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康婷是買還是賣?
今年7月16日上午9點30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9點30分,首筆全國碳交易成功,價格為每噸52.78元,總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最近,康寶兒特別感興趣碳排放方面的信息,因此從多方面了解了相關信息,感興趣的粉絲們快和康寶兒一起探究吧!碳排放交易咋回事?賣碳的嗎?能保護地球環境嗎?
要想搞懂碳排放交易得先弄清楚碳排放
第一步: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詞作為代表。雖然并不準確,但作為讓民眾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有什么危害?
由于現在科技發展,交通工具普及,大部分工具由機器代替,導致碳排放增多,吸熱性變強,把太陽反射的熱量吸收在大氣中,使溫度逐漸上升,也就成了溫室效應。
如果長期不節制排放,會使得氣溫繼續升高。當全球變暖3或者4度,每年遭受洪水襲擊的人口將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增加上千萬甚至上億人。變暖可能會導致區域天氣模式的突然改變,例如東南亞的季風或是厄爾尼諾現象。生態系統中大概有15—40%的物種可能會在全球氣溫升高2度后面臨滅絕的命運。還會導致海洋酸化,將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可能對魚類的存量產生不利后果。
氣溫升高可能會導致蟲災,全球糧食生產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產量逐漸下降,億萬人將失去生產或者購買足夠食物的能力。
第二步:碳交易
碳交易又稱之為碳排放權交易,通常情況下,政府確定一個排放總額,并根據一定規則將碳排放配額分配至企業。如果未來企業碳排放量高于配額,需要到市場上購買配額。
康寶兒用最樸實的話簡單概括一下哈:
以前意識不到位的、溫室氣體隨便排的單位要注意下了,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環境,現在碳排放制定了標準,也就是說碳排放成本會比從前提高了哦。
每年制定一個碳排放標準,比如一年只能排這么多,然后這個大指標分別成小指標,最后分配給各個企業,每個企業分配多少,就是咱說的碳配額。
有的企業排放少,還會剩余一些配額。而有的企業排放多,發現配額根本不夠用?不夠用了咋辦?花錢買吧!
超配額的企業可以向排量少的企業花錢買配額。
這就是咱說的碳交易。
如果有的企業碳超排了,還不跟別人買的話,就乖乖交罰款吧。
除了這些,還有些清潔能源企業,他們的產品能幫助社會減少碳排放,國家就會給他們發一個自愿減排憑證,也就CCER。
這張證上寫著你減了多少排,擁有了它,你就能免費排放相應額度的碳,所以這個憑證也能賣出去,給需要的企業。
當然,一些其他企業也可以做減排項目來申請CCER憑證,來抵消自己超額的碳排放。
不過交易雖方便,但不能私下搞,得要有監督。這個有規則、能監督的地方,就是最近上線的:碳交易市場。
節能減排,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
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康婷集團也會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時刻銘記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企業貢獻。康婷集團未來在碳交易市場,不管是買還是賣,都要結合自身產業規劃提前布局,努力落實能耗雙控制度,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開展節能診斷分析找出減排空間和方向,并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算法進行能源利用高效匹配,全面開展節能減耗工作。說白了,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節能減排,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