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彭善榮 聯系方式QQ:1793365350 電話:18671333680 .隆力奇直銷創(chuàng)業(yè)導師,資深顧問,網商教練!隆力奇直銷空降部隊168國際團隊創(chuàng)始人、資深直銷實戰(zhàn)專家,高級培訓導師。擅長于直銷團隊建立、人才培養(yǎng)與系統(tǒng)打造。尋找敢于挑戰(zhàn)高薪的住家創(chuàng)業(yè)精英!我們一起全力以赴,我來手把手教會你互聯網輕松創(chuàng)業(yè)做網商!
狀況一:績效表現不佳的下線
相較于一般工作職場,直銷事業(yè)的經營有時候不是將分內事情做好即可,最重要的是要能產生績效,也就是業(yè)績,因為,獎金收入的計算是以業(yè)績表現做為基礎,而不光是認真或是把事情做完而已。
因此,對許多領導者而言,最為困擾的組織問題莫過于有非常認真的下線,看起來非常努力,會場也都有來參加,但是始終就是做不出好的成績。
對于「績效表現不佳」的伙伴,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是「態(tài)度問題」、「能力問題」,還是「方法問題」。
如果是「態(tài)度問題」,首先當然必須清楚知道到底是哪些想法出狀況,是「缺乏信心」,或者是「不愿付出」,然后才能有效地調整態(tài)度。
如果是「能力問題」,則我們便要做檢視的動作,將新人所必須的技巧列出來逐一地檢視,到底這個表現不佳的伙伴根本問題是出在哪里?究竟是「邀約」的技巧不純熟,或是根本不會做「暖身」,抑或有其它的問題。
如果是「方法問題」,我們則必須檢視新人業(yè)績產生的三個要素:「行動量」、「成交率」及「成交金額」。
當「行動量」出不來時,再多其它技巧都沒有用,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應回到最基本的列名單和事業(yè)規(guī)劃部分,協助伙伴根據想要的結果倒推應有的「行動量」,然后進行「陪同」的動作。
如果是「成交率」的問題,則我們要思考下線是否不懂得借力,或者常常因為喜歡自己亂說亂談,到最后談不進來時便失去了信心;當然,也有些伙伴因為專業(yè)知識的不足,或是對產品的信心不夠,在銷售時不敢根據對方的需要搭配,而只敢銷售最便宜的產品給對方,因此,業(yè)績績效始終提升不起來。
除了上述「態(tài)度」、「技巧」和「方法」的三大問題外,不可諱言,有時候伙伴的績效出不來,也或多或少可能是「運氣問題」,也就是找到的對象剛好有其它的選擇,或者因為一些突發(fā)狀況而無法加入或購買。
對于這樣的狀況,我們處理的方式首重「信心強化」,多鼓勵伙伴,并且快速調整經營的方向,不要讓伙伴因為沮喪而放棄。
綜歸起來,還有幾個因素造成下線或伙伴的績效不佳,其核心問題與解決方法分別如下:
1.顧慮太多,太過完美主義:有些伙伴在開發(fā)市場時過度在乎結果,害怕自己分享的對象不接受,或是習慣在完美準備之后才行動,造成因行動不足或過慢而影響績效,這種狀況的解決方法為:
●調整觀念,讓伙伴清楚知道,有時候分享的重點不在于成交,而在于先接觸之后才有辦法判定對方是不是適合作為優(yōu)先開發(fā)的對象,沒有第一次的接觸,就不會有后續(xù)的成交結果。
●訂出具體的行動量目標:因為在一定期限內必須接觸或是邀約一定數量的潛在對象,使得伙伴必須加快自己的腳步。
●設定比較容易完成的重點,例如讓伙伴知道,初次和潛在開發(fā)對象聯絡只要知道現況,而不用立即切入等等,讓伙伴因為減少顧慮而加快速度。
2.失去焦點,浪費太多時間在其它地方:有些伙伴不能說是不認真,只是在經營的過程中總是不清楚重點,因此,花了太多時間在無法直接產生績效的事情上面,像是數據的整理,或是聽了許多課程后卻始終沒有行動,我們的解決方向為:
●重新整理「工作流程」和設定「優(yōu)先級」,透過和績效不佳伙伴的深層溝通,讓對方清楚現階段應當著重的「工作重點」,而非像個無頭蒼蠅般浪費時間。
●落實回報系統(tǒng):透過伙伴的回報,了解對方的時間分配,有時候當下線從新人累積了一定經驗后,我們認為他應當已經有能力自己規(guī)劃,因而沒有要求對方像新人般回報,而事實上,對方卻還沒有具備自我規(guī)劃的能力,這時,我們還是應當讓伙伴持續(xù)做回報的動作,以避免方向的偏差。
