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慶陽市委、市政府、市政協主辦的“人工智能+中醫藥”產業生態大會暨岐黃大講堂在慶陽賓館會議禮堂舉行,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大會同步召開,人工智能和中醫藥領域領導專家、大師名家和企業家齊聚慶陽,共商中醫藥產業新未來,共謀融合互促新路徑,推動慶陽人工智能產業乘勢而上,催生慶陽中醫藥產業蓬勃煥新。
市委書記黃澤元,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副會長申敬旺,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董競成,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振華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繼軍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立新、市政協主席李隆基等出席。
黃澤元、申敬旺、董競成、王振華等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對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各界表示感謝。慶陽作為中醫鼻祖岐伯的故鄉,將借助國家戰略提升文化地位,推動岐黃文化傳承創新。本次大會以“人工智能+中醫藥”為主題,旨在推動岐黃文化和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慶陽市將致力于岐黃文化的傳承、中醫藥事業的創新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和多學科融合是中醫藥發展的未來方向,希望慶陽市能進一步弘揚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教育,并更深入地探索“人工智能+中醫藥”的發展模式。
人工智能+中醫藥戰略合作簽約
會上,副市長史建芳代表市政府與10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簽約金額20.1億元。副市長張平宗介紹了慶陽人工智能和中醫藥產業優勢及發展規劃。天士力國際基因網絡藥物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佳作為“人工智能+中醫藥”產業聯盟代表發起成立產業聯盟。
聯盟單位有中關村炎黃中醫藥科技創新聯盟國醫經方傳承專業委員會、隴東學院、慶陽市中醫醫院、經方云科技、天士力集團、燧原科技。
隨后,歐洲科學院院士、挪威科學院院士李培峰,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董競成,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全國名中醫、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應東分別作了以“‘人工智能+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國傳統醫學的科學基礎”“老年心衰患者的中醫藥治療”為題作了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以“視神經損傷后的再生及功能修復”為題作了視頻報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助理研究員高振介紹“中國傳統醫學:從技術到文化——《中國傳統醫學比較研究》的編寫”及其他新書情況。河南經方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崔海洋首次發布了“數智岐黃·經方云”中醫藥AI大模型。
天士力國際基因網絡藥物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佳推介了“數智本草大模型”,表示天士力也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和平臺賦能,推動現代中藥走向“數智中藥”,和華為合作開發數智本草大模型,賦能中醫藥創新研發、診療、以及健康管理。天士力將在聯盟中扮好自己的角色,為岐黃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不遺余力的做出貢獻。
關聯數字經濟企業代表、省市中醫藥企業代表、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專業委員會會員、河西學院醫學院師生、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等嘉賓應邀參加。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