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150/
肝對來自體內和體外的許多非營養性物質如各種藥物、毒物以及體內某些代謝產物,具有生物轉化作用,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減輕肝臟負擔,增加肝臟營養和改善肝臟供血。在我國傳統醫學里面,將味道分為——酸、苦、甘、辛、咸。這五種味道分別對應五臟,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黃帝內經》中就記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酸入肝”是指吃山楂、五味子、烏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養肝。
“養肝”指的是通過“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意思。只有肝陰、肝血充足了,肝臟的各項生理功能方可正常發揮。腹脹、食欲不振、水腫、月經不調、眼睛不適等癥,往往從肝論治。 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在進餐或做某些菜肴時,依需要和習慣適當加點醋也可以起到適當作用。
足量的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葷素相間,盡可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避免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
有益的水果、蔬菜,以備選用:香蕉、蘋果、荸薺(馬蹄)、葡萄、石榴;空心菜、薺菜、包菜(即圓白菜、卷心菜)、蘑菇、香菇、木耳、海藻、百合、胡蘿卜、西紅柿、冬瓜、黃瓜、薏苡仁、大豆、萵苣。乙肝小三陽飲食上宜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番茄等。適量選擇常吃的瓜果,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益肝食物
葡萄 |
葡萄中含有豐富礦物質(鈣、鉀、磷、鐵)、多種維生素(B1、B2、B6、C和P)和微量元素,具有補氣血、強筋骨、益肝陰、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煩解渴的功效,同時其含有的多酚類物質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地調整肝臟細胞的功能,抵御或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傷害,因此具有很好的養肝護肝功效。 |
西紅柿 |
富含維生素,是非常好的食物,但克服食用,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會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癥狀。而餐后吃西紅柿,由于胃酸已經與食物混合,胃內酸度會降低,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癥狀。 |
香蕉 |
香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鉀、VA、VC、膳食纖維等有益成分,在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等方面都是很有益的。 |
獼猴桃 |
獼猴桃含有豐富的鈣、VC、VE、必須氨基酸、礦物質等有效成分,經常食用具有調免、護肝、防癌、養顏的功效。但黃疽性肝炎要忌吃,獼猴桃寒濕內盛者應忌食寒涼性的食物。獼猴桃性寒、傷陽,且甘酸、助濕,故黃疽性肝炎屬寒濕內盛者應忌食。 |
檸檬 |
檸檬具有養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經常適量食用可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可有效地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加快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功能,進而起到養肝護肝的功效。 |
西瓜 |
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降壓之用,富含大量糖、維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 |
荔枝 |
荔枝具有強肝健胰的功效,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有益成分,不僅可及時補充機體所需,而且還具有促使人血液循環順暢、滋陰養肝的功效。 |
大豆及豆制品 |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非常有益。 |
海鮮類 |
例如白帶魚、黃魚、銀魚、及甲殼類如牡蠣、蟹等,能增強免疫功能,修復破壞的組織細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選擇、烹調要得當否則會食物中毒,蒸煮應在100度加熱半小時以上。若對海鮮過敏則忌食,可多食香菇、銀耳、海帶、紫菜等。 |
含鉀豐富的食物 |
海帶、米糠及麥麩、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
其它新鮮果蔬 |
蔬菜、水果及金針菜、大棗、芝麻、山楂等 7綠茶 對肝臟有好處,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減輕白細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飲茶應適時適量,清晨可泡一杯不宜太濃,每天茶水總量不超過1000~1500毫升。在飯前一小時暫停以免茶水沖淡胃酸,防礙食物吸收。 |
肝病飲食并無特殊,足夠的熱量、適量的蛋白,豐富而全面的維生素,適量的纖維即可。在飲食上有太多的禁忌容易導致營養失調,過多地依賴中藥補藥而忽視正常飲食則是舍本而求末之舉。
飲食禁忌
酒 |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損害作用。酒精可促進肝內脂肪的生成和蓄積,長期過量飲酒的人,常常發生脂肪肝,對于原有肝炎的患者更易發生或加重病情。 |
糖 |
肝臟是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場所,其中糖的代謝占重要地位。當肝臟受損時,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易患糖尿病。 |
多鹽 |
有腹水者,不宜攝入過多的食鹽。因為鹽可以增加鈉水潴留,加重水腫。 |
高糖水果 |
