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北京冬奧會下來,誰還不識“冰墩墩”?
能與2022冬奧會的精彩火熱平分秋色的,無疑就是這個火遍全球,人人搶購,一“墩”難求的可愛熊貓,短短時間,它的熱度就輕松超越了好萊塢的威震天、迪士尼的玲娜貝兒,當之無愧地成為本屆冬奧會的“頂流”,向世界展示著可愛可親、生機勃勃的中國形象,成了2022年開年最火的國潮IP。
大家關注冰墩墩“熱賣”,我更喜歡琢磨熱賣背后的商業信息。
吉祥物背后的商業邏輯
奧運會設計吉祥物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如此火爆的搶購熱潮還是比較少見。
開幕式當天,超100萬網友涌入天貓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虎年股市開盤后,與冰墩墩相關的股票甚至出現了漲停。原價100多的一款盲盒更被炒至近3000元,溢價達20多倍。
圖片來源于網絡
奧運吉祥物原本是階段性的產品,但現在我們眼之所見是“萬物皆可冰墩墩”的現象。我在想,如果能夠維持、強化這種互動關系的通路,讓消費者們不斷地參與到創意熱潮中,無論是打開微博、抖音、小紅書這些主流平臺,都能持續地參與到與它的互動中,讓它不再是無生命的“物”,而是進化成有性格、有象征意義的個體,那么它就很可能成為一個永久的IP,以后還能延伸到服裝服飾、動漫影視等更多的領域,讓未來有無限可能。
Z世代的消費觀
可以看出,“Z世代”的消費與之前的消費有很大不同,當下是一個不斷制造消費需求的時代,尤其是“Z世代”蘊藏的消費潛力超乎想象。
對他們而言,“買東西”不再變得那么重要,而“買”這一消費行為和買的意義感變得很重要。他們不再滿足單向的商品購買和使用,更樂意開展互動性消費,這也讓很多“小而美”的細分市場迎來廣闊空間。
作為生產者,我們更應該注意新一代消費者在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背后的變化趨勢,以不斷創新去迎合市場需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并賦予這些商品以價值和意義,進一步開發出更多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