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健康”理念下的海南機遇
人的健康離不開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大自然。這是在陵水海域舉行的二○二○年南海海龜放流活動 。 高斯 攝
■ 本報記者 馬珂 陳蔚林
燈光的亮度,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每個人所處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會為健康帶來哪些改變?甚至一個公路的坡度設計是否也和駕駛者的健康息息相關?……盡管“全健康”概念對于公眾而言仍顯陌生,但毫無疑問,它和老百姓的生活關聯緊密。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沖擊,這也提醒著人們,光有人的“大健康”是不完整的,由“大健康”理念往“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過渡,既是質的飛躍,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
不久前,世界銀行批準了一個3億美元的貸款項目,支持中國通過“全健康”理念來預防和應對新發傳染病,在這個3億美元貸款項目中,其中有1.75億美元的實施地區為海南省。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趨勢分論壇上,“全健康”理念也引起與會嘉賓的熱議。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采訪了省內外專家,解析“全健康”理念以及海南推行的意義。
何為“全健康”理念?
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三者統一的健康整體
人的健康離不開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乃至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等等都會影響人類健康。進入本世紀以來,國際上提出“One Health”理念,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國強曾撰文建議將其譯成“全健康”。
所謂“全健康”就是將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三者統一為一個健康整體,涉及人類和動物健康、環境衛生、食品安全和農業生產等方方面面?,F掛職海南省疾控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的中組部赴瓊博士團成員、流行病學博士生導師王璐介紹,這是近20年出現的新理念,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人類的健康并非人類自身所能控制,而是與人類生存的環境密切相關。
在陳國強看來,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與自然,尤其是與傳染病作斗爭的歷史?!靶鹿谝咔榈陌l生絕不是偶然的,全球化、城市化、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和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人流物流的快速流通,生活方式和營養條件的改變,我們正面對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復雜的健康問題。”陳國強表示,生態環境的改變給病毒提供了大量“溢出”機會。如果通過“全健康”理念的實踐和研究,我們能夠識別自然界絕大多數病原微生物,并預測它們對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潛在危害,那就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檢驗、預測和預防政策,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提高實時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減少甚至阻擊新發傳染病的流行,為完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提供重要保障。
為什么會選擇海南?
推動“全健康”從理念變成行動,海南得天時、地利、人和
2010年以來,“全健康”理念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實施與應用。王璐說,當前,許多歐美國家都建立了“全健康”教育科研相關機構,我國也舉辦了“全健康”研究國際論壇等相關活動,推動“全健康”從理念變成行動。
2020年3月14日,時任海南省長沈曉明主持召開專題研討會,提出要高度重視“全健康”理念,加強公共衛生風險防控。在會議上,沈曉明指出:推動“全健康”項目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措施,是加強海南自貿港公共衛生風險防控的需要,也是推進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落地的要求。
“海南是從政府層面高度重視‘全健康’的重要策源地。”陳國強表示,早在2019年6月10日,海南省領導、國家疾控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就會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代表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推進“全健康”工作。
“‘全健康’理念涵蓋的內容較多,急需一個示范性的項目使其規范化,至少可以在預防和控制新突發傳染病上起到示范作用,引領‘全健康’領域的良性發展,未來向全國甚至全世界推廣?!标悋鴱娊榻B,世界銀行支持中國的3億美元貸款項目中,有1.75億美元的實施地區為海南,這也意味著海南的“全健康”示范項目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真實世界實施項目,這對于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重要甚至特殊意義,同時有望成為“全健康”在中國落地的新里程碑。
陳國強表示,這些資金將會針對海南省新發傳染病的預防和監測、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抗生素耐藥防控等領域進行科學探索與示范實踐,帶動健康海南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食品安全保障以及農業和畜牧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海南得其三?!标悋鴱娊忉尫Q,“天時”指當今社會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地利”指海南的地緣性優勢如離島屬性、全國種子培育基地、生態島等,適合開展真實世界的科學研究,帶動創新型研究工程落地;“人和”指海南全省上下對“全健康”示范項目的重視程度很高,優先級很高。這三部分為海南“全健康”示范項目的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國家賦予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有助于在體制機制創新、跨學科聯合研究、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為“全健康”體系帶來更大優勢和便利。
能為海南帶來什么?
