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元買入近1000萬賣出?投資者直呼“秒賺錢”!百萬平臺突傳“跑路”
一場“跑路”風波在NFT數字藏品圈掀起風浪。
“出于人道主義發個最后的公告,很遺憾由于經營不當跑路。”近日,一張疑似熱門交易平臺天穹NFT(原名“天穹數藏”)的公告截圖在數字藏品投資者群里流傳。
隨后,天穹NFT官方發布公告稱,平臺運行正常,網上圖片系“惡意造謠平臺跑路的PS圖片”。
虛驚一場,也讓今年4月上線、短短數月吸粉逾百萬的天穹NFT再度站上風口浪尖。“跑路”風波前,該平臺還曾遭遇黑客攻擊,引發網友感慨:數字藏品圈太亂。
風波不斷
天穹NFT是一個區塊鏈數字藏品交易流通平臺。自4月正式上線后,受到不少投資者追捧,截至6月10日20時許,該平臺合約地址人數已超157萬。
近日,一張網絡流傳的截圖讓天穹NFT平臺深陷“跑路”傳聞。不久后,天穹NFT發布公告稱此公告為“謠言”,并表示“平臺運行正常,目前正在測試新版本功能以及優化,對于惡意造謠以及PS的始作俑者,平臺正在追查出處。”
圖片來源:天穹NFT
這并非天穹數藏首次陷入風波。
上線兩個月以來,天穹NFT平臺多次發布“拉新”公告,鼓勵玩家拉入更多新用戶。與此同時,天穹NFT平臺也多次出現異常。據多位投資者反映,平臺曾出現支付通道維護、賬號被盜等問題。
5月中旬,天穹NFT平臺的藏品售價曾突然猛漲上千倍,標價近千萬元的藏品被“秒售”。彼時,平臺公告稱,這是被黑客攻擊所致,黑客利用虛假余額虛假購買盜取用戶的藏品,平臺已報警處理。
6月11日,一位NFT的資深玩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曾經上午花898元在平臺買了一件藏品,當天下午秒賣1250元,讓他直呼“躺贏,秒賺錢”。記者注意到,投資者從平臺買入的藏品,可以直接轉手進行掛售與拍賣,實際上變相為炒作數字藏品提供了土壤。
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上,天穹NFT的相關投訴多達數十條,多位用戶投訴平臺惡意封號、虛假交易、卡頓、涉嫌欺詐等。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標價近1000萬的書包藏品曾以45元交易
6月11日,記者在天穹NFT的掛售市場上看到,多款標價近1000萬元的“好好學習·書包”藏品被掛售。其中一件藏品的流轉記錄顯示,其在6月10日的交易價格僅為45元。
圖片來源:天穹NFT
天穹NFT平臺顯示,目前掛售的數字藏品最高價近1000萬元,也有眾多售價10元左右的藏品。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于佳寧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數字藏品的價值并沒有公認的衡量標準,因而可能出現投機、炒作甚至是欺詐、傳銷、非法集資等狀況,消費者要仔細辨別。
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
據財通證券研究所5月數據,今年1月以來,數字藏品每月活躍的平臺數量維持增長。3月參與發行數字藏品的平臺數首次突破100個,月活躍平臺數增速在3月達到今年以來峰值,為75.5%。
全球范圍內,NFT市場也持續在發展。市場追蹤機構DappRadar的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的數字藏品總銷售額為249億美元,相比2020年上漲約260倍。
隨著NFT、數字藏品炒作風潮愈演愈烈,監管機構也對NFT提示了風險。
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在倡議聲明中,三家協會提出了多項行為規范,其中包括:要求會員單位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等。
6月6日,香港證監會發文稱,NFT與其他虛擬資產一樣存在較高的風險,包括二手市場流通性不足、價格波動、定價欠缺透明度、遭黑客入侵及欺詐的風險,投資者應注意這些風險。如未能完全理解NFT和承受潛在虧損,便不應投資這些資產。
于佳寧對記者表示,目前數字藏品產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部分企業風險和合規意識薄弱,出現了投機炒作、濫用技術、盜用版權、虛構價值、交易不規范、潛在金融化等問題,甚至存在欺詐、傳銷、洗錢、非法集資等風險隱患。消費者需要冷靜看待數字藏品的價值,切忌頭腦發熱沖動行事,特別在任何大額消費或投資事宜上都要極為謹慎。(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