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凝聚公益力量 助力扶貧攻堅
2020年9月18-20日,為期三天的第八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舉行,第五次參加“慈展會”的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展區內人流如鯽。精心設置的互動交流環節“給助學圓夢班同學寄送明信片”和“公益答題賽”,成為慈展會上一道風景線,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流連。
“1997年在廣西捐建第一所無限極希望小學;1998年捐贈價值3000萬元的產品用于抗洪救災;2003年向中國紅十字總會捐贈價值312萬元的物資用于抗擊非典;2008年向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捐贈現金及產品總價值超過1685萬元;2018年獲國家民政部頒發中華慈善獎;2019年獲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30周年·突出貢獻者稱號;2020年7月獲評廣東省抗擊新冠疫情突出貢獻民營企業”……無限極攜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以中國地圖的形式展示了其28年的創新公益之路,打造了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精準幫扶”案例,傳遞“思利及人”慈善之力。
深耕教育扶貧,讓夢想照進現實
無限極(中國)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立足健康養生產業,以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主的現代化大型企業。28年來,無限極秉承“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公司獨特的企業文化與健康理念,打造以“健康人生”為道位的公益品牌,設立“思利及人助學圓夢”“無限極快樂足球”“思利及人·新陽光病房學校”等公益項目,努力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在第八屆中國慈展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在慈展會現場, “助學圓夢班”和“新陽光病房學校”受助人的采訪視頻,令觀展者備受感動。來自全國重點扶貧地區——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的“無聲世界里的陽光少年”小鄭,始終堅持“為生活去提高自己,而不是為生存丟失自己”,最終以優異成績在助學圓夢班畢業,獲杭州一家公司聘用后迅速成長為“明星員工”;來自廣東省清遠市9歲的軒軒是名白血病兒童,因病之故,4歲開始便無法正常上學,“非常孤單”。受益于“思利及人 ? 新陽光病房學校”項目,軒軒終于圓了的“上學夢”,甚至在病房學校里成了一枚“小戲精”,常把周圍人逗得直樂。
作為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的重點創新公益項目,“思利及人助學圓夢”項目自2013年至2020年7月,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了36個助學圓夢班,受助學生1272名,其中712名學生已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思利及人·新陽光病房學校”從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共開展821節課程,服務學生和家長4208人次,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超過140人次。
“隨著社會、經濟和環境條件的變化,慈善事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在幫扶弱勢群體解決基本物質生活需求之外,滿足他們精神上的富足、價值觀的改變和生存技巧的學習,讓他們得到歡樂,感受存在的價值。”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無限極媒體事務總監張前說,在多年的公益行動中,無限極已將公益觸角延伸至大眾健康、扶貧助教、助弱賑災、環境保護四個領域,并注重對人的培養和改變,讓受助者在改變其生活價值觀和人生方向的同時,通過援助獲取再生能力,實現從“做夢”到“追夢”、“圓夢”的成長性發展。
為了更系統、規范的開展公益慈善行動,2012年,無限極在國家民政部的批準下,捐資2000萬元注冊成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成功打造出一系列公益品牌,至今公益支出逾1億元。
“今年,思利及人助學圓夢項目新增2個省份的項目。” 張前介紹說,2020年6月9日,湖南“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思利及人助學圓夢班”簽約儀式在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舉行。該項目將出資60萬元人民幣,連續3年資助50名中藥學專業的優秀學生完成學業。“這是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繼貴州畢節、四川雅安、河北石家莊等地實施助學圓夢項目之后設立的第35個助學圓夢班”。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關注。”無限極全國各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深耕教育扶貧,并以“健康”、“教育”兩個領域為主要陣地發力,開展創新公益活動——“思利及人助學圓夢”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累計投入逾2224萬元;“思利及人·新陽光病房學校”3年捐資150萬元,為患有白血病等大病兒童開設免費課程,幫助他們解決恢復期間的學習問題;“快樂足球”為欠發達地區100所小學提供足球支教、捐贈物資逾1400萬元;支持“健康快車”為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生培訓……
精準產業扶貧,鋪設小康幸福路
“企業扶貧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捐錢捐物,更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戰略、人才和管理經驗,進行有效、長久、精準的公益幫扶。”這一公益理念為無限極實施“精準扶貧到村,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靠產業支撐致富”的產業扶貧指明了方向。
“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脫貧攻堅到了最后沖刺階段。我們將繼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和公益戰略,主動對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2019年12月由商務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聯合舉辦的“外資企業扶貧行動”交流平臺年度總結會暨研究報告發布會上,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副主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黃健龍如此表示。
事實上,基于自身專注于中草藥健康產業的企業屬性,無限極聯合天方健(中國)藥業有限公司,近年已在全國19個省建立40個中草藥種植基地,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新模式,配以“基準價+浮動價”“風險基金”等金融保障措施,加大了產業扶貧的工作力度,使扶貧更具針對性和精準性。
陜西省城固縣靈芝種植戶毛大哥以靈芝種植為生,但種植全憑經驗,保證不了質量之余亦不了解市場行情,結果一直處于貧困狀態。2016年,無限極啟動了企業經營與精準扶貧政策相結合的社會試驗,向毛大哥無償提供“中藥材種植管理模式”的培訓和認證,幫助他以一整套的現代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種植方法,大幅提高靈芝的產量和質量。短短兩年間,毛大哥的靈芝種植面積從5畝擴大到20畝,家庭年收入則從3萬元增至15萬元。
“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有助貧困地區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激發內生源動力。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發展符合當地發展需求的產業,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精準扶貧’奔小康。” 張前說。
2017年9月,無限極捐資10萬元,幫助長春榆樹市大嶺鎮民主村修建木耳種植示范基地;2018年9月,無限極在吉林省永吉縣北大湖鎮官地村設立“無限極產業扶貧幫扶基地”,建設洪成鹿場,分紅所得用于幫助該村63戶貧困戶脫貧;2019年11月,無限極捐贈10.6萬元款物,扶持邵陽縣駐馬村村辦合作社的綠化草皮種植項目;自2017年起,無限極連續“4年幫4村”,覆蓋寧夏西吉縣吉強鎮大坪村、什字鄉楊莊村、南臺村、王民鄉三岔村……類似的扶貧項目無限極在全國范圍內持續開展。
“脫貧攻堅戰,難在攻堅,更難在攻堅之后保證脫貧地區及其脫貧者不返貧,并由此走上富裕道路。這需要靠產業扶貧來解決,通過產業發展讓貧困者獲得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創業28載的無限極,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價值逾2.6億元,在慈善公益板塊還在留下更多足跡。
“我們大于我”是無限極“思利及人”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無限極在深耕教育扶貧之余,持續推進產業扶貧,將扶貧與企業經營相結合,從幫助一個人,到改變、培養一個人,從幫助一個扶貧項目,到改變、培育一個產業,使“精準幫扶”成為無限極一項有長久生命力的持續性的慈善事業。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教育扶貧和產業扶貧為導向,始終懷著感恩之心投身公益、回饋社會,在公益援助項目的多元化和實用化方面,體現持續關懷的‘思利及人’文化。”黃健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