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元眼中的十三五:提速增量 全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消費者為國內的食品安全而擔憂,中國游客在海外“爆買”的新聞也屢見報端。但是卻有一家中國土生土長的企業,在十多年前已經開始了國際化征程,如今已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公司,并將中華民族的養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這就是成立于1995年的天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獅集團”)。
12月4日,天獅集團董事長李金元在位于天津市武清開發區的天獅國際健康產業園接受了新華網專訪。天獅國際健康產業園占地1平方公里,總投資約70億元人民幣,是一個集產品研發、中試孵化、生產制造、醫學健康研究、國際物流、教育培訓、酒店旅游、會展經濟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緊鄰產業園區有一片在建工地,幾棟大樓正拔地而起,這里將建成規劃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的天獅大學。
“十三五”規劃促健康產業升級
伴隨“十三五”規劃建議落地,健康中國正式升級至“國家戰略”。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然而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5%。
李金元表示:“‘十三五’規劃的出臺,讓我感受到健康產業未來的轉型升級有極大地發展空間。”為開辟大健康產業的商業藍海,天獅集團提出了“第三次創業”戰略。李金元表示,天獅的第三次事業騰飛,就是要順應全球經濟的發展潮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創新發展。
“互聯網+”行動計劃如今在多個行業開展得如火如荼。天獅集團利用110個國家的分公司資源與互聯網結合,在打造全球化電子商務平臺上作出了獨特的嘗試。
李金元介紹,“我們不但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天獅計劃用產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置換當地國家的貨幣,再用當地國家的貨幣置換民族特色的優質產品,匯集到一個平臺,利用全球的優勢來匯集海淘產品,給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平臺。目前,全新的電子商務平臺“天樂”已經正式上線,真正做到了全球范圍的互聯互通、相互置換。
因地制宜 成就天獅國際化藍圖
成立于1995年的天獅集團,于1997年就開始進軍國際市場。據介紹,天獅的全球化發展戰略,第一注重產品的注冊報檢,合法合規。第二注重選撥專業化、法律化人才。高素質人才隊伍和本地化、國際化的管理成就了天獅國際化戰略目標。
“我們曾走過彎路,但通過及時調整,選擇當地化、本土化、國際化的人才,選對了人,做成了事,在這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李金元指出,天獅的全球發展戰略是以點帶面,在一個國家成功了,然后將這個成功模式再復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李金元說,每個國家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設計,包括人才、市場、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的針對性,做詳細的調研,做可行性計劃。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本地化、國際化的管理成就了天獅國際化的戰略目標。
據了解,目前,天獅集團在全球擁有10000多名管理人員,各類專業人才中具備碩士以上學歷的雇員達35%以上。其產品已經走進全球近4000萬個家庭,也讓越來越多不同膚色、種族的人了解到了中華民族的養生文化。
回饋社會 重在教育
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天獅也十分重視社會責任的承擔。在天獅投入的諸多公益項目中,天獅大學格外引人注目。李金元說:“企業發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或許是受家庭父母的影響,辦教育一直是我多年的夢想。”
在創業初期,李金元就開啟了投資教育的步伐。1996年,創立天獅集團僅一周年,李金元就投入8000多萬建設大學。1999年7月,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天獅職業技術學院,是當時天津市唯一一所民辦本科高校。2008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天津天獅學院,成為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隨著天獅集團人才戰略的不斷推進,天獅學院將升級為天獅大學。
據了解,天獅大學在天獅學院基礎上建立,占地3.2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期預計投資100億元,2016年7月交付使用70余萬平米,至2017年陸續全部交付,可滿足3萬名學生使用。
李金元介紹,天獅大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國際化知識背景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級創新型復合人才。天獅大學在“引進國際通行的教學和科研管理機制”方面走在了中國教育轉型改革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