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做能力之人,靠自己打開人生天地
李嘉誠感言:自我激勵是通向成功的動力,沒人會把你推向成功,商場不容懦夫,不信眼淚。
李是潮州人,抗戰爆發后,父親攜全家遷往香港。潮州人說閩南語,香港大眾語言是廣州話,與閩南語不通,香港官話講英語(回歸前)。要立足香港必須學會廣州話,要在香港發展必須攻下英語。李氏刻苦學習,癡迷學習,苦練基本功,很快就學會
1943年父親在貧病中去世,李嘉誠被迫中止學業,擔起家庭重擔。父親遺產是:珍貴的做人道理:“人窮志不窮”,“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莫灰心,得意莫忘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治天下”。
14歲的李嘉誠先到一家茶樓當學徒,一年后到舅舅的鐘表行,先當勤雜,利用空隙,向師傅學習手藝,半年學會鐘表修配,成為正式店員。兩年時間,對港內外鐘表業的未來,有了較成熟的見解,舅舅采納他的建議,終成香港鐘表巨擎。
聚來寶是目前最簡單的網絡項目,宣傳“推廣鏈接”就可以了,項目完全免費,沒有風險,不傷人脈,正規合法,沒有后顧之憂。您宣傳的多收入就多,宣傳的少收入就少。自己注冊就省錢,推廣就賺錢!
免費注冊聚來寶,教你網上購物省錢+賺錢 免費注冊官網網址: http://www.julaibao.com/member/reg.aspx?refman=2231248502聯系QQ358873646(學習相關培訓資料)
李嘉誠奉行“勤能補拙的人生準則”。他認為,經商離不開“勤奮”兩字,自己吃夠苦,才能換來大成果;在經商的各個階段,如果你稍有怠慢,不夠勤奮,最后吃苦頭,還是自己。
17歲,即1946年,李嘉誠離開舅舅的鐘表行,到一家五金廠搞推銷,后到一家塑料廠搞推銷。從推銷員當到銷售經理,再當到總經理。到打工仔的頂級崗位上辭職,21歲自己創辦塑料廠,冠名“長江”,草創階段,什么事都由他自己操持。
第一批工人就是從田間洗腳上岸的農民,他是老板又是師傅,還是設計師、推銷員、采購員、出納員、會計師。每天一清早就外出推銷或采購,趕到辦公之地,正好別人上班。他從不打的,進出步行,遠了坐公交車。中午趕回廠,先檢查工人上午的工作,中午和工人一塊蹲在地上吃飯。第一批產品出來,他請全體工人到小酒家聚餐慶賀。
李嘉誠事必躬親,掌握了情況,節省了開支,樹立了榜樣,帶動了工友,培育了和諧。生產規模擴大后,招聘了會計、出納、保管、推銷、采購人員,實行層級管理。招聘新員工,實行三班原則,長江塑料廠,很快興旺起來。
推銷員首先要包裝,包裝產品更要包裝自己,服裝要整潔,儀表要修飾,言談舉止,行為修養,有紳士風度,給對方好感。
其次,善交朋友,今天不是客戶,今后可能成為客戶,他不是客戶,可能推薦客戶,促不成生意,幫忙出點子。推薦添加微信:caz36688 ,從此你的人生便多了一位成功教練。
第三,爭取的顧客,堅持到底,根本不可能的,當機立斷,絕不“磨嘰”。
李嘉誠善于察言觀色:你進辦公室,被請到客戶對面的椅子上,面對面談好,純商務式,你措辭謹慎,簡介而富有內容;若被請坐沙發,表示客戶有興致與你長談;若根本不請坐,說明你是不受歡迎的人;若請你喝茶,表示對你歡迎且感興趣,但談話不超過一杯茶功夫;有電話進來,對方安排他人接,說明對你的產品有購買意向,若對每個電話都自己接,說明希望你快離開。
李氏在推銷行業干出了驚人業績,隨利用行業特點,捕捉了大量信息,直接了解香港市場,通過朋友報道,再了解國際市場。
能力之人,以勤為先,用心用力,必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