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苗營養計劃”到“春苗模式”安利關注留守兒童
熱直銷網快訊:在公益領域,企業通常會有三種角色:參與者、組織者和倡導者。作為一家在直銷業界舉足輕重的跨國企業,安利卻并不滿足于僅僅成為中國公益事業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而更希望以自己的智慧和責任感去影響社會公眾,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卓越的倡導者。
![直銷專業網,安利,留守兒童](http://www.cdsp.com.cn/userfiles/4036708788411471909.jpg)
2011年安利通過實踐行動來履行公益活動的倡導者這一目標,國內第一家由民政部主管、有跨國企業背景的非公募基金會,在這一年設立,安利(中國)為此捐助了1億元人民幣。
農民工子女成為基金首批受益者
如何讓商業財富的福祉惠及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擁有同樣的生存和發展機會,是安利進入中國以來一直在思索和踐行的一個公益慈善命題。2011年1月,安利公益基金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正式登記注冊。安利(中國)捐資1億元人民幣,發起設立了國內第一家由民政部主管、有跨國企業背景的非公募基金會。
有了公益基金,安利更能發揮其特有的志愿者團隊。安利(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余放表示,公司成立自己的公益基金會以后,公益基金會作為NGO是可以招募自己志愿者的,未來安利的6萬多名志愿者都會加入到安利公益基金會,成為一支非常主要做公益事業的力量。安利公益基金會,不僅承接安利公益的傳統、經驗,其實也承接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
立足國情,經過周密調研,安利公益基金把主要關注對象鎖定為徘徊在城鄉二元體制的夾縫中的農民工子女。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農民工子女約占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三分之一,主要分為兩大群體:即父母出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和隨父母進城的“流動兒童”,數量分別是2000萬人和5800萬人。由于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環境等諸多缺陷,這些兒童面臨著營養、教育、心理等多方面嚴峻問題。
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鄭李錦芬表示,數量巨大的農民工子女群體急需社會各界關注幫扶,加之關愛兒童是安利全球的傳統公益主題,安利(中國)在幫扶農民工子女方面也有著深刻認識、豐富經驗、充沛資源和成熟模式,因此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幫扶農民工子女確定為今后主攻方向,全面實施“春苗營養計劃”、“彩虹支教計劃”、“陽光成長計劃”三大項目。
從“春苗營養計劃”到“春苗模式”
三個項目中,“春苗營養計劃”無疑最具有代表性。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工委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合作,共同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大量興建營養廚房。其中地方政府負責落實廚房用房和配套政策,安利公益基金會負責廚房設備和志愿者支持,關工委系統負責指導協調和管理員培訓,這種政府、民間合作的高效工作機制,已被業內總結為“春苗模式”。
今年10月26日,國務院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中央財政給困難寄宿學生的生活補貼標準提高至小學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但由于目前大多數農村貧困地區學校缺乏必要的廚房設備,學生即使拿到補貼,也只能常年吃“黃豆蒸飯”等單調乏味、營養貧乏的飯食。安利“春苗營養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
該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投入5000萬元人民幣,為中西部10個省份的貧困地區小學捐建1000個春苗營養廚房,預計將有50萬兒童受益。截至11月10日,安利已在廣西、陜西、重慶、河北、安徽、湖北6地18個縣建成300所廚房。
此外,“彩虹支教計劃”是與共青團中央合作,號召大學生研究生去貧困地區開展支教活動,意在改善西部貧困留守兒童的教育條件。“陽光成長計劃”攜手全國少工委,啟動“城鄉少年手拉手 安利陽光成長計劃”等活動,聚焦孩子們的心理成長,關注城市流動兒童的健康成長。未來三年安利公益基金將投入1200萬元,建設100所陽光圖書館,每個圖書館每月開展10個小時的陽光興趣課堂,受益兒童預計為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