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度鄉村產業供應鏈,鑄源集團助力農村電商進化升級
隨著社交電商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行業也選擇了與之進行跨界合作,在過去的兩年,“農村+電商”成為了行業內一項引人關注的融合。在最初的摸索階段,農村電商和多數電商行業類似,大多采用在平臺上買賣農產品。然而農村與農業較之其他生產行業,對于物流運輸、產品儲存的要求更高,同時互聯網在農村普及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也使得農村電商在看似入門簡單、操作方面的電商領域,運營起來并不那么容易。人們也不難發現,這項新興產業想要迎來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不僅需要當地政府,更需要社交電商服務商在本地的深耕以及和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充分互動。
而如何當好這個服務商,正是這一年以來,鑄源集團在耕耘于農村電商時的所思與所想。
以深度電商發展,振興鄉村經濟今年6月24日,由湖北茗普綠色農業有限公司、天津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棗陽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共同發起的“鄉村振興產業助農”黃金蜜桃電商銷售發布會在王城鎮古嶺村舉辦。活動中,天津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湖北茗普綠色農業有限公司達成了20萬黃桃訂單合作協議,并現場為桃農發放貨款現金150余萬元。
對于此次活動,棗陽市商務局局長付丹學認為這是一次電商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借助電商平臺優勢,進一步擴大棗陽皇桃品牌知名度,拓寬棗陽皇桃銷售渠道,通過踐行新品牌、新營銷、新模式的理念,助推棗陽特色桃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他也希望今后有更多電商業界的平臺和企業家,將目光聚焦到棗陽,將經驗介紹給棗陽,將項目推廣到棗陽,洽談電商領域項目合作、資本對接和共贏發展,充分發揮好電子商務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為棗陽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場活動可以看作是鑄源集團以及永倍達商城對于農村電商理解的一個縮影——想要在這個板塊有所作為,僅僅停留于表面:即單純將農產品上架與自己的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必然是不夠的,必須與當地相關機構、部門、企業以及廣大農業生產者形成深度合作,搭建完善的供應鏈、產品、品牌和營銷體系。
“火熱與寒流”共存的農村電商
近幾年,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部署以及國內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與電商平臺的下沉,農村電商市場正在火熱地發展,其在便利農民消費的同時,也帶來的新的創收渠道,同時也為農村興旺帶來了契機。至去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較去年3月增長了5471萬,網民規模達到了3.09億,占網民整體的31.3%。此外,數據還顯示農產品網絡零售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168.8億元,較2018年增長24.8%,其中生鮮產品網絡零售額突破千億,成為農產品上行第一大品類。
然而在火熱之外卻也有著陣陣寒流,由于種種原因,農村電商的現實與期待尚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比如許多地區的農村電商實際發展速度仍然非常緩慢,盡管電商運營站點建造得火熱,其利用率卻并不高,甚至形同虛設,還有極個別地方出現了“拿完補貼就跑路”的情況。
除此之外,農村地區電商基礎設施薄弱也制約了這一行業的發展,有些地區電商和物流板塊分割,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導致了農產品銷售困難。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產品供應鏈水平比較落后,包裝、冷鏈、倉儲發展相對于電商發展的步伐嚴重滯后。
為了消除這陣“寒流”,農業農村部也在去年制定了《“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優先選擇包括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地區在內的100個縣開展試點,探索形成一批符合各地實際、可復制、可推廣的推進模式和標準規范,向全國推廣使用。
正因為既有“火熱”也有“寒流”,想要運營好農村電商,便需要清楚其本質所在。無論是互聯網意識的培養、基礎設施的跟進、產業的電商化升級,還是當地電商企業的培養、創業創新氛圍的打造、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這些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說,農村電商是一個需要時間的全民總動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形成熱度之后如何進行全方位的布局,便是當前農村電商所需要突破的瓶頸。
從扶貧開始,逐步形成有規模有深度的產業鏈
通過對農村電商本質的探尋,鑄源與永倍達商城制定了一條從鄉村扶貧開始的的農村電商發展戰略。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鑄源集團了解到湖北受疫情影響,農戶們面臨高速封路,交通運輸停擺,全線關閉實體店,農副產品囤積在家,沒有銷路的困境,于是推出“宜昌扶貧禮包”,確定了7款優質農副產品(秭歸臍橙、特產木耳、宜昌大米、樂天溪板栗、水果甜玉米、宜昌茶葉、土雞蛋)上線永倍達商城進行銷售,其中秭歸臍橙還創下了14天銷售20萬斤的紀錄。除此之外,永倍達商城還在全國范圍內集中一百多家三農企業的農產品,如遼寧的榛子、河北的核桃油等,進行在線銷售。
2020年10月,鑄源集團了解到白草村鄉大酒務頭村地域面積廣,可利用土地資源豐富,但特色產業沒有形成規模,農產品銷售困難,鑄源集團選擇了產業化扶貧、科技扶貧的方向,致力于把村里的大棚蔬菜、杏仁、小米、雞蛋等相關產業進行重新規劃,推進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對于這次活動,鑄源集團副總裁游全兵認為,要把永倍達商城的私域流量優勢與蔚縣的風景、農產品特點結合起來,彌補農村信息閉塞的缺點,激活其產業鏈,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不僅要發揮農產品的魅力打開銷路,還要把消費者請進來旅游觀光,拉動村內消費,實現一系列的經濟發展。
由于永倍達商城在電商運營方面的獨特性,為消費者帶去了新興化、多元化、數字化等的消費選擇,平臺利用此前建立的傳統銷售企業聲勢,依托已有客戶群進行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將地方上未成形的特色產品、產業集中起來,放置在永倍達商城并通過其私域流量進行銷售,既能改善農村地區就業、經濟狀況,又能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優的產品;最后,貫穿扶貧、扶智思路,深耕農村市場,廣泛收獲經濟與社會效益。
未來將是美好的
對于未來,鑄源集團和永倍達商城計劃繼續完善這種與鄉村振興共贏的模式。希望通過平臺渠道,保障農村地區農產品有銷路,品牌知名度得到擴大,并期待其所在地有朝一日能吸引游人前去參觀,逐步發展起第三產旅游業。永倍達商城也從下沉市場找到了供應商,搭建了產業鏈閉環,同時通過助農助殘助教等慈善事業,積累了有社會責任感企業的良好口碑,讓永倍達商城的產品銷量提高這一目標水到渠成。
農村電商這一源于中國的營銷模式尚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盡管目前發展顯得有些緩慢,但這幾年,國家在政策和扶持上圍繞著農村電商在物流、網絡、人才、數據庫等方面的基礎建設一直沒有停止。同時,一批如鑄源集團和永倍達商城這樣優秀的企業和電商平臺,也紛紛借助科技、大數據、流量、品牌、資金等提升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有著億萬級別規模的農村電商市場,在各方努力之下搭建出完整的產業模式后,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