3.拖延的習慣:許多伙伴之所以無法有更好的表現,原因在于始終無法做好「自律」的工作,盡管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還是像過往當上班族一樣東拖西拖,總是要別人提醒才會行動,對于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
●設定一系列階段性的期限,取代單一的最后期限:例如不要在靠近月底時才檢視業(yè)績目標,因為對方拖延到那個時間往往已經來不及了,最好是每十天設一個檢視點,有助于伙伴的自我提醒和要求。
●將完成工作事項視為團隊的責任,藉由同儕的壓力強化伙伴動力,有些人對于自己的成果不是那么在乎,可是不希望自己會拖累別人或是成為其它伙伴的負擔,這就是用「群眾」的力量做出正面的影響。
總之,要記住,績效不佳是問題綜合產生的結果,必須先找出根本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然而,績效的追求卻是經營直銷事業(yè)最為關鍵的要素,畢竟,就算彼此處得再好,對方的態(tài)度再認真,對組織的配合度再高,就長遠的角度來看,做不出成績,伙伴還是會陣亡,一定要在績效不佳或是進度落后之初就加以特別注意,并且協助他們改善。
狀況二:愛遲到的下線
對于講究團隊運作的直銷事業(yè)來說,伙伴遲到的習慣常常會造成領導人或是團隊的困擾,畢竟,每次聚會都因為等候某些人而延遲開始,不但會讓準時的人感到不耐煩,也會因此而讓組織紀律很難被建構起來。
然而,有些下線不管我們說什么,甚至威脅利誘,都依然無法讓他們愛遲到的狀況有所改善,而且不斷有新的借口出現,這時,我們就必須想些方法加以改善。
當然,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有個體認,便是這些遲到的伙伴有時候并不是故意,更不是覺得不在乎組織團隊,只不過因為在他們過往的成長經驗或工作背景,讓他們天真地以為遲到沒有什么大不了,認為早到的人就先開始好了,遲到也不會造成組織什么重大的傷害或是負面影響。
尤有甚者,過往的經驗還讓他們認為表定兩點鐘要開的會議,本來就會在2點15分才開始,這樣的狀況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又不是只有自己會遲到!
關于這樣的狀況和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改善:
1.明確解說準時對組織團隊運作的重要性:有時候伙伴從未明白過準時對紀律貫徹的重要性,只是每次遲到時受到上線責罵,就感覺自己很委屈,覺得遲到又不是什么大錯,為什么要受到這么嚴厲的對待。
所以,我們應讓伙伴清楚知道,在講究紀律與績效的直銷運作中,準時與承諾對整體運作有多么的重要。
2.讓溝通更加明確:例如將會議的時間地點與到達會場的方式,以更為清楚明確的方式通知,像是文字化的「會議通知單」,使得遲到者難以找到「合理化的借口」,這也是減少遲到狀況相當有效的方法。
3.建立責任小組:除了發(fā)揮讓伙伴互相提醒的功能外,更能透過因為不想連累別人而產生的責任感,有效地改善伙伴的遲到狀況。
4.獎勵準時,懲罰遲到:或者是透過讓準時出席的伙伴享有上臺分享的機會,或者是讓遲到的人負責處理會場善后的工作,藉由雙向的模式調整遲到的狀況。當然,最好獎勵的方式是愛遲到伙伴想要的結果,而遲到的懲罰是伙伴最不愿意遇到的狀況。
5.增加愛遲到伙伴的工作:針對愛遲到的伙伴,可以安排會場接待,會場布置等需要提早到達會場的工作事項,讓他們自動將參與會場的時間向前調早一個小時左右。
6.了解伙伴真正遲到的原因:如果是伙伴有交通上的問題,思考有沒有辦法可以加以改善,如果是動作慢的因素,是否能夠透過有效訓練改變其生活習慣,找出根本問題加以解決,才能達到斬草除根的效果。
7.深究是否是態(tài)度的問題:如果各種方法都嘗試了,但伙伴依然沒有理由即出現遲到狀況,那么便要思考是否是態(tài)度的問題,也就是對方是否因為有所不滿,而產生消極的抗議,或者是因為我們忽略他的感受,而希望透過遲到引起我們的注意;再不然,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最近績效不佳,害怕被上線檢視成績而故意遲到,如果是態(tài)度面出了問題,則需要經過深層溝通和關心予以化解。
