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前景廣闊,市場存在大量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5%,也就是100個人中有23個人掌握了基本健康知識和技能,比2019年提升3.98個百分點,增長幅度屬歷年最大。但這與國家2013年發布的國民健康管理指標仍有較大差距。
2013年,在國家發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力爭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并期待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將達到16萬億元。健康產業大力發展的背后,是人民對健康素養的提高和對健康服務的極大需求。
健康問題受重視
2021年3月2日,國家基層衛生健康工作在京召開。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以基層為重點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開拓思路,銳意進取,全力推進基層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現尚未平息,引發國家相關機構國民健康體系的重視;同時引發百姓不斷思考如何強化個人免疫力,避免或降低潛在的疫情風險。現階段,廣東等沿海地區出現的又一輪新冠疫情傳染風波,進一步促進人民群眾對自身健康的重視與關注。
有數據統計顯示,疫情居家讓不少家用健身器材的銷量都十分火爆。一家注明網絡銷售平臺的瑜伽墊同比增長高達150%,劃船機同比增長134%,拉力器同比增長109%,跳繩同比增長56%……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家用健身器械和器材的銷售都很明顯地在疫情期間迎來一個小的黃金銷售期。疫情讓大家認識到保持良好健身習慣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免疫力的同時,也重視起了自身的健康問題。
編輯搜圖
行業高速發展,市場大量空缺
國家關于國民健康的戰略目標中 ,期望實現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到2030年全民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再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在國家戰略指引下,我國的健康產業逐步形成跨越三大產業 ,覆蓋面廣,產業鏈長,融合性強的特點。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構建了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健康養老”、“健康體育”“智慧醫療”等產業開始出現融合發展,并催生出許多新的健康服務商業模式,產業生態圈不斷擴大。
根據國家規劃,我國健康管理市場潛在市場規模大約600億元,現階段也只完成大約30億元,完成不到5%的市場規模,仍有超過500億市場空缺有待填補。
與國際健康產業相比,中國的健康產業也存在較大差距。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占國民收入比重10%以上,其中,美國達到17%,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健康產業也只占國民收入的6%左右。
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同時,老年人口預計到2050年即將趕超4.8億。老人數量的增加意味著國民對健康需求的關注和迫切度也會隨之提升。
老年健康受關注,健康產業亟待開發
2019年11月,國家衛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將老人健康管理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把老年人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
健康素養水平是衡量居民掌握基本健康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指標,其主要由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三者構成。隨著國家對國民健康的重視及投入,十余年來,我國的健康素養水平一直在上升,從2008年的6.68%提升至2020年的23.15%,而這個數字離國家的期望還較為遙遠。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的主要構成仍是以醫院醫療服務和醫療商品為主,但人們對于養生和大健康的需求早已不停留在單一的疾病治療階段了,尤其是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之后,預防、治療、修復、康養“四結合”的生活新方式才是現下人們所提倡的。
而這些領域,我們顯然還存在著較多的空白帶。有專家預測,健康產業未來將成為全球經濟中唯一“不縮水”的行業。
政策利好、市場繁榮、技術更新、需求爆發等等,都在推動著大健康產業的前行。國內的健康管理市場千億量級的市場空間亟待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