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為發展健康監測技術提供高質量服務
未來五年內,在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有望在“全健康”體系之上系統地提出“全健康”策略與措施,改變原來的“先建設后完善、先發展后健康”的模式,這也意味著在海南落地的全健康戰略應用范圍較廣,可覆蓋不同地區,成為范式后還能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應用。
“目前國際上還少有大型的、獨立成一體的‘全健康’示范項目,急需一個可以落地的成功案例作為示范,為后續全健康理念在全球的應用打下基礎?!标悋鴱娬f,海南在自貿港建設設計階段就引進“全健康”示范項目,有利于形成“全健康”法律體系、制度體系、技術體系、保障體系,這些體系的建立,必將超前服務于海南的現代化進程,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陳國強認為,“全健康”理念作為綜合系統的健康理念,一是可在預測海南島的今后傳染病風險的基礎上,為建設健康海南提供超前的干預設計,為預防下一次傳染病的暴發提出新策略,如對動物傳入人體的病原體進行篩查,了解輸入性新發傳染病風險,提前采取干預措施,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二是可在梳理政府已有法律體系的基礎上,服務于健康治理體系建設,從而推進海南自貿港健康領域發展,提升當地健康水平。三是可在掌握人類-動物-環境界面需求基礎上,為發展健康監測技術提供高質量服務,引入更多的高新技術、高新企業服務,如生物芯片工程實驗室等。
在王璐看來,實施全球“全健康”海南示范項目,海南具備3個獨特優勢。第一,海南建設自貿港,在全球產業分工中有獨特地位,同時可通過制度集成創新,為貫徹“全健康”理念提供支撐。第二,動物有關疾病多發于熱帶雨林地區,傳統的人畜共患病也多發于熱帶地區,海南省的疾病譜與國內其他省份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都較為特殊。此外,中國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上傳下達、令行禁止等均得到世界的認同,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實施“全健康”項目的難點恰好就在于如何實現團隊作戰、部門協作。我國在這方面已有經驗,防治血吸蟲病就是最成功的案例。海南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具有同樣的制度優勢。
海南已開展哪些實踐?
明確發展方向,將在多地區、多領域、多學科同步實施
“實踐‘全健康’理念需要時間來規劃與研究,但更需要的是落實于行動。”陳國強表示,當前,海南已有所動作,如建立了多個和國內國際著名高校的全健康合作項目,為海南后續人才培養打下了基礎。同時,海南正在設計中的世界銀行“全健康”示范項目,已逐漸明確未來發展方向,近期將在海南多地區、多領域、多學科同步實施。
2020年12月,陳國強在出席海南大學主辦的“十四五”生命與健康發展規劃研討會上率先提出,建議海南大學成立全健康研究院,發揮海南大學的學科優勢,積極參與海南的“全健康”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對該建議非常重視,多次組織相關研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成立了海南大學全健康研究院,邀請高福院士擔任研究院名譽院長,康樂院士擔任顧問委員會主任,陳國強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海南大學全健康研究院負責人韓謙表示,海南大學的“全健康”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組建了康樂院士為主任的顧問委員會,組建了陳國強院士為主任的學術委員會;二是由該??萍继幒蜕茖W學院等組織成立了海南大學全健康研究院工作專班,主要制定研究院的發展規劃,對接省發改委開展相關工作;三是組織“2021海南大學全健康名家講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推廣普及“全健康”理念,目前該講壇已經開展兩期;四是組織“全健康”主題論壇,邀請知名專家一起探討“全健康”體系的內容、建設、應用和發展。
韓謙說,下一步,在持續深化上述成果的同時,海南大學全健康研究院將組織團隊,參與和服務世行貸款的全球“全健康”海南示范項目的咨詢、組織、實施等工作。此外,還將發揮我國和海南省“全健康”人才和其他資源的優勢,力爭把該研究院打造成為海南省全健康研究院,逐步建設“全健康”大數據平臺、病媒生物及蟲媒傳染病研究平臺等,為海南省“全健康”相關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璐認為,貫徹“全健康”理念,需要跨學科、跨地域的協作與交流,也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與措施,整合與完善一系列與健康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促進人和動物健康,維護和改善人和動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根據部署,接下來,海南將圍繞法律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技術體系、保障體系四個領域的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健全政府管理體制機制,健全系統科學研究體系,建立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綜合監管執法機制,構建國際教育交流體系,在體制機制創新、跨學科聯合研究、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建立起“全健康”體系,努力在“全健康”方面為世界提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