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未來產業科技園是國家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重要舉措。11月28日,國家科技部、教育部發文批復,同意10家科技園作為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其中,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推薦的“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產業科技園”成功入選,由中山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廣藥集團、廣汽集團等共同建設,該科技園是全國唯一一家涉及生物醫藥領域的未來產業科技園,也是廣東省唯一一家未來產業科技園。這也是國家首批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名單。
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及培育名單
(來源: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
探索“學科+產業”創新模式
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
據了解,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產業科技園將充分依托中山大學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等領域的學科優勢,發揮廣藥集團等產業鏈主企業具有的科技創新能力突出、應用場景豐富、產業資源雄厚等優勢進行建設。
該科技園將聚焦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超級光網絡通信技術、智能汽車芯片、新一代前沿交通載具、元宇宙、高端醫療器械、未來生物制藥、未來精準醫療技術、未來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細分領域,探索“學科+產業”的創新模式,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產業孵化區、產業加速區和產業服務區等一系列未來產業孕育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快集聚人才、技術、資金、數據等創新要素,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批復意見強調,各試點未來產業科技園要建立大學、地方政府(或國家高新區)、科技領軍企業共商共建共有的機制,將引進和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作為重要任務,把構建未來產業創新創業生態作為科技園建設的核心,積極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到成果轉化與孵化的融合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突破一批未來產業重點方向關鍵核心技術,孵化一批具有未來產業特征的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一批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未來產業創新創業人才。
廣藥集團發揮生物醫藥產業鏈主
企業作用 助力廣州市“制造業立市”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生物醫藥列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廣藥集團能夠成為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產業科技園的共建單位,基于其深厚的產業發展綜合實力。
據了解,廣藥集團是全國最大制藥企業、全國最大中成藥生產基地,也是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467位,并位列全球最具價值醫藥品牌第18位。一直以來,廣藥集團積極發揮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用,圍繞廣州“制造業立市”的目標,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
據了解,廣藥集團一直高度重視匯聚全球創新要素,已建立起由諾貝爾獎得主3人、國內雙聘院士及國醫大師20人、外籍專家顧問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博士及博士后100多人組成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在創新人才引領下,廣藥集團已建成國家級科研平臺8個,“十三五”期間承擔國家級、省級重大科研項目10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全集團在研項目超200項。
未來,廣藥集團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緊布局未來產業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發揮世界500強企業和鏈主企業優勢,積極探索“學科+產業”的創新模式,高質量建設未來產業科技園,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積極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