狀況三:言談舉止不合宜的下線
直銷是個講究群體運作的事業(yè),團隊中個別伙伴的行為,往往都會影響到其它伙伴。有些伙伴或許人不錯,在經營事業(yè)的態(tài)度也算認真,但問題在于不合宜的談話舉止,常常造成我們的困擾,要不是使他人不舒服,就是弄得現場的氣氛非常尷尬。
舉例來說,稍有概念的伙伴都會清楚知道,「性、政治、宗教」這類會引起爭議或造成人們不舒服的話題,是不適合在團隊組織中談論的,可是,有些伙伴或許因為敏感度較低,或是過往的教育與環(huán)境中并沒有讓他們明白必須避開這些讓人不舒服的話題,再不然就是他們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自以為有趣,因而常常犯了這類型的錯誤。
這類言談舉止其實是相對主觀的,就好像一般人認為在正式場合應當注重穿著,不可以太過隨便,然而,相對于那些我們認為穿著「不合宜」的伙伴,也許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穿得非常正式了,換句話說,他們根本沒有認知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哪里不適合。
因此,對于這類的下線,我們的處理方式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
1.把不合宜的言談舉止明確地條列出來,并且清楚解釋理由: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人們的行為往往是根據過往的環(huán)境塑造出來的,長期處在周遭沒有人穿著西裝環(huán)境長大的伙伴,如何會覺得穿西裝是禮貌,因為,這在他的經驗法則中是不存在的;同樣的,長期處在喜歡講黃色笑話的朋友中,而且越會講越受歡迎,他們如何能認知到這樣是不合宜的言談。
因此,要避免這些以普羅大眾認為「不合宜」的言談舉止和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定義」,讓伙伴清楚知道哪些話題是不適合提出來在組織中談論,哪些舉止和行為是應當被避免的,當然,為了避免伙伴覺得莫名其妙,我們也有責任解說為什么這些言談在團隊中是不合宜的。
此外,最好也能附帶說明,某些行為原本沒有問題,就像我們平常穿著打扮每個人都有自由,也沒有什么對錯,只不過為了特定的理由,我們希望伙伴能夠做什么樣的打扮,不要非難他們的行為,否則會造成他們的挫折感或是價值錯亂,而無法在組織中待下去。
2.舉辦一些強化課程或訓練:如果我們只是告訴伙伴什么言談是不恰當的,什么穿著是不合宜的,而沒有教他們什么是對的,伙伴將會感到非常茫然而不知所措。因此,在組織中舉辦一些「基本禮節(jié)」或是「成功穿著」的訓練課程是非常必要的,與其一昧的禁止,不如有效地加以引導和教育。
3.給予抒發(fā)的管道:在這類的問題中,有些伙伴就是喜歡談論特定的禁忌話題,甚至覺得說些黃色笑話并無傷大雅,如果沒有個抒發(fā)的管道,將會讓他們覺得非常不舒服,因此,我們可以讓大家討論談論這些話題的最佳時間和地點,以及談論時應當遵守的游戲規(guī)則。這就像某些傳統(tǒng)企業(yè)平時要求員工著正式服裝,而在特定的日子可以穿著便服的道理相同。
狀況四:能力強,但主觀也強的下線
每個經營直銷事業(yè)的領導人都希望能夠找到更多能力強,自動自發(fā)的「大老鷹」,然而,在實務的經營上,有時候能力很強的伙伴,往往也相對帶給我們很多棘手的問題。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人才的培育上有其獨特的看法,他曾經表示,相較于100分的頂尖人才,他反而喜歡用70分的人才,因為100分的頂尖人才往往自視甚高,不太聽得進別人的意見,當有好的表現獲得升遷時,他們往往也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強而覺得理所當然,毫無感激之意;相反的,如果他們沒有得到升遷,就會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負面情緒。
70分的人才則不同,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不是100%的有信心,因此獲得升遷常常會心存感激,對于別人的意見也比較尊重。
