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發:乘風政策利好,揚帆浩瀚征程——行業政策解讀
乘風政策利好,揚帆浩瀚征程!
4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了《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生物醫藥產業再迎重磅利好。
全文一萬多字的《方案》主要傳達哪些內容呢?筆者簡要歸納了三點,一起來看:
01{培育龍頭·健全生態}
《方案》提到:要充分發揮福建省生物經濟發展優勢,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專業特色園區,健全研發、臨床、制造、要素、生態和機制的全產業鏈政策支撐體系,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多福建特色品牌。
安發寧德園區&安發新西蘭全球總部
安發作為一家地方生物科技龍頭企業,牢牢掌握著研發、原料、制造等眾多環節,做到產、學、研、銷“一條龍”。而“安發模式”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打造“農源型工業——生物產業——生物經濟”完整的生態閉環。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安發作為一家走在時代前沿的企業,政策還沒出來的時候,安發就已經提前謀劃、提前布局。相信在未來,各個環節都能迎來長足發展。
02{兩大領域·左膀右臂}
《方案》重點聚焦兩個領域:一個是“分子生物學”領域。力求加快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加快治療腫瘤、代謝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和產業化。
支持合成生物學、酶工程、發酵工程等技術研究、產品開發,重點發展生物基綠色化學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維生素、輔酶和氨基酸等產品。
上世紀末,高益槐教授開創了“低溫生化多重分離提取及活化技術”,成功提取高活性、高濃度的小分子活性多糖,讓幾千年歷史的傳統本草在現代分子生物學領域再添建樹。
安發提取技術
多項基礎和臨床研究表明,真菌多糖中的β葡聚糖等成分可通過與細胞表面相關受體結合,引導免疫細胞靶向殺傷腫瘤細胞。長遠看來,活性多糖提升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以活性多糖為代表的糖組學,被《Scientific American》《Science》等國際權威雜志報道。
2020年,安發還斥資成立“功能紅粬中試發酵中心”,通過特有的發酵和提取工藝將紅粬中難溶于水、不利于人體吸收的閉環式洛伐他丁進行了高效的轉化。
甘諾寶力的科學研究報告發表于眾多國際學術權威期刊
另一個就是“中藥”領域。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推進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技藝、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和技法傳承與保護;提升中藥材及天然藥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離與純化技術,推廣合成生物技術在中藥活性物質生產中的應用。利用我省中藥材資源優勢,重點開發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產業基礎的道地中藥材產品,延伸以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藥膳、保健食品、提取物等相關產業鏈。
這方面,隸屬安發國際旗下的本草工程亮點頗豐。
該工程以中醫問診的方式,將“整體治療”、“辨證施治”、“藥食同源”、“君臣佐使”等傳統中醫精髓與“微復方”、“三效關系”、“三功”、“三營養”、“三靶向”等安發中醫現代化理論無縫銜接。做到了“傳承”與“創新”的珠聯璧合。
同時,以我國歷史悠久的驗方作背書,甄選道地藥材,利用高科技提取技術提取有效成分,為健康保駕護航。
03{創新發展·培養人才}
《方案》指出:提升產業能力,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布局高水平創新平臺,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創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推動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生物醫藥領域人才培養,促進政府、高校、生物醫藥行業企業等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圍繞重大疾病、人口健康與老齡化、藥物研發關鍵核心問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聚焦新藥開發、精準醫學、中醫藥關鍵技術及裝備等,試點一批“揭榜掛帥”攻關項目。
高益槐教授與謝聯輝院士共同出席“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
人才方面,安發早在2013年就與謝聯輝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并落戶安發生物科技園。可依托中科院謝聯輝院士和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與企業的科研力量,在天然藥物、保健食品、真菌多糖產業等國際前沿領域開展合作。
在2018年,安發獲批建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是國家人社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和福建省人社廳對安發綜合實力、安發技術創新能力及人才培養能力的認可。
科研是安發的靈魂,是安發前進的不竭動力。安發將在科研人才培養方面持續投入,打造攻堅克難、敢于創新、能打硬仗的科研隊伍。
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在安發董事局高瞻遠矚的部署下,安發的各項布局可謂是超前完成。此次政策出臺,說明安發的路線符合政策方向,與時代發展潮流不謀而合。乘著政策的東風,安發這艘巨輪,必將揚帆駛向更遠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