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150/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川流不息的營運于全身。只有經絡通暢,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從而養臟腑、生氣血、布津液、傳糟粕、御精神,以確保生命活動順利進行,新陳代謝旺盛。所以說,經絡以通為用,經絡通暢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一旦經絡阻滯,則影響臟腑協調,氣血運行也受到阻礙。因此《素問·調經論》說:“五臟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氣血,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所以,通暢經絡往往作為一條養生的指導原則,貫穿于各種養生方法之中。
暢通經絡在養生方法中主要的作用形式有兩種:
1.活動筋骨,以求氣血暢通。
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都是用動作達到所謂“動行以達郁”的鍛煉目的。活動筋骨,則促使氣血周流,經絡暢通。氣血臟腑調和,則身健無病;
2.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
在氣功導引法中,有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之說。任脈循行于胸、腹部正中線,總任一身之陰脈,可以調節陰經氣血;督脈循行于背部正中線,總督一身之陽脈,可以調節陽經氣血。任督二脈的相互溝通,可以使陰經與陽經的氣血周流,互相交貫。由于任督二脈循行于胸腹、背,二脈相通,可以促進真氣的運行,氣血運行如環周流,故在氣功導引中稱為“周天”。因其僅限于任督二脈,并非全身經脈,故稱為“小周天”。在小周天開通的基礎上,周身各經脈皆開通,則稱為“大周天”。所以謂制之開通,是因為在氣功、導引中,要通過意守、調息、以促使氣血周流,打通經脈。一旦大、小周天能夠通暢營運,則陰陽協調、氣血平和、臟腑得養,精充、氣足、神旺,所以身體健康而不病。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其養生健身作用都是以暢通經絡為基礎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暢通經絡這一養生原則的重要意義。
健康與長壽是人類永恒的命題,古往今來始終是人類的共同愿望與追求的目標。特別是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繁榮與進步,精神活動的豐富多彩,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渴望和對長壽的期盼越來越迫切,對“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追求愈來愈強烈。但是人們怎樣實現健康,如何又能終其天年?惟一正確的途徑就是學習并遵循養生之道。中醫認為,養生的實質就是要做到“形體不蔽、精神不散”。養生的核心是要“調和陰陽”;養生的原則是協調臟腑、保陽益陰;暢通經絡、調和氣血;清靜養神,節欲保精;調息養氣,持之以恒。養生的途徑是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飲食而慎起居、堅五臟而通經絡、避虛邪而安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