高品質中國黑茶。
對員工負責
以人為本,健全員工發展體系
理想華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民主、公開、公正的管理方式開展員工團隊建設,并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提供良好優越的薪酬福利、搭建廣闊透明的發展平臺和優質健康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快速成長,促進員工幸福生活。
理想華萊建立了八大薪酬體制、超100次的綜合培訓活動,在職員工滿意度達100%。公司始終圍繞優化員工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員工權益等方面為員工提供更專業、更細致、更貼心的服務。做到理解職工、情系職工、保護職工、尊重職工、關愛職工、切實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對合作伙伴負責
成為經銷商、供應商最信賴的伙伴
理想華萊以“搭建良好創業平臺”為主旨,創新提出“互聯網+直銷+大健康”發展模式,用“開放、合作、共進、共贏”的態度,攜手全國市場的經銷商共同推動黑茶產業健康蓬勃發展。目前公司已在全國開設專賣店2500多家,為合作伙伴提供創業機會、保障事業發展。這不僅是企業自身持續發展的需求,也是企業承擔與社會共同發展的責任。
目前與公司合作的供應商有30余家。為攜手供應商助力產業發展,公司制定了三等分級制度,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合作關系,并嚴格把控供應商評估流程,帶動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
對行業負責
打造中國茶產業的世界品牌
理想華萊始終堅持把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融為一體,走出一條幫助茶農致富、帶動地方經濟、實現企業增長、促進行業發展、造福消費者的共贏之路。在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理想華萊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守法經營、規范發展,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爭做標桿企業,有效帶動產業鏈共同發展的同時,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黑茶產業的創新發展、蓬勃發展。
目前理想華萊擁有5大生產基地、3大茶園基地、100多條先進生產線、2個10萬級GMP深加工生產車間、60余款黑茶產品。堅持以品牌樹茶、標準立茶、文化助茶、產業興茶、科技提茶,多元融合發展,樹立行業標桿。
對環境負責
打造“環保、高效、綠色”產業鏈
理想華萊積極承擔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將環保理念貫穿全產業鏈,并相繼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ECO)、雨林聯盟認證(RA)、美國有機認證(NOP)、日本農產品有機認證 (JAS)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 (GAP)、中國有機認證(CNAS)等相關認證。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規范集團內部排污行為,確保相關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長效穩定達標,特制定《三廢管理制度》。該制度適用于集團所轄基地的“三廢”排放管理,包括生產生活中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噪聲污染等。
理想華萊在大力發展黑茶產業的同時,注重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相處,遵循“環保、高效、綠色”的發展理念,讓每一片茶園綠意盎然,讓每一位茶農綻放笑臉,讓每一片茶葉與你不期而遇。
對社會負責
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民族企業,理想華萊承擔著興盛黑茶產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任。在積極推進安化黑茶、思茅普洱茶快速發展的同時,理想華萊始終踐行“治茶以德,興茶以義”的價值觀,堅持“共同成功,成就美好”的理念,打造一家有責任、有道德、有良知的陽光企業、愛心企業,并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回報家鄉。
截止目前,理想華萊累計贊助社會公益資金逾6億元、累計上繳國家稅收近12億元、帶動相關產業鏈就業人員逾50萬人、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2萬個、扶貧車間直接受益貧困農戶400戶、產業扶貧范圍覆蓋至安化縣內8個鄉鎮47個村。
未來,理想華萊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三茶統籌”的發展理念,以“做大、做強、做優”理想華萊為方向,整合湖南和云南兩地優質資源,不斷提升“安化黑茶、思茅普洱茶”在國內國際上的影響力,為中國鄉村振興、為中國茶業崛起而不懈奮斗!
來源:理想華萊
- 理想華萊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