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新疆區總監車書君:堅持做正確的事,美好就會發生
你被安利過嗎?
“安利”——這個在年輕人當中流行的網絡用語,現在更多的被使用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表示強烈推薦一個物件或一個喜歡的愛豆。而這一詞的根源其實來自于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
安利這一詞由最初的中性名詞轉變為一個動詞,并被賦予其積極的意義,這相較于直銷企業安利的“撥亂反正”和在新疆艱難的發展過程來說顯得容易很多。
現在,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算得上轄區里的納稅大戶,即便在2020年疫情期間也繳納了800多萬元稅款。
再問起在新疆開拓市場的舉步維艱,安利新疆分公司總監車書君篤定又平靜。“我們個人在經歷挫敗的時候都說失敗是成功的養分,但其中的痛苦只有經歷者才刻骨銘心,現在回憶起來又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1
直銷還是傳銷?
自1990年雅芳公司正式進入中國開始,直銷在中國已經發展30年。在最初的八年時間里,我國處于改革開放初期,政府沒有過多干預市場,百姓也渴望新鮮事物和財富的增長,直銷、傳銷野蠻生長。“跑馬圈地”“拉人頭”成為直銷企業的關鍵模式,直銷、傳銷傻傻分不清。
1998年,為了整頓混亂的市場,國務院一紙禁令,“禁止一切形式的傳銷活動”,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安利。
剛加入安利公司不久的車書君就遇到了直銷企業的寒冬,但當時安利公司“只要中國還有一個經銷商,安利就不會撤出中國”的承諾給了她極大的信心和支撐。
沒過多久,國家“撥亂反正”,安利及其他10家外資直銷公司被批準轉型經營。但長久以來,受非法傳銷活動的影響,百姓聞“傳”色變,對于傳銷活動和行為的強大輿論場也已經形成,合法經營的安利似乎也成為了非法傳銷的代名詞。
2000年,車書君接受了回到新疆開辟市場的任務。“根本沒有任何猶豫,覺得能把安利帶給家鄉的人,是在做一件好事,沒有考慮將要面對的是什么。”
現實無情的給車書君當頭一棒,新疆辦事處成立后,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招工。“招不上,沒有人愿意來,一聽安利就覺得我們是傳銷公司,違法的。”
但車書君沒有選擇,既來之,則安之,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闖。好在,最終她招到了三個員工,現在也都成為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周珉就是其中一個。
周珉找工作的時候只知道安利是家化妝品公司,覺得女孩子也適合干這個工作,后來身邊的人都勸她不要被騙了,她也開始覺得這個公司怎么什么都沒有,就一個小小的辦事處,她內心也開始打鼓。
有一天,她去買礦泉水,拿上來后,車書君擦了擦瓶蓋遞給搬運工人,然后私下對她說,“我們是服務行業,要體現對他人的尊重就要注重服務細節,不管對方是誰。”
這些話觸動了周珉,“我覺得她說的對,也符合我的價值觀,那就留下來再看看吧。”周珉就這樣留了下來,成為車書君的第一名員工,一干就是20年。
這種被誤解的情況直到新疆分公司正常經營很多年后依然存在。一名現在在安利工作了六年,已經成長為核心員工的90后畢業生,當時在完成校園招聘的時候家里人不同意,還要再來公司看一看是不是“皮包”公司。
“她們覺得哪里有這么好的事,派你到廣州學習半年,吃喝拉撒全部報銷,怕不是被傳銷公司綁架了。后來到公司一看,是真的,這才讓入職。可見,傳銷的烙印對合法直銷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02
改變人們的認知很難
那就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吧
她也遇到過十分尷尬的場面,在一個飯局上剛要介紹她的時候,有人當場說:“別說了,我最討厭安利。”她聽到后僵住了幾秒,隨后就恢復正常,沒有激烈的對峙也沒有滔滔不絕的說教。
“遇到這種公共場合的不認可和不留情面還是挺尷尬的,但能怎么辦呢,只能靠一顆強大的內心撐著。”
車書君也意識到她將面臨的是人們長期認知的偏差以及對直銷根深蒂固的誤解,甚至還有抵觸和謾罵。
在她眼中堅定認為,安利公司始終守規守法經營,為顧客提供優質產品,為何會有這么深的誤解呢,她決定用實際行動化解人們對安利的誤解。
“我當時就是整天背著一個筆記本電腦,向主管部門展示,誰有疑問我就解答,展示我們的工廠、產品、權威機構的認證。”
雖然大多數時間是吃閉門羹,站在門口,連樓都進不去,但慢慢也有主管部門被她執著的行為打動,愿意聽她講一講。
另一方面,她也知道,不能一邊對主管部門承諾規范經營,一邊放縱市場亂象。整頓市場、規范經銷商行為迫在眉睫。
她一邊廣泛地對經營者進行規范宣教,一邊做到違規必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誠信經營方能長遠發展。她在規范市場的過程中也有過委屈、被誤解,但這些最終贏得了經銷商的支持和積極響應。
在經營行為自我修正的過程中,安利也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在客戶消費超過一定額度的時候會進行回訪,避免發生被引誘購買的情況,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利益。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美好總會發生。”車書君靠著這個信念打開了新疆市場、化解了一些誤會,贏得了客戶的認同。也讓安利新疆分公司從一個人發展到現在在全疆有6家分公司,50多個員工和300多名經銷商的納稅大戶。
#03
錢可以形成公益項目
但沒有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結,還是冷的
20年的時間里,安利除了照章納稅,帶動就業,還在積極的參與公益活動。營養早餐計劃、 慈善音樂會、國家通用語言培訓班、新疆少兒棋類大賽、我為新疆代言等一系列公益活動慢慢彰顯著安利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慈善理念。
“企業取得成功是因為她得到了民眾和社會的支持,當企業有能力的時候,就該回報社會,慈善是回報社會的方式之一。”
有一次公益活動在盲校舉行,為了讓每一個參與活動的人都能切身感受殘障兒童的世界,進入學校的時候每個人都蒙上了眼睛。
“蒙上眼睛的瞬間你發現對環境沒有了掌控的時候,內心是恐懼的。這個時候工作人員給每個人安排了一個盲童,拉著我的手的小朋友七歲多,他感覺到我有一點緊張,馬上對我說:‘阿姨你不要害怕,我對這里非常熟悉,我會帶你上樓的。’”
車書君的心被這個七歲的孩子打動了,她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和感動,她突然覺得物質的支持是能化解現狀的問題和困難,但是孩子們給她的精神世界的滿足更加彌足珍貴。
所以,每次做公益的時候,她都幸福感滿滿。她感恩通過參與和組織公益活動,滋養自己的心靈,讓精神變得富有。
“公益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愛和尊重,也希望自己是一個美好的傳播者,然后去激發下一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