香蕉、葡萄、荔枝、甘蔗、龍眼、紅棗等;中糖水果:蘋果、梨、橘子、草莓、桃、橙、獼猴桃、菠蘿、李子等。 |
巧克力等甜食 |
糖可影響胃腸道內酶的分泌,多吃可影響食欲。糖容易發酵,加重胃腸脹氣。糖被人體吸收后,還可轉化為脂肪,促進脂肪肝的發生和發展。肝臟是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場所,其中糖的代謝占重要地位。當肝臟受損時,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 |
葵花籽 |
葵花子中含有油脂很多,且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若食用過量,可使體內與脂肪代謝密切有關的膽堿大量消耗,致使脂肪代謝障礙而在肝內堆積,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造成肝內結締組織增生,嚴重的還可形成肝硬變。 |
松花蛋 |
松花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鉛,因此經常食用松花蛋會引起鉛中毒。尤其肝硬化的病人肝功能特別差,飲食高蛋白會造成氨中毒和肝昏迷。所以,肝硬化患者忌吃松花蛋(又稱皮蛋)。因為松花蛋本身就是蛋白質,人吃了就會不斷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
味精 |
味精是調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較多或經常超量服用,可出現短暫頭痛、心慌惡心等癥狀。 |
方便面、香腸 和罐頭等食品 |
方便面、香腸和罐頭等食品中,含有較多的對人體有害的色素及防腐劑。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乙肝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頭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腸。罐頭食物中的防腐劑、食物色素等會加重肝臟代謝及解毒功能的負擔。油炸、油煎屬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寫。反復煎炸的食物油中會有致癌物質,對防止肝炎發展為肝癌是不利的。 |
腌臘食品 |
各種腌臘食品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可影響肝病患者體內的水、鈉代謝。 |
大蒜 |
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有刺激作用,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可加重肝炎病人厭食、厭油膩和惡心等諸多癥狀。研究表明,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貧血及胃腸道缺血和消化液分泌減少。這些均不利于肝炎的治療。 |
生姜 |
生姜的主要成分是姜辣素、揮發油、樹脂和淀粉。變質的生姜內還含有黃樟素。姜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壞死、變性以及個別浸潤、間質組織增生,從而使肝功能失常。肝炎病人如果食用生姜,不但不能使肝臟病變早期恢復,反而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肝炎病人忌吃生姜。 |
雞蛋黃 |
肝炎患者只能吃雞蛋白,忌吃雞蛋黃。因雞蛋黃里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其代謝都要在肝臟內進行,會加重肝臟負擔,不利于病體的恢復,故應忌多食。 |
羊肉 |
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加重病情。另外,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后,因肝臟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發病。肝炎病人吃了羊肉、狗肉、魚肉、鴿肉等食物,會使病情加重,這已被臨床所證實。 |
甲魚 |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機能大大減弱。甲魚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肝炎病人食后難以吸收,使食物在腸道中腐敗,造成腹脹、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現象;嚴重時,因肝細胞大量壞死,血清膽紅素劇增,體內有毒的血氨難以排出,會使病情迅速惡化,誘發肝昏迷,甚至死亡。 |
南瓜子 |
食用后可使肝內的糖原減少,脂肪增加,其中所含的南瓜子氨酸有使肝細胞輕度萎縮的作用,肝炎患者食用則更會加重肝臟的損害,故肝炎患者忌食。 |
粗纖維食物 |
如卷心菜、大白菜、韭菜等。這類食物能促進膽囊收縮素的產生,引起膽囊強烈收縮。但膽道口括約肌不能松弛,而影響膽汁流出,妨礙肝臟正常代謝及消化系統的功能,故應忌食。 |
含脂肪及膽固醇高的食物 |
肝功能不佳,膽汁分泌減少。,影響脂肪消化,以致在肝內沉積,容易形成脂肪肝,故肝炎患者忌食肥肉、動物脂肪、蛋黃、動物腦及內臟等。 |
辛熱、刺激性食物 |
如辣椒、辣醬、洋蔥、胡椒粉等,能破壞肝細胞,加重炎癥;酒及咖啡、濃茶有興奮性作用,故均應忌食。 |
煎、炒、炸食物 |
由于脂肪氧化產生丙烯醛,能經血液循環至肝臟,刺激肝實質細胞。它能反射性引起膽管痙攣,并刺激膽管,減少膽汁分泌,不利于肝臟的代謝,故應忌食。 |
胡蘿卜汁與酒同飲 |
可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引起肝病。因此,建議人們不要在飲用胡蘿卜汁后又飲酒,或是在飲酒之后飲用胡蘿卜汁。 |
香菇過度浸泡 |
香菇富含麥角甾醇,這種物質在接受陽光照射后會轉變為維生素D。如果用水浸泡或過度清洗,就會損失麥角甾醇等營養成分。 |
問題豆芽 |
炒豆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不少菜販為了使豆芽外觀好看,食用化學藥水進行浸泡,要注意識別,此外豆芽菜一定要炒熟,因為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有害物質,食用后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 |
在外就餐 |
肝炎病人本身抵抗力特別差,外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后更容易引起肝炎病毒再感染,從而加重病情。或因生冷不潔,發生腹瀉、痢疾等其他疾病。而且病人隨街吃喝,最大的危險是肝炎病毒會通過餐具傳染給其他健康的人,從而導致肝炎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