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 作者:看直銷
- |
- 2011-09-16 23:42
- |
-
回復
如何看待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中國人從古到今的對美人的標準:臺灣的李敖先生曾經(jīng)形容美女的五大標準——白、瘦、高、秀、幼。關于中國古人對美人的標準有一個成語——環(huán)肥燕瘦,“環(huán)”就是唐朝的楊玉環(huán)貴妃,燕瘦說的是漢代的趙飛燕,為什么唐朝的皇帝與漢朝的皇帝的“消費飛慣”不一樣呢?
這與唐朝的文化有關。唐代以胖為美,首先唐朝的時候皇族的血統(tǒng)是漢人與胡人的后代,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混血。而且他們保存了大部分的胡人的風俗,所以從骨子里來說就比較豪放。我們看唐朝人的宮廷服飾(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是男人的視覺盛宴。同一時間你換一個空間,在伊斯蘭世界。或者有機會問問從中東的沙特回來的朋友。在公共場合看到的女人,就只有一雙眼睛。
為什么麥當勞剛進中國時,他的消費人群在三十歲以上居多,但今天你到麥當勞去他都是三四十歲以下的人?
中國有對麥當勞的消費習慣的變化。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發(fā)展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年。剛開放的那幾年,有錢的暴發(fā)戶還不多。那時一個人有沒有錢,有沒有社會地位,從體型就看得出來。比如有將軍肚,就知道他生活質量不錯(營養(yǎng)比較到位)。
時至今日當人們己經(jīng)不缺營養(yǎng)的時候,更多人開始關注健康了!麥當勞也從高檔消費轉型為工薪消費了,這就好解釋為什么中產(chǎn)階級都不去麥當勞了。所以麥當勞開始吸引小朋友和青少年,猶太人的商業(yè)秘笈告訴我們——天底下女人跟小孩的錢最好賺。但是女人想保持身材,所以不可能天天吃麥當勞。小孩子只要有玩具,有動畫,有音樂,有氣氛,他很容易就喜歡。小孩子吃的是味道和氣氛。他想吃比吃的有營養(yǎng)更重要。
為什么中國人有錢以后要衣錦還鄉(xiāng)?
衣綿還鄉(xiāng)這個成語,是當年楚霸王火燒阿房宮后,回到家鄉(xiāng)后在鄉(xiāng)親父老面前炫耀了一番實力后才有的詞。幾千年過去了,甚至變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奮斗的最終理想。
美國人與中國人的不同金錢觀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有錢人,穿名牌、開奔馳、唱卡拉OK。一句話花在外在的比內在的要多。比如穿在外面的衣服要比里面的內衣要貴、要講究。中國人更喜歡要面子。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奢侈品消費能力驚人的原因。美國人不理解一個月工資八百元的剛畢業(yè)的女生,一年卻換三部幾千塊的手機。
從“笑貧不笑娼”看金錢價值觀
打折文化
中國人喜歡喜慶和熱鬧,這是個人的消費心理。有時候一到過節(jié)打折,好多人打著的士去買東西。甚至有時候交通費甚至高過于那些便宜和優(yōu)惠。在中國每到節(jié)日打折,商場都是人滿為患。其實商家給沒有給你優(yōu)惠你自己是知道的。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卻還愿意自己騙自己。商場打折無非就是把價格提高了再打折。也許我們的生活需要這種真實的謊言。
我負責過房地產(chǎn)公司營銷策劃與銷售。當房價要打折的時候,大部分的房產(chǎn)商做法是:原價一萬一平米,現(xiàn)在要做優(yōu)惠,要打八五折怎么做?把價格往上漲一千五,你買的時候是一萬一千五打八五折。均價還是一萬一平米,區(qū)別也就是滿足你的心理需求。打折了購房者會舒服一些。
說到我們的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我聽一個記者朋友說,他到一個山區(qū)去采訪。很驚訝的是這個地方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當?shù)氐呐匀ネ獾刈鲂〗恪K齻兗亦l(xiāng)人人都知道她在外面做什么,但是沒有一個人會說誰做小姐不好。只要你在外面賺了錢回來,做了漂亮的房子,花起錢來大方而且有排揚。根本不管你通過什么手段,都算衣錦還鄉(xiāng)。
唐朝審美觀是如何形成的?
再看看唐朝的詩人,從李白和杜甫身上你都可以看到灑脫與豪放。為什么唐代唐代以后都不可能寫出那樣流傳千古的詩。因為好詩要的不僅需要文采與文學修養(yǎng),更需要感覺!,那的確是一個中國人想回到過去的年代。有一首歌曲叫夢回唐朝,唐朝那種開放的氛圍和當時人的那種情懷,不只是我們留戀,外國人也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