這個道理就像我們常說的:「老鷹和禿鷹只有一線之隔」,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有著正確的觀念,透過有效的引導和協助,往往可以產生巨大的爆發(fā)力,相對的,如果頂尖人才的觀念偏差,對組織也會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因此,對于頂尖優(yōu)秀人才的輔導,應當著重以下幾個方向和重點:
1.著重在觀念的溝通:通常頂尖人才的問題不是出在能力的問題,而是在觀念的調整,因此,當他們對直銷有了正確的觀念,往往不需要我們花費太多的力氣就會有成績出現;反之,當他們的觀念偏差,擁有再多技巧也是枉然。
2.強化團隊的意識:條件好的下線往往習慣單打獨斗,因此,強化團隊組織運作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3.不要用以上對下的說教方式:條件好的對象通常主觀意識強又愛面子,在輔導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擺明一副「我是上線,你要聽我的」的態(tài)度,或者是常常否定他們的意見或想法,總是說著:「你不懂啦!」這類的話,通常讓他們聽不進去,也無法接受。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先贊美他們的能力和努力,然后針對如何能夠用同樣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收做為討論的方向,一旦雙方有所交集,他們也愿意和我們溝通時,才能形成彼此的共識。
此外,條件出色、能力強的下線伙伴,往往也會存在以下幾個我們必須加以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1.期望過高,愛面子:他們往往從一開始加入時就給自己訂出極高的「目標」,因為根據他們過往其它領域的表現,自然容易認為自己在直銷領域也能在很短時間擁有同樣的成績。
對于這類問題,我們必須加以了解他們的期望是否合理,如果該目標是可以被達成的,則我們應當一起詳加規(guī)劃,以求完成此「高標準的目標」,如果因為過度樂觀而定出不合理的目標,我們也應當鼓勵,不要用潑冷水的方式和他們溝通,確認跨足一個新的領域是否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和適應,訂出高標準的目標固然好,然而,是否應當根據實際的情況再作調整。
2.燃燒殆盡: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盡快做出成績,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們往往在一投入事業(yè)時便全力以赴,可是在缺乏規(guī)劃的情況下,可能他們忽略了身體、家庭,甚至和其它人的相處,而造成精疲力盡,到最后,他們會思考這樣的付出真的值得嗎?因此,協助他們以均衡的方式經營,是輔導能力強下線的重要關鍵。
3.單打獨斗:或者因為對自己的信心,或者因為過往的工作習慣,能力強的伙伴總是或多或少出現單打獨斗的英雄主義,問題是,這不僅會累死自己,在講究團隊運作的直銷產業(yè)中,也往往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可是,直接跟對方溝通他們不一定聽得進去,這時,我們要懂得丟開「上線開示」的模式,和對方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提供客觀的意見,而不是指責他們的錯誤,或者運用對方崇拜的某個領導人的力量,透過借力的方式加以溝通,讓他們慢慢調整經營的方式。
4.不尊重上線:某些條件較好,能力較強或是比較聰明的伙伴,會出現比較難在能力比自己差、懂得比自己少的上線底下做事,甚至,常常會出現跟上線作對的狀況。問題是,在傳統(tǒng)事業(yè)中,能力強的員工也不一定會被放在較高的位置,同樣的,在直銷領域中,上線也不盡然比下線懂得多,或者比下線有著更強的能力,關于這類問題的解決方式如下:
