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涌堂5000人赴韓游背后:6級代理 涉傳銷?
近日,據韓聯社報道,總部位于沈陽的保健食品公司“溢涌堂”5000名職員7日來韓進行為期6天的獎勵旅游。這是201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單一企業來韓獎勵旅游。
該報道還稱,仁川市政府和韓國觀光公社(韓國旅游發展局)為招待好游客積極籌備,仁川市市長樸南春和韓國觀光公社社長安榮培將出席溢涌堂元月9日舉行的企業活動開幕式并致祝賀詞和歡迎詞。松島還特意命名了一條馬路為“溢涌堂路”。
有意思的是,該消息下有留言稱其“傳銷公司”。時間財經聯系了多位溢涌堂代理商,以意向成為代理的身份與之交流溝通中發現,該公司存在6個代理級別。
一位處于第四級的“總代”級代理張亞(化名)告訴時間財經,她從低一級升至“總代”,一次性交貨款31.2萬元,此后,每次須交2萬元貨款。當問其一己之力,如何銷售這么多貨物時,對方表示,其手下直接代理有“百來個”。
一位級別達到第5級的代理李慧(化名)告訴時間財經,要成為溢涌堂的代理,首先要嚴格遵循其定價體系,不允許打折降價行為。其給到時間財經的資料顯示,溢涌堂老北京穴位貼的團購折扣價位258/盒,3盒優惠價600元,一盒50貼。
時間財經聯系到溢涌堂的合作伙伴山東朱氏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朱氏集團”),通過該公司官網電話聯系到一位自稱“劉經理”的男士,對方稱,要做溢涌堂的足貼,做10萬貼可以給到0.6元/貼,且含包裝運費。
時間財經還發現,多位溢涌堂代理的朋友圈還存在過度宣傳的嫌疑,稱公司產品可以“凈化血管”、解決“乳腺問題”、“補陽壯骨”等功能。但國家藥品監督局官網并未顯示該公司產品的注冊或備案信息。
溢涌堂客服回應時間財經關于傳銷和產品備案等問題稱,公司是微商模式,其模式有自己的規定,并表示所以有產品均有備案為食品或醫用器械。
60萬代理
溢涌堂官網介紹,遼寧溢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溢涌堂”)創立于2016年,是中國香港富饒國際集團(簡稱“富饒國際”)推出的移動互聯網品牌,品牌創始人傅堯。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僅有兩位自然人股東,孔維宇持股49%,同時為公司法人,孔婭持股51%。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物產品技術開發、化妝品、保健用品、日用百貨、保健食品、醫療器械銷售等。
就是這樣一家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公司,其1月9日在仁川松島會議中心的新產品發布會,將請到韓流明星黃致列、李貞賢等上臺表演。除此之外,公開資料還顯示,2019年9月,溢涌堂數千人到澳洲開啟七天的澳洲之旅。2019年2月21日,溢涌堂品牌創始人傅堯女士帶領數千名團隊人員抵達泰國,展開為期6天5夜的“泰”精彩之旅。2018年6月,溢涌堂成立三周年時,公司兩千余人到巴厘島旅游,展開巴厘島8天6夜狂歡周。
其實早在2017年,該公司舉辦的溢涌堂萬人群星演唱會,便邀請了張信哲、孫燕姿、李晨等上臺表演。2016年,溢涌堂傅堯便帶領千人登陸豪華郵輪,從上海出發,暢玩五天四晚。
2018年4月時,有公開資料顯示,溢涌堂已有50萬代理,上述溢涌堂代理張亞對時間財經稱,截至目前,公司代理約達60萬人。
朱氏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公司2017年與富饒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該公司專注醫療外用貼膏貼牌OEM代加工,集穴位貼生產、黑膏貼代加工、暖宮貼、小兒退熱貼、前列腺貼、婦科凝膠、足貼代加工、三伏貼、醫用冷敷貼等為一體。該公司李經理告訴時間財經,溢涌堂做得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拿貨量達到1300萬元,并感嘆到,微商時代發了一部分人,目前溢涌堂確實團隊人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僅僅是其足貼一款產品。張亞給到的公司產品資料顯示,溢涌堂產品主要分為外敷、內服和皮膚管理三個板塊,約12款產品,主要包括穴位貼(足貼)、暖身貼、代餐餅干、飲品等。劉經理稱,溢涌堂的暖身貼不是朱氏集團所做。
涉嫌傳銷
60萬代理,造就的是怎么樣的一個財富帝國呢?
