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直銷業,章小軍、姚紅軍、鄭聯軍打造的“三軍”品牌家喻戶曉,他們各有特色、又配合默契,一度成為行業里的佳話。然而,當聽過他們在行業的風云事跡后,許多人都會望而生畏,感到高不可攀。本期,記者將帶領讀者近距離接觸中脈道和系統行政總裁、“三軍”之一的姚紅軍,感悟閃光燈下的夢想和執著,成功背后的艱辛和淡然。
差3分鐘22點,南京名人酒店40層,姚紅軍已經足足等了記者半個小時;
1個小時前,南京綠地洲際酒店,姚紅軍坐在持續了7個小時的策略委會議上;
1個小時后,中脈公司會議室,姚紅軍及公司、系統一眾領導商討第二天會議的細節。
“你辛苦了”,初次見面,姚紅軍接過記者手中的雨傘,臉上絲毫未見慍色。面對面,在一間陳設傳統的辦公室,在一個細雨紛飛的南京夜晚,記者經歷了對成功的“走訪”。
“復制成功人士的結果之所以艱難,是因為很多人忽略了復制成功人士的觀念和走向成功的過程。”
農夫的選擇
姚紅軍也是一個平凡的人。
在農村時,姚紅軍的夢想是把自家的豬養得比別家的肥一些,讓自家的地產量比別家的高一些。這也是大多數農民的夢想,但姚紅軍沒有安于現狀,他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姚紅軍開始向往更大的空間。進入城市,學歷不高,其貌不揚,初次進城的姚紅軍走在大街上都要避開長相兇猛的人。然而,環繞在周圍的西裝革履、儒雅談吐、海外云游,為姚紅軍的夢想灌入新鮮空氣,善于學習、不畏懼改變的鮮活血液,讓錢包干癟、還需養家糊口的姚紅軍毅然辭掉工作尋找新的出路。
邁出單位大門后要走向何方,姚紅軍不得而知,但潛意識告訴他要和自己向往的那些人生活在一起,受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的熏陶。人要想取得成功,關鍵在于跟誰同行。安利讓姚紅軍認識了直銷,幫助他消化了眾多課程和書籍,并在此期間養成了學習的習慣。他的觀念也隨之開始發生改變,真正的轉折是在遇見現中脈集團副董事長周希儉的那一刻,他將其稱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周希儉讓姚紅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系統、什么叫體系、什么是系統產業化,再憑借著章小軍、鄭聯軍兩位兄弟的同舟共濟以及眾多朋友的扶持,強大的信念和對夢想的執著讓姚紅軍在直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從一無所有到夢想的不斷成真,從一介凡夫到中脈道和系統行政總裁,姚紅軍的格局一步步擴大,他說,直銷行業此一時彼一時,很多東西會折舊,包括金錢、友情和經驗,現在會把更多的時間留出來,對系統的教育、培訓、文化做更深入的思考,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戰略調整,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給人以魚,不如給人以漁,我們就是希望通過中脈傳播健康的信息,同時讓更多出身貧窮的人知道,只要找對方向,跟對了人,成功一樣可以屬于自己。”
“漁夫”的快樂
初入直銷時,姚紅軍也是茫茫大軍中的一粒沙,一旦進入會場立刻就淹入人海;現如今,但凡姚紅軍出現,強大的磁場都會把鮮花和掌聲、崇敬和感謝聚集過來。從前,與田里的鋤頭、河里的青蛙、村東的王老漢打交道,最得意的也就是能到村長家喝杯酒,現在,與商界的企業家、娛樂界的明星、著名節目主持人和政界人士成為莫逆之交。
從只顧身邊的三瓜倆棗到先天下之憂而憂,或許,這就是姚紅軍最大的成長。在中脈的這幾年,每當從媒體上看到許多在科技、文化、經濟事業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因病或因勞累過度突然離世時,姚紅軍都會感到非常揪心,他不僅為祖國少了這樣的人才而惋惜,更為自己沒有盡早地將中脈的健康理念和產品的顯著成效帶給他們而遺憾,是自責,更是對傳播中脈使命的迫切愿望。
現如今,中脈道和系統的六大領袖基本淡出了“中脈全球策略委”這個角色,他們把更大的舞臺讓給其他經銷商,全力為他們做服務。然而對此,行業里有很多雜亂的聲音,稱三軍已經離開中脈、即將加入某某公司。 姚紅軍說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中脈,不了解一群有著共同理想的奮斗者,“伙伴們的夢想比我的夢想更重要,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是我最大的快樂”,姚紅軍說,“我負責人的告訴大家,我要在中脈退休,而且要幫助更多的人在中脈成功退休!”
