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
清明不僅是祭祀,也是養生的最好時節。清明是春季里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中醫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應以保養肝臟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藥等 。薺菜能養肝活胃、菠菜能養血、山藥能健胃補肺、淡菜能養陰養肝、銀耳能養陰柔肝,菊花茶具有疏風清肝、預防感冒的功效,銀耳茶具有潤肺清火的功效,百合粥具有潤肺寧心安神的功效,銀花茶具有預防感冒和治療輕度感冒的功效,因此,這些也可作為日常飲品經常服用。
禁食海鮮、油膩、刺激性食物,過甜、過咸的食物也應少吃。
清明是由寒食節演化而來,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就中醫養生而言,流傳下來的吃冷食習俗適不適宜呢?中醫學講“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所以,人們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清明節,自古就是踏青日,選擇在春季出門踏青,對人體是有諸多益處的。但要注意的是,清明節去郊外出行不宜過早,不要空腹上路,同時盡量不要在外過夜,避免季節性感冒。孕婦、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更要注意控制情緒。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老人要特別注意運動強度不要過大,隨身攜帶降血壓、擴張心血管藥物。有支氣管哮喘史的病人,患有急性病病期的病人,體質比較弱的人,過敏體質的人應適當遠離植物。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出游前應隨身攜帶抗過敏的藥物,并戴口罩、手套等防護。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好一幅因戀春而流連忘返,以至日暮而歸的春游畫卷啊。
- 保健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bj/html/145.html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