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公益基金會第300所“春苗營養廚房”在璧山落成
熱直銷網快訊:在國務院正式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之際,安利公益基金會第300所“春苗營養廚房”于11月10日在重慶市璧山縣丹鳳九年制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安利公益基金會投入1500萬元,與國家關工委聯袂實施的春苗營養廚房項目,已為農村寄宿制學校建成 “春苗營養廚房”300所,涉及重慶、廣西、陜西、湖北、河北、安徽等6個中西部省份,約15萬名以留守兒童為主的農村寄宿生因此告別營養貧乏的伙食,吃上了葷素搭配、物美價廉的營養餐。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貴云、原副主席陳景秋,中國關工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田,重慶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唐情林,安利公益基金會副主席、安利(中國)副總裁張明德,安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安利(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余放等領導,也專程來到璧山縣丹鳳九年制學校,調研 “春苗營養廚房”項目實施狀況,向師生們贈送《青少年飲食營養安全手冊》,并與孩子們一起品嘗營養午餐。
重慶安利志愿者劉穎還受聘擔任丹鳳九年制學校“春苗營養廚房”的項目督導員,代表安利公益基金會協調項目實施,抽查食品衛生情況,開展營養健康方面的培訓和宣傳,并針對當地的時令食材,設計符合青少年營養需求且物美價廉的營養食譜。
當日,安利公益基金會第三期“春苗營養廚房管理員培訓班”也在璧山縣開班,來自北京、重慶的9位專家,就膳食營養、食品安全、食堂管理等專題,對100余位廚房管理員進行為期三天的系統集訓。
農村學生的營養問題,不僅關系數千萬農村兒童的身心健康,更直接關系中華民族的素質提升。10月26日,國務院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中央財政給困難寄宿學生的生活補貼標準提高至小學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但由于目前大多數農村貧困地區學校缺乏必要的廚房設備,學生即使拿到補貼,也只能常年吃“黃豆蒸飯”等單調乏味、營養貧乏的飯食,發育遲緩、營養不良等癥狀呈高發態勢。
為突破“廚房”這個瓶頸,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工委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合作,共同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大量興建營養廚房。其中地方政府負責落實廚房用房和配套政策,安利公益基金會負責廚房設備和志愿者支持,關工委系統負責指導協調和管理員培訓,這種政府、民間合作的高效工作機制,已被業內總結為“春苗模式”。而安利公益基金會從5月31日正式成立,到9月1日建成第一所春苗營養廚房,到日前第300所落成,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這也體現出一個外企背景基金會的管理水平和超高效率。
據介紹,“春苗營養廚房”是安利公益基金會成立以來推出的第一個重點項目。三年內,該項目計劃投入5000萬元,在農村貧困地區建立1000個營養廚房,預計受益兒童將達50萬人。作為國內第一個由民政部直管的外企背景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確定以幫扶農民工子女為主攻方向,全面實施“春苗營養廚房計劃”、“彩虹研究生西部支教計劃”、“陽光城市流動兒童成長計劃”三大項目,從身、心、智三個方面支持扶助農民工子女全面健康成長。
- 安利,公益基金會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