“都是一家人,沒有錯與對。贏了道理輸了結果,不要得理不饒人。”
“大丈夫”的責任
無論在團隊中還是在系統中,姚紅軍都是“頂梁柱”,重慶市場的經銷商劉寶玲常開玩笑的對姚紅軍說:“你都快成我爸爸了”。接觸姚紅軍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低調、務實的人。他從來不告訴別人要怎樣做,而是自己親自示范給大家,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姚紅軍都是以身作則,堅持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始終把認真的態度、積極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其中,山東濟南的市場尤為出色,在市場領導人梁尚貴的帶領下,凡事放遠眼光,不急功近利,從而凝聚了一群有著積極向上的情緒、樂觀豁達的心態、正直誠實的人品、鍥而不舍的毅力的中脈經銷商,形成了穩固的團隊。在梁尚貴的團隊里有這樣一句話:“梁總只要你做這件事,大家都愿意跟。”之所有如此之大的向心力,除了梁尚貴樂觀的心態和助人為樂的精神,還在于她的做事風格帶給大家的定心丸。“這與姚總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梁尚貴充滿感激的對記者說。
在家里,姚紅軍也是通過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榜樣。17歲的女兒成長在姚紅軍艱苦創業時,雖然見面機會少,但乖巧懂事;23個月的兒子是姚紅軍在不惑之年的一個“天賜之物”,但他從不溺愛兒子。不但如此,姚紅軍自己也很節省,他經常跟家人說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糟蹋福報,但對于慈善事業卻很大度,并且培養子女從小就要有愛心。
“直銷就是一個海洋,如果油輪泄露,整個海洋就會受到污染。這會讓老百姓對我們的行業產生錯誤的看法。”
“士夫”的愿景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在鄭和下西洋之后才傳到馬來西亞的,姚紅軍經常出國,當看到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還不及馬來西亞的華人時,他深感慚愧。再結合現在行業里許多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姚紅軍非常擔憂,他擔心這樣的事件擴大后會影響到正規的直銷環境。因此,深受中脈道和文化熏陶的姚紅軍希望后半生能夠致力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幫助眾多渴望成功但又幻想一夜暴富的人摒棄浮躁的心理,靜下心來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告訴他們通往成功的正確途徑:通過學習來改變觀念,做一個有德品的人。
“在直銷業,人品、產品、德品都一樣重要。”姚紅軍說,作為一個直銷人,自己有責任從中脈道和系統、團隊開始盡力去規范行為。“通過中脈家人的努力,讓中國人的體質越來越好,讓中國人的經濟越來越富裕,讓更多中國人的道德修養越來越好。”
姚紅軍的信念讓我們看到,終有一天,民族直銷企業的管理、文化、銷售額都將會比外資企業有過之而無不及,到那個時候,像中脈這樣一批優秀的企業必將會挺起中國民族直銷的脊梁。“帶領越來越多的人共同完成中脈的使命是讓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姚紅軍滿懷憧憬的說。
中脈業務峰會期間,姚紅軍很忙,當記者已對本次采訪不抱希望時,沒想到因為當初短信上承諾的一個“好”字,他改變行程以配合記者的時間。目前,姚紅軍已經不再像初進行業時忙碌,他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讀書、看報、學習上,“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能做到的事情,你們一定也可以”,姚紅軍篤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