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5年前的單元房到1999年的小工廠,再到今天規模龐大、景色秀麗的產業園,一路走來,累足成步,跛鱉千里!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25年間,企業中走失了數不盡的跳躍的兔子,我們一往無前,一直在路上。”9月9日,康婷集團25周年慶典上,康婷集團董事長劉小兵動情地表示。
不僅如此,康婷集團還公布了未來的戰略目標:未來5年,實現“創新驅動”這一系統性的變革。按照“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大健康產業布局,構建集團新的發展動力系統。
眾所周知,專注科研一直是康婷集團的金字招牌。那么,當大健康產業注入科研的力量,又將迸發怎樣的火花?
低調而進取
“25年前的今日,康婷在一個單元房中誕生了。25年櫛風沐雨,我們一往無前,一直在路上。”慶典伊始,劉小兵致辭并分享了心路歷程。
對于康婷而言,成長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2013年,我們拿到了商務部頒發的第35張直銷牌照。從此,通過直銷這條銷售渠道,讓產品走進美容院,事業發展如火如荼。2019年,保健食品行業開展整治行動,清者自清,濁者淘汰,企業合規經營,行業才能健康有序發展。2020年,疫情并沒有打亂我們發展的節奏,康婷的業務沒有間斷,醫院建設也沒有停滯。今年,結合大眾健康管理需要,更多保健品會被研發上市。25年來,我們沒有停止奮斗,來年春天發芽,夏天成長,秋天結果,冬天進入萬戶千家。”
毫無疑問,在行業內看來,康婷是一家低調的公司,卻也是一家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進取的公司。
與之相印證的,是康婷公司從1996年的一期工程,到2011年二期工程,再到2014年三期工程,再到2017年的康婷健康事業產業園,最后到天津康匯醫院……這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變遷,更是康婷實力的最好詮釋。“從1994年3000元起步,到1996年8萬元創業,再到今天的幾十億資產……流動的不是時間,不是金錢,而是一種康婷精神的延續。”劉小兵親自撰寫的《康婷人的精神》,就篆刻在康婷健康事業產業園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的石書上。
“未來5年,康婷集團將實現‘創新驅動’這一系統性的變革。按照‘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大健康產業布局,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構建集團新的發展動力系統。”慶典儀式上,康婷集團總裁楊琪發布了公司戰略調整的內容。
本次慶典活動亮點紛呈,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康婷全國24家分公司、優秀領導人和經銷商代表也通過現場連線互動的方式為康婷送上生日祝福。
大健康為主線
25年來的專注積累,夯實了康婷的發展基石。在25周年慶典上,康婷未來5年的戰略目標是以大健康為主線,其實并不意外。從康婷的發展歷程來看,“健康”二字一直貫穿始終。
2014年4月18日,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成立,主要從事干細胞相關的存儲技術、重大疾病臨床前治療、再生醫學及抗衰老等方面的研究,通過干細胞研究,使人類在未來實現擺脫疾病、衰老等折磨的愿景。目前,應用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系統、心腦血管、血液病、代謝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2015年,康婷集團在賽達新興產業園購置了268畝土地用于建設“康婷健康事業產業園”,總投資達16億元。之后,天津康婷家人醫院建成,這是一所集預防保健、查體診療、健康咨詢于一體的健康服務中心。中心科目齊全,主要承擔健康體檢、醫療咨詢和醫療服務。
重頭戲還在后面。
“天津康匯醫院的建設,是康婷公司擴展大健康產業,構建健康事業平臺,建立大健康體系的重要舉措,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早在2018年,劉小兵接受《新浪潮》記者專訪時表示,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一所智能型現代化醫院,占地近200畝,規劃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于2018年籌備建設。
三年后,康婷深耕大健康領域的“里程碑”終于落地。2021年4月30日,天津康匯醫院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于康婷集團五期工程所在地舉行。
據了解,作為天津市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康匯醫院建成后將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重點學科特色明顯,多中心協同發展,學科門類齊全的“一站式”三級綜合現代化醫院、智慧醫院、綠色醫院和人文醫院,為屬地居民和康婷會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優質醫療資源和高質量的預防保健服務。
在25周年慶典上,劉小兵表示,未來,康婷將書寫“人人享有健康、快樂與財富的大健康事業”新篇章。“2016年,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全民健康。2017年,康婷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大健康規劃提到公司的藍海戰略中。今后,將為大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科研力量為本
如果說“低調”是康婷的標簽,那么,雄厚的科研力量則是康婷不露鋒芒的底氣。
“能夠自主研發并生產核心技術產品,保證產品質量和效果,我覺得這就是康婷最大的優勢。”對于康婷而言,科研力量的不斷壯大不僅為企業增加硬實力,更是一種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我放棄醫院科研所優厚的條件,選擇創業,就是想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各種捐款是履行社會責任,科研投入同樣是履行社會責任。” 此前,劉小兵接受《新浪潮》專訪時如是說。
也許是為劉小兵的“科研責任說”做注腳,近年來,康婷在科研方面碩果累累。
截至目前,康婷集團共申請專利316件,已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57件,還有59件專利在公開受理階段。其中一項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方法》(專利號:ZL201010301064.7)2016年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2009年6月,康婷集團核心技術項目《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獲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立項,資助資金70萬元;2009年11月,康婷集團《快速響應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啟用,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部40萬元的項目專款資助;2012年12月,康婷集團《提高透明質酸發酵產量的工藝研究》項目獲科委“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支持35萬元;2018年3月,康婷集團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研究》科技成果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今年以來,康婷的科研水平更上一層樓。7月15日,康婷與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舉行細胞外泌體技術合作項目簽約及啟動儀式,并推動與第三中心醫院等醫療機構在轉化醫學技術領域開展多方面深層次的合作。
為支持科技創新,康婷集團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占比,積極推行科研獎勵舉措。7月22日上午,2021年度上半年科研頒獎典禮暨階段性項目總結會于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舉行。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馬潔表示,“未來,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將繼續在大健康產業領域深耕細作,不畏艱難險阻,奮力開拓創新,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加速實現多學科協同的高質量發展。”
25歲的康婷風華正茂。接下來,康婷將書寫大健康事業新篇章。匠人匠心,以科技破局,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