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4430/
目前,直銷的發展呈現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尤其是在零售業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其消費市場日臻成熟,其在零售業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來愈大。
第一,加入直銷行業的婦女將會越來越多。
第二,人們的消費意識的改變將是它越來越受歡迎。
第三,直銷技術將越來越完善。
直銷,最早萌芽于20世紀40年代,并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美國真正興起。據世界直銷協會有關資料,直銷是指在固定零售店鋪以外的地方(例如:個人住所及工作地點或其它場所)獨立的營銷人員以面對面的方式,通過講解示范方法將產品和服務直接介紹給消費者,進行消費品的行銷。有專家論評道:直銷是一種由點到面,由大到小,個人經營逐步擴散到組織經營的過程。它的奧妙之處在于建立了多層次網絡。對于公司,直銷是擴大銷售量的絕佳銷售模式,對于個人則是個人創業,或者選取第二職業的一個選擇。15年前,美國一家全球性直銷公司一一安利公司的市場研究專家就對中國大陸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在實地考察之后所形成的專題調研報告中寫到:“中國是世界直銷市場的新大陸。下一個世紀最火旺的直銷市場可能在中國。”1990年,雅芳公司將直銷引入中國,揭開了直銷在中國的發展史。到了1993年,境內外的直銷公司估計有近200多家,這個時期被中國的直銷理論研究者們稱為泛濫無序期。隨著1998年4月國務院“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的頒布,直銷很委屈的與非法傳銷一起成為了過街老鼠。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在WTO的相關檔內,中國政府承諾在三年內就直銷問題立法。這使得曾一度被人們視為洪水猛獸的直銷,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而是鼓足力氣向“規范直銷”大踏步前進!
中國的直銷市場空間巨大
市場空間通俗地說是指市場的大小。市場的大小主要由什么來決定呢?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區域的大小;二是人口數量多少;三是消費購買力的強弱。中國是一個大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區域,十二億人口僅這兩點來說一個開放的中國是一個令人嘆羨的市場。難怪世界500強企業中的80%都來中國發展,并稱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后、最大的一塊處女地。至于說到消費購買力,也同樣令人驚訝,一位外國專家曾說:從消費水平的某個側面來看, 中國并不屬于發展中國家,而更接近發達國家。從理論上來看: 中國人的消費水平雖然從整體上看仍然比較低,擁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群體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人口基數很大,就其絕對數量來說,擁有較高消費能力的人仍然數目龐大。
從統計數字來看:世界銀行的一項資料統計證實,就高檔豪華消費的絕對銷售量來說,中國在全世界名列前矛。據中國權威預測機構預測,世界經濟總量到2010年達到40萬億至43萬億美元之間,而中國經濟占全球比重在5.1%--5.4%之間.約2.2萬億美元.根據2004年中國經濟十大預測寺分析消費需求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年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拉動力量.預測2004年中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達4.5萬億元,增長10.3%,增加比2002年快1.5個百分點。其中,保健食品銷售額將回超過450億元。中國的直銷市場究竟有多大,有國外專業研究機構稱,到2005年,中國的直銷市場將達到甚至超過50億美元。從生活實際現狀來看:中國人的高檔家用生活用品擁有的百分比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如:DVD的普及率、卡式錄像機的淘汰率、新款手機的更新率均超前于一些發達國家。最后,從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購買力明顯增強。市場活躍,這是世界公認的。而且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國人的消費定位已逐漸從維持生存轉移到提高生活品質改良身體素質方面來,高品質的保健性消費開始成為一種較普遍的追求時尚。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雖然我國直到1992年才正式確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眾所周知,我國的經濟改革一開始就是以市場為基本走向的。這就是說,中國的經濟改革基本上是可以視為一個從計劃走向市場的“市場化”進程,我國經濟改革的成就就是舉世公認的,得到了世界性的贊揚與肯定。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延續與深入,我們便面臨著越來越令人頭痛的市場困擾: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誤導消費者的現象比比皆是,不正當競爭事件屢次發生,這極大地侵犯了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又嚴重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五花八門的市場促銷活動,尤其是耗資巨額的廣告宣傳活動,不僅大大地加重了消費者的價格負擔,而且時常出現一些真假難辯的誤導性促銷,幾乎使任何一種產品的市場信譽都受到嚴重損害;由于市場發展的不平穩和市場競爭的無序性,更由于市場體制的不完善和競爭規則的不完整,致使市場投機行為惡性膨脹等等。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完成的,要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自然發展過程。因此我們不能指望在短期內從制度和規則上來解決這些市場困擾,這需要有一個過程,也更需要一種與傳統市場手段不同的營銷手段,來規避這些市場困擾,至少可以與這些市場阻撓相抗衡。正是這種情況下,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手段,直銷悄悄地進入了中國大陸市場,并以其人性化的直銷理念,嚴密地供貨制度,獨特的促銷手段和極具誘惑力的獎金制度,很快獲得了國人的認同和追隨。從某種意義上說,直銷作為一種市場行為,是國人在市場困擾中的一種選擇。