●讓伙伴清楚知道直銷領域的特性和傳統(tǒng)行業(yè)不同,每個人都是事業(yè)的老板,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晉升較高的聘階,而非像傳統(tǒng)行業(yè)一樣主管職位有限,因此,直銷事業(yè)中上下線間彼此的關系是「合作」,而傳統(tǒng)行業(yè)主管和員工的關系有可能會變成「競爭」,讓能力強的伙伴不會因為上線的能力比自己差,而產生心理不平衡的狀況。
●強化倫理的重要性:人才的培育最好是「青出于藍更甚于藍」,我們總是希望下線能夠比自己好、能力比自己強。但是,有朝一日當下線的能力比我們強時,我們是否能夠忍受他完全不尊重我們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此,同樣的道理,就算我們的能力再強,組織的倫理是一定要維持的。
●給予正面的肯定:能力強的伙伴最在乎的就是別人的肯定,適時地給予他們正面肯定,賦與他們更重的責任,都能夠強化他們內在的動力以追求更好的表現。
總之,能力強和條件好的伙伴絕非「聽話照做」的類型,在帶領他們時要特別避免端出「上線」的架子,更不要因為嫉妒對方而刻意打壓,總是想著要挫挫他們的銳氣,這樣的想法只會造成彼此的對立,對于組織的正向發(fā)展沒有任何助益。
狀況五:缺乏斗志,情緒低落的下線
對一個直銷領導人來說,最頭痛的狀況莫過于帶到缺乏斗志、企圖心,及缺乏工作情緒的下線。事實上,領導人不怕伙伴能力不足,因為能力不足可以透過借力的方式來解決;不怕伙伴缺乏經驗,因為經驗可以累積,也可以透過領導人的傳承逐步補強。
然而,缺乏斗志、企圖心或是工作情緒低落的伙伴,也許條件不比別人來得差,甚至有著比他人更為敏銳的反應,問題是,凡事抱著無所謂、渾渾噩噩的經營心態(tài),往往讓上線領導人越帶越沒力,到最后甚至連自己的斗志都被消磨殆盡。
關于這樣的下線狀況,我們必須先判定對方是否有心,如果有心,我們才能構思如何解決這樣的狀況,反之,如果對方根本無心,或者是從一開始就不知道為什么要來經營這份事業(yè),我們就必須認真思考是否還要浪費多余的時間在這些人的身上,畢竟,上線要能幫助下線的前提要件是對方自己先想要,如果下線還不想成功或改變前,則我們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不想改變的人。
1.強化其成功的動機: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沒有找到自我成功的意義和動機,將無法激發(fā)出潛在的企圖心和斗志,而動機的挖掘可以從「對獎賞的期待」和「對懲罰的恐懼」兩大方向著手。
引導對方思考一旦有好的表現,即能擁有什么樣的生活條件、生活方式,以及完成什么內心渴望的人生夢想,也就是透過對「獎賞的期待」引發(fā)動機;此外,也可以讓對方思考一旦沒有做出成績,生命停留在原點,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和狀況,讓對方因為產生危機意識而改變。簡單來說,缺乏強有力動機的伙伴是無法展現充分企圖心和斗志。
2.找出情緒低落的原因,并協助解決:成功動機強烈的伙伴,盡管清楚自己奮斗的目標,但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擾,譬如家庭問題、感情問題、財務問題,甚至其它會影響到經營情緒的問題,這樣的狀況不僅在直銷產業(yè)中會發(fā)生,在傳統(tǒng)職場中,主管也常常會面臨部屬因情緒而造成工作品質低落的問題。
好的領導者當下線因為個人問題而影響到整體表現時,會適時扮演顧問的角色,了解問題的根源,并且協助他們構思解決的方法,畢竟,要能全心全力在直銷事業(yè)中沖刺,必須先將其它干擾因素排除。
然而,當伙伴遇到個人問題而我們給予協助時,主要在于「情感上的支持」與扮演「商量的對象」,對于比較私密性的家庭或是感情問題,切記不要涉入過深,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這點原則是一定要把握的。
3.人際相處所引發(fā)的情緒問題:除了下線因自己個人問題所造成的情緒干擾,有時,伙伴也會因為和某個伙伴處不好,或是為了認真對某條線付出,但結果卻不盡理想而情緒低落,這時,我們必須引導對方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讓他了解人與人的相處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默契,或者把注意力轉移到「積極面向」,思考如何調整方向解決問題,陷在問題中不但無濟于事,甚至可能讓問題益發(fā)嚴重。有效地轉換伙伴的情緒,才能引發(fā)斗志提高生產力。
