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赫:撒播公益種子 成就學子贏得未來
“我是小陳,今年18歲,我家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今年6月,我剛剛在烏丹一中參加了高考。我從考場出來的那天,何大爺也來了……”
日前,在一場由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主辦、尚赫公益基金會支持的《閱讀閱中國·讓愛傳出去》大型公益直播節目中,一個小姑娘在直播視頻里介紹自己,面對鏡頭,她恬靜、從容,講述著剛剛結束的高考經歷,以及她和“何大爺”一家的故事。這個視頻中的小陳同學,是尚赫公益基金會從小學起開始幫扶的學生,她所說的“何大爺”,便是尚赫的品牌經營人、愛心志愿者何武剛夫婦。
尚赫志愿者何武剛夫婦與小陳同學(右一)因公益結緣
故事追溯到2014年,尚赫“讓愛傳出去”主題公益項目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援建公益小學,作為尚赫品牌經營人的何武剛夫婦遇到了家庭困難的小陳同學,開始為其提供定向資助。七年來,何武剛夫婦對小陳同學一家的幫助從未間斷,每逢節假日及寒暑假,“何大爺”夫婦都會將小陳接到自己家來,除了物質上的幫助,何大爺不斷鼓勵小陳讀書學習,幫她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讀書習慣。“何大爺”夫婦用他們的熱情與善良,溫暖了小姑娘的心,也幫助她改變了命運。
2021年,小陳從當年靦腆羞澀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在高考中以超內蒙古一本分數線的優異成績,作為對何大爺一家最好的回饋。受何武剛夫婦影響,她計劃報醫學類的專業,以后能幫助更多人,盡自己的力量奉獻社會。
這是尚赫公益基金會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也是尚赫在公益路上秉承初心、一路播種所獲得的碩果。正如尚赫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以勳所說,“從小學到大學,尚赫的公益助學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正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腳踏實地,公益也要永續經營
尚赫公益助學的十余年時間中,小陳同學的故事不是個例。在山西大同有一所學校具有尚赫公益“雙起點”的特別意義,尚赫愛心志愿者渠臘梅、劉貴軍夫婦2011年援建的大同市陽高縣大白登鎮學校,這是“讓愛傳出去”項目聯合品牌經營人冠名掛牌的第一所學校,同時也是第一所參與“讓愛延續”尚赫助學金項目的小學,旨在定向幫扶有困難的學生。在每年六一兒童節、教師節,渠臘梅、劉貴軍夫婦都會回校探望師生,給孩子們帶去書籍、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據學校校長介紹,自2011年以后,大白登渠臘梅公益小學的規模連年保持在陽高縣第二名,當年的孩子早已經搬出土窯屋,現在有的已經考上了大學。
尚赫公益志愿者渠臘梅、劉貴軍夫婦(左二、左三)每年都會對捐贈的學校進行回訪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愛心志愿者舒麗琴,是尚赫公益學校孩子們口中的“舒媽媽”,2011年結識了小燕姐妹倆,在舒媽媽悉心關愛的十年里,孩子們長大成才。在去年的高考中,小燕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哈爾濱商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今年7月剛剛結束大一期末考試,小燕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并已經加入尚赫志愿者隊伍,立志用自己所學回報社會,讓這份愛不斷延續下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多年來,尚赫在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腳踏實地的努力。自 2010年開啟的“讓愛傳出去”主題公益項目,攜手優秀品牌經營人,在全國范圍內援建學校,幫扶困難學生,改變了諸多學子及家庭的命運。截止到2021年6月,尚赫共援建了215所公益學校,幫扶的學生超過八萬人,遍及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
公益不是一蹴而就,在尚赫公益事業起步的時候,細水長流的理念便已奠定了它持續、系統化的發展之路。在公益事業領域,秉承“回饋社會,永續經營”之道的尚赫更是深深明白,公益這條路靠自說自話不可能走得長遠,持續關懷、讓公益精神的正向效應影響社會,才符合尚赫一貫的“務實”理念。
一步之先,成就學子人生價值
做公益到底有沒有標準?在尚赫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以勳看來,有,而且很簡單,就是看這個公益項目到底影響到了多少真正有需要的人。陳以勳認為,提供一個相對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是為了讓這些孩子們有同等的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平臺,為服務社會做鋪墊。
在《閱讀閱中國·讓愛傳出去》的直播節目中,尚赫也展示了公益領域多年的探索和創新,創新不僅停留在形式上,最重要的是“落地”。2021年,尚赫與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正式展開合作,在各地的尚赫公益學校大范圍推動“尚赫圖書室”的建設。
尚赫圖書室的建立,成為校園內新的精神家園
“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掛牌的尚赫圖書室有7所,12所正在籌建中。” 尚赫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政裕介紹。此外,尚赫公益基金會還在2020年參與了民政部門發起的 “書海工程項目”,向新疆地區捐贈價值33萬余碼洋的圖書。這些舉措都是希望借助公益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樹立遠大理想。
在公益助學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途徑。無論是當年開創性地以品牌經營人的名字命名公益學校,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公益,還是整合多方資源,建設“尚赫圖書室”,尚赫都在公益創新賦能的路上奮力前行。尚赫認為,創新思慮要細,布局要早,這樣才能凝聚更多的力量,壯大公益隊伍。隨著公益腳步的持續前行,以及遍及全國各地的”尚赫希望之子“們逐漸長大,相信在未來五年、十年,會有更多當年的幼童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