溢涌堂代理李慧向時間財經介紹到,公司代理分為特約代理、二級代理、一級代理、總代理、執行董事和官方6個層級。初次加入,代理商一般推薦的是前三級代理,其中初級代理須首次拿貨額達到1580元,此后每次補貨1580元起;二級代理首次拿貨額須達到7500元,成為二級代理后,每次補貨額為3000元;要成為一級代理,則首次所交貨款不低于35000元,其后每次補貨款的額為5000元;一級代理要想升級到總代,則必須實現一次總額為12.5萬元的拿貨,其后每次補款額為2萬元。
高級別的代理,似乎都將最高一次補貨額當做自己的一個標簽。張亞的頭像顯示自己為31.2萬總代,其解釋稱,該數額是其最近一次提貨最高數額。而一位董事給出的自我介紹資料則顯示為“最高級別544萬執行董事”。
不同的級別對應的產品價格不同,僅就其穴位貼而言,特級代理的拿貨價為148元/盒,二級代理的拿貨價為130元/盒,一級代理的拿貨價為108元/盒。
張亞告訴時間財經,要想多掙錢,還是得發展代理,畢竟賺的都是差價,而且100個人賣貨總比一個人賣強。“只要用心,即便貸款也能做。”
央視新聞直播間曾揭秘“微傳銷”,顯示“微商”大會似傳銷洗腦會,不斷畫餅充饑,稱發展下線可月入過萬——首先,微信中疑似傳銷的營銷模式普遍采用分級代理制度,做代理無需加盟費用,直接購買貨物就可以成為銷售代理。其次,品牌代理有多個層級,拿貨越多,層級越高,而最高等級的代理商則需要一次拿貨數萬元以上。最后,成為代理后,就可以發展次級代理,也就是俗稱的下線,每次層級的代理拿貨價格不同,賺層級差價得到的收入要遠高于直接銷售,越高級別的代理依靠發展下線代理獲得的收入越多。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反傳銷志愿者告訴時間財經,定義傳銷重要的是資金運作模式、返點,還有一點是,產品換作任何一個產品,哪怕是衛生紙都可以賺錢,也就是產品只是道具。一般而言,傳銷組織的盈利是靠拉代理,將產品擠壓到各級代理手里,并且產品一般為三無產品,并進行夸大宣傳。
溢涌堂最初的產品為老北京足貼,后改名為老北京穴位貼。上述董事級別代理李慧朋友圈顯示,對一張用過的足貼照片評價稱,這樣的人考慮有三高,也是腎虛、體內陽抗盛的人。對另一張用過的足貼照片評價則稱,右側貼涌泉穴有拉絲現象,要警惕甲狀腺疾病,腳底的貼硬邦邦,說明睡眠不好。
但是央視網此前有一期節目《排毒背后有玄機 小小足貼真有神奇功效?》,揭示了所偶足貼的內幕。不少足貼都宣傳不僅把人身體的毒素給排出去,還能治病。對此,北京同仁堂(27.390, -0.04, -0.15%)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陸泉介紹稱,足貼貼在足底上以后,過段時間會出現變黑、甚至有一種油汪汪的感覺,并不是說真的把毒氣排出來了。實際上是因為足貼中所含的一種成分“竹醋”,該物質是一種竹纖維,它本身的成分遇濕、遇熱,它就會變得油乎乎的、黏糊糊的感覺。實際上也有網友做實驗,將加濕器對準足貼,該足貼也會變得粘濕。
溢涌堂代理稱其老北京足貼為“械字號”,時間財經查詢發現,備案產品名為穴位貼敷治療貼(老北京/溢涌堂),成分描述為本品由遠紅外陶瓷粉、丙烯酸壓敏膠、水刺無紡布、不銹鋼珠及離型紙制成。其注冊證號為魯械注準20152260306,注冊人并非溢涌堂,而是其生產公司山東朱氏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一位醫藥從業者告訴時間財經,如果按照原器械備案的技術要求,成分不應該有竹酢粉。但時間財經發現,溢涌堂老北京足貼均含有竹酢粉。公開資料顯示,竹酢即為竹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