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寄厚望于海外市場 智能化能否助其破冰
近年來,伴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中國家電出口增速放緩,尤其伴隨著中國消費者到日本買馬桶蓋和春節前外資撤離企業增多等現象,在家電內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下的出口市場備受關注。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我國家用電器出口占比居前三位的商品小類是廚房電器、空調和冷藏冷凍箱。其中廚房電器累計出口同比增長-5%,占我國家電出口總額的25.2%;空氣調節器出口累計同比增長-6.1%,占16.5%。
圖1 2015年1~12月全國家用電器行業累計出口額商品結構占比情況
圖2 2015年1~12月全國家用電器累計出口額商品結構同比增長情況
其中,三大白電產品出口額均是同比下降。其中家用電冰箱累計出口2398.63萬臺,同比上升4.8%,消化了較多庫存,出口額33.6億美元,同比下降2.7%。空調及洗衣機則出口量額齊跌,洗衣機累計出口2115.03萬臺,同比下降4.9%,出口額35.2億美元,同比下降7.0%。房間空氣調節器計出口4028.34萬臺,同比下降5.5%,出口額91.2億美元,同比下降6.1%。
我國家電出口市場在2016年春天有了回暖之勢,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出口大幅增長18.7%,成為九個月來首次出口正增長。在4月的春季廣交會上,家電出口成交額增長端倪初現。但業內人表示,出口回暖主要緣于季節因素,外需改善有限的背景下全年出口增長壓力仍然不小。
寄厚望于海外市場
在國際經濟形勢相比前幾年已經有好轉的大背景下,國內企業對海外市場投入將越來越大,主流的白電企業如美的、格力、海爾、TCL,都表示要加大國際市場的開發力度。隨著很多國際品牌的退出,國內企業跨國并購的案例越來越豐富,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的版圖越來越大,國際家電市場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2016年白電出口增大的可能性很高。產業在線預測,2016年,中國冰箱出口量的增幅進一步收窄至2%,將達2461萬臺;空調出口量將微增0.8%,至4061萬 臺;洗衣機出口量將微增2%,至1751萬臺。
在內銷市場頻頻受挫的情況,海外市場被白底企業寄予厚望。美的冰箱事業部總經理王建國對于2016年的冰箱市場就抱有樂觀態度, 他表示美的冰箱今年保底的目標是,內銷銷售額增長10%以上,海外收入增長20%以上。一直在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的奧馬2015年冰箱出口量增長36.11%,今年出口業務的增長點聚焦冷柜,提出今年冰箱冷柜出口量700萬臺的目標。
國內黑電巨頭將出口市場的增長視為業績增長的關鍵點。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曾表示表示,去年海外收入已占集團總營收的47%,希望三年內,海外收入的占比提升至50%。為了配合海外智能電視業務的拓展,TCL還與美國Netflix、Roku及越南、歐洲等地的智能電視運營商進行合作。海信集團提出力爭三年內實現收入“大頭”在海外的市場目標。另一彩電巨頭創維希望到2017年在海外市場“再造一個創維”。
突破口定點“智能化”
從主流家電企業的發展目標來看,國內家電市場低迷下,出口市場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家電企業今年對出口增長的期望均高于國內市場。盡管眼下中國家電產業已經成為了全球的制造中心和供給中心,但產能過剩和結構低端化是中國家電產業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特別是過去中國制造業的成本紅利不再,很多家電企業紛紛到東南亞投資辦廠,比如TCL越南工廠、美的馬亞西亞工廠、海信墨西哥工廠等,以解決海外出口的產品成本問題。除此之外,歐美和日韓的制造業紛紛也轉移到東南亞或者回流本土,使得中國制造業必須走上產品結構升級之路。在中國家電行業,以智能化為核心的產業競爭序幕徐徐拉開,“中國智造”引導下的產品升級向出口市場延伸。
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近幾年,各大家電品牌都啟動了“互聯網+”戰略、智能產品、智慧化概念百花齊放。以前不久的春季廣交會為例,各大家電企業都不約而同將智能化作為展示主題,包括美的的M-Smart系統、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格力智能環保家居系統、志高智能王空調、長虹的CHiQ系列智能家電、格蘭仕G+智慧家居系統等都凝聚了各品牌最前沿的智能技術創新成果。面對出口市場的嚴峻形式,中國家電企業押注智能化的勝算又有幾何呢?
2015年,全球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達250億個,到2020年將增加到500億個。“艾拉物聯”的CEO大衛·弗里德曼預計,到2019年,物聯網智能家電產業價值將達到年4900億美元。而根據GFK對巴西、德國、日本、韓國、英國、美國、中國等7個國家在智能家居方面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平均55%的消費者認為,智能技術會對他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基礎設備和智能家電硬件的普及,以及消費觀念的普及,智能化家電在全球市場也將迎來窗口期。
“智能化”為中國家電企業破局出口市場找到了新的突破點,但是在智能化產品出口海外的過程中,并非是簡單的硬件的輸出。單純的智能硬件,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痛點,關鍵是新商業模式的配套,涉及到數字化營銷、海外的電商渠道利用、大數據幫助決策等方面。面向全球的智能家電市場,各國的標準也不同,更關鍵的是,相比于國內,歐美等發達市場對消費者數據的隱私保護更嚴格,大數據的攫取與運用也有著較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