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的決策,絕對不會離開中國。”安利美國總裁德·狄維士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安利在中國將繼續加大投資,把最好的研發設備和技術放到中國。據悉,2012年在安利整體銷售額中,中國市場以271億元利潤繼續居于首位。
然而,現在的安利也并不是高枕無憂,其中包括,原材料價格帶來的經營壓力、不少假貨安利充斥市場以及銷售隊伍老齡化帶來的系列問題。德·狄維士表示,安利產品今年并無漲價打算,而打擊假貨工作仍需中國政府支持。
電商模式沒誘惑到安利
數據顯示,在全球經濟蕭條的2012年,世界直銷行業卻逆勢增長35%,而安利也交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美國東部時間2月7日,世界直銷龍頭美國安利公司宣布,2012年該公司全球前十大市場,如安利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等市場全面增長,帶動全球銷售額創出113億美元新高。
而自2007年至2012年,安利公司基本實現了5年業績翻一番的戰略目標。緣何經濟形勢低迷時,直銷行業卻能實現逆勢增長?
德·狄維士分析,在經濟蕭條時,會有大量失業群體投身直銷這種低成本、低風險、高靈活度的就業、創業形式,而且大量兼職直銷人員也會比平時更努力從事直銷業務,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對沖穩定機制。“加之直銷企業銷售的產品多為日用品,作為剛性需求,也較少受經濟周期影響。”德·狄維士解釋。
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1年,全球直銷從業人員從6491萬人提高到9100萬人,累計增幅達40%。在中國,安利的營銷人員就達到30萬之多,組成安利整個營銷鏈。
實際上,安利堅持的直銷營銷模式在業內討論熱度經年不衰,電子商務帶來的迅猛發展機會同樣誘人。
直銷模式讓安利嘗到了“甜頭”,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并沒誘惑到安利。“電子商務可以幫助我們,但是絕對不會從本質上改變我們。”德·狄維士這樣描述。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經營,安利應該跟上這樣一個潮流。”德·狄維士表示,電子商務可以作為安利利用的一項工具,比如提升營銷人員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等。
今年不上調價格
然而,現在的安利也并不是高枕無憂,其中包括,原材料價格帶來的經營壓力、不少假冒安利充斥市場以及銷售隊伍老齡化帶來的系列問題。
“今年我們沒有產品價格上調的計劃。”德·狄維士表示,隨著整個物價水平的上漲,安利的原材料價格、整個經營成本也會上漲,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不光是安利。
在德·狄維士的理解里,安利的逆勢成長,主要歸功于龐大的忠實客戶群、良好的產品口碑以及更為關注產品的價值而非價值。他顯然不愿觸動價格上漲對三個基礎帶來的沖擊。
對于充斥中國市場的不少冒牌安利產品,也是安利需要面對的麻煩。此前,安利曾委托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對淘寶網上49家網店售賣的安利產品進行抽樣購買和檢驗,結果顯示46%為假冒產品。
讓安利更為頭疼的是,安利主要以40歲左右女性組成的營銷隊伍,如今已面臨老齡化的狀況。這個問題引起德·狄維士的注意,他說,所有企業都想要保持自己的事業常青,就必須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因為他們才是未來的消費者。
加大在中國的投資
對直銷企業而言,目前的中國市場是讓人不得不覬覦的“肉骨頭”。據直銷行業雜志統計,2012年,中國50家主流直銷企業業績達942.61億元,并以30%的速度逐年增長。其中33家拿牌企業業績為903.91億元,17家準直銷企業為42.6億元。
在安利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中,中國市場無疑是最亮眼的:2012年中國市場以271億元的利潤穩居首位。而根據中國直銷雜志的數據,2012年外資直銷企業安利位列國內直銷行業營業收入第一名,遠高于同行競爭對手。
安利的“野心”遠不止此。在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安利全球乘勝擴張,投入3.35億美元布局生產、研發,積蓄發展后勁。2012年,安利中國宣布增投6億元人民幣,在廣州興建第二生產基地。
“根據我們的決策,絕對不會離開中國。”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德·狄維士更像是在對中國市場表白,“我們要加大投資,繼續在這里待下去。對于這個市場而言,我們把最好的設備放到整個的研發當中,也從當地雇傭了很多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