4.強化伙伴情緒處理的能力:當然,也有些伙伴是因為長期給予自己的壓力不懂得抒發(fā),甚至引發(fā)嚴重的情緒問題而不自知。當我們發(fā)現伙伴的情緒狀況不甚穩(wěn)定時,千萬不要只是一昧責怪,要協助伙伴強化EQ,甚至了解對方是否出現精神狀況上的問題,如果有潛在憂郁癥或躁郁癥的狀況,也應當立即給予建議尋找醫(yī)生治療。
5.如果伙伴是因為表現不佳影響到自己的信心,或是過度在乎別人的看法,而給予自己無形的壓力,做為上線的我們應當多用「贊美」、「鼓勵」以及「共同規(guī)劃」來加強對方的信心,一旦重新看到希望,伙伴自然能夠以更高、更強的斗志,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績效表現。
狀況六:內向,缺乏信心的下線
在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許多真心渴望成功,但或許因為過去的背景或是家庭環(huán)境造成個性比較內向,甚至對自我缺乏信心的伙伴,因為恐懼所以不敢跨出去,甚至該參加的課程都已經參與了,卻始終沒有開始行動。
對于這樣的伙伴,我們在引導時應當更有耐心,不要一下子給予太大的壓力,在設定目標時,也要多以鼓勵的方式帶動,不要讓他們因為恐懼而退縮回去。對于缺乏信心的伙伴,應當特別注意:
1.以容易成交做為優(yōu)先開發(fā)的對象:許多人都想在一開始就找到大老鷹,總覺得找到老鷹級的伙伴可以讓自己的成功速度比較快,這個觀點基本上沒有錯,但是要特別了解的一點是,老鷹級的對象往往主觀意識較強,溝通的時候要花比較多的功夫,對于比較缺乏信心的伙伴,如果一開始即專門開發(fā)老鷹級的對象,會比較容易受到挫折,甚至對情緒的影響極大,因此,應當先從容易成交的對象著手,當他們成交幾個case之后,信心便因此建立,往后的發(fā)展才會越來越順利。
2.落實陪同的動作:對于缺乏信心的伙伴,最大的信心與安全感來源就是有經驗上線的陪同,因為這類伙伴比較害怕單獨行動,而且信心比較容易因為挫折而動搖,故而,上線必須落實陪同動作,甚至當伙伴在打電話邀約時,上線也可從旁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或者在伙伴信心受挫時及時給予鼓勵和打氣。
除此之外,上線也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將這類下線帶在身邊,在幫其它下線談case時,如果情況許可,可以讓這類型的下線從旁學習,因為和上線接觸的時間多、談的case多,缺乏信心的伙伴會因此而得到有效的改善,如此一來,成功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許多。
3.建構成功經驗清單:一個人的信心往往是根據前一段時間的表現所累積起來的,就比如我們最近談case談得很順利,只要有接觸,幾乎就有機會成交,就算我們原來是比較缺乏信心的人,對于事業(yè)和自我也會慢慢地越來越有信心,反之,則信心相對跟隨衰退。
因此,當這類伙伴有好的表現時,我們要將這個成功經驗納入成功清單之中,并逐步累積起來,當伙伴又出現信心不足時,可以將這個成功經驗清單拿出來,讓他們透過重新回顧這些成功經驗的過程快速調整,有效地強化內在的信心。
4.給予表現的機會:透過一次又一次良好的表現,像是產品見證分享,或是擔任主持人的工作,逐步累積對自己的信心,從內在強化自我形象。當然,要讓這類伙伴擔任某項工作前,一定要先教他們把交代的工作事項做好的方法,不要沒經過教育就讓他們去做,如果因此使他們的表現不佳,反而讓他們更加喪失信心,就違背我們原來的目的了。
狀況七:過份依賴的下線
直銷是培養(yǎng)人才的事業(yè),誰能在組織網中培養(yǎng)越多獨當一面的伙伴,并且讓這些伙伴都有產值,誰的業(yè)績與收入相對就會越高。然而,在帶線的實務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過度依賴的下線,甚至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還總是認為自己不行,凡事必須依賴上線協助,而始終無法獨力的下線。
對于這種伙伴,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予以協助和解決:
1.強化伙伴的責任感:許多依賴上線的伙伴要不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就是缺乏責任感,總認為反正自己是下線,上線本來就應當給予自己協助。因此,必須讓伙伴清楚知道,當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自己也成為上線時,必須同樣給予下線協助,組織網才能發(fā)展順利,這就好像許多原本依賴父母照顧的人,直到有了自己的小孩才開始有責任感的道理相同。
2.給予成長的機會:有時候下線之所以會過于依賴,往往也是因為上線的行為模式所造成的,明明下線應當有機會獨立運作了,上線還總是認為伙伴的能力不行,明明該要求的時候卻總是開不了口,所以造成下線「反正有人可以幫忙,何必自己做」的心理,因此,適度的放手給伙伴成長的機會,當伙伴有能力獨立辦HP的時候,應當交棒給他們開始接手,就算不放心,也可以在現場照顧,以防突發(fā)狀況,但千萬不是下線說還不行就自己全部攬起來做。
3.提供完整的培訓:沒有教導伙伴就希望他們有能力獨立完成當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好的上線必須有計劃地培養(yǎng)下線,清楚規(guī)劃出下線在什么階段應當具備什么樣的能力,例如,要讓伙伴有能力舉辦HP,就應當將HP的流程標準化,甚至有HP講師的參考版本,然后讓伙伴練習,并且加以培訓,培訓伙伴實作的能力,才有機會讓伙伴能夠獨立運作。
4.讓伙伴得到正面的回饋:伙伴對于上線過度依賴,往往是因為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還不具備足夠的信心,舉例來說,當下線不敢獨立辦家庭聚會,而依賴上線所舉辦的聚會,原因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講得不夠好,或者是害怕當自己獨立辦聚會時參加的人數不夠,所以,當伙伴在我們的聚會中講授某個部分時,我們就要持續(xù)強化其信心,給予他正面的回饋,讓他能夠越講越有信心,當下線信心足夠時,才不會和過去一樣凡事依賴上線。
5.維持和下線密切的互動關系:有時候,下線之所以已經有能力還依賴上線,是因為擔心一旦自己獨立運作,上線對自己的關心和給予的資源會相對減少,所以我們要讓伙伴清楚知道,就算他們有獨立運作的能力,我們還是會和他保持和過往一樣密切的互動關系,甚至,我們可以把過往協助他們談case的時間,運用在其它對他們幫助更大的地方,絕對不會因為他們獨立就不管他們,這點對于過于依賴的下線是相當重要的溝通
|
在您閱覽后如有疑問,請您及時來電(18671333680隆力奇直銷空降-----財富聯盟168國際團隊領導人——網絡高級培訓師彭善榮QQ:1793365350)我們會為您及時的解答。※ [重金合作團隊]
了解隆力奇、選擇隆力奇、成就你一生
幫助千千萬萬個人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造絕佳的事業(yè)良機。
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品著咖啡,穿著睡衣,陪著家人,不出差,不送貨,不囤貨,不電話邀約,做優(yōu)雅高貴的網商,隆力奇E化直銷,居家創(chuàng)業(yè)就是這么簡 有人教、有人幫的事業(yè);有些人說,沒有條件、沒有能力、沒有口才、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背景、沒有經驗、沒有人脈,正因為你缺這些東西,在傳統(tǒng)行業(yè)里是不能成功的。然而在隆力奇直銷行業(yè)里缺這些東西,你加盟后。有人教有人幫你,彌補你的缺失,讓你的人生得以圓滿。如果有人真誠的幫你,真誠的教你,你的事業(yè)都不成功,哪么你做什么事都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