分銷革命已在中國發生
從1852年在法國巴黎七區開設的“好巴黎”百貨公司開始,零售商業進行了第一次革命。上個世紀初的美國出現了超級市場,被譽為“零售商業的第二次革命”。歷史又走過了一個世紀,今天的零售業形式繁多、內容各異,有誰能摘走零售業的第三次革命的稱號,意見各異,但眾多專家一致認為網上購物和無店鋪直銷應是零售業的第三次革命。
直銷帶來的益處主要表現在:
1、打破了傳統商品流通格局,帶來眾多益處我們知道,傳統的商品流通形式是廠家--總代理--省代理--批發商--商店--消費者。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管理費用。如:工人工資、運輸經費、倉儲費用、廣告費用。隨著每一個環節的增加,產品的價格也在增加,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一塊錢成本的產品價格可能達到六、七塊錢,這樣造成消費者和廠家的利益受損。就廣告一例,許多老總說辛辛苦苦干一年,都在為廣告公司和電視等媒體干了。此外,由于貨款到位不及時還會出現三角債問題,甚至還會受到假貨的干擾。直銷卻可以省去上述眾多不利的因素。直銷則把中間的流程縮短了,是由工廠一直銷商一消費者。這樣不但把產品的價格降低了,避免了三角債,不受假貨的干擾,而且對廠家、直銷商和消費者都是有利的。
2、啟動了企業,創造了稅收,解決了大量的社會人員就業問題我們認為,有時效的推銷對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原動力。直銷作為一種嶄新的營銷模式,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促進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提高了人們采購的效率,節省了資金,消除了銷售層次多、中間環節繁、不易控制成本、難于與最終用戶溝通等弊端,啟動了企業、創造了稅收,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另外,直銷業還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美國最新統計表明,一名推銷員系著19名其它人員(生產線、辦公人員等)的就業。我國入世以后,農業、工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我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是以犧牲就業機會為代價的。例如,我國政府入世時承諾在分銷領域當中,兩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購物場所,允許外商控股。要知道日本經濟如此發達,卻不允許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商場。因為一個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商場開進,會有一批中小型的店鋪失業。又如從目前現狀和未來的預測來看,1989年11月15日中美簽署中國“入世”協議后,農業被輿論視為中國“入世”后利益犧牲最大、受沖擊最嚴重的行業,預測說“入世”后農業的就業機會將減少近1000萬個,其次城市化發展也有近億的農民進城務工。中國汽車業、銀行職員包括政事分開后眾多白領將不再捧著金飯碗,各行各業將有越來越多的人下崗失業,而直銷行業將是提供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事實上,直銷本身就是人人可為的行業。
其理由是直銷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行為,無風險,免經驗,有彈性,易發展,可****,回收快,收入高,而成本卻低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不受年齡、學歷、形象限制。 正因為這樣,很多的市場專家均認為:直銷是平民百姓創業的良機,致富的好路子,是一次難得機會。直銷是獨立的經銷人員,他利用公司的一套支持系統,進行他自己的銷售活動。只要以愛為出發點、分享產品帶來的好處,賣觀念,賣效用,通過自己的汗水、淚水及口水的辛勞過程,一定得到在傳統生意中得不到的結果。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大概已經有100多個國家有直銷業的發展,參加直銷業的銷售人員4000萬,并且有一個叫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的組織,會員數已達60多個。如直銷公司世界商務集團(WBG)目前就擁有5000多名全職及****直銷商,其中80%為30歲以下的年輕一代。全球最大的直銷市場是日本,中國臺灣名列第二,直銷人員約有274萬。 臺灣某直銷公司執行董事長謝邦俊說:“過去人們將直銷當作走投無路的一種選擇,但目前人們追求自由,追求生活品質,追求成功的向往。直銷業由于不受上下班時間限制,交友面廣,成功機會多,很符合現在人們的追求。據社會經濟學家分析,直銷員在以后中國的社會環境中,地位7.5分,收入8.5分,發展系數為8,這組數字表明,直銷員將會被人們尊重,收入較為可觀,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說,直銷將是中國未來就業的新趨勢。
3、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成就了眾多的經營人才更有意思的是,直銷業的營業額增長幅度,跟經濟的景氣是有一個反向的關系。也就是指經濟越不景氣,消費進入低潮,直銷可能會越保持增長,因此對于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作用。另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20%的百萬富翁是靠直銷起家的。這就顯示了直銷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無限的新商機,同時還給我們個人帶來能力的造就,潛能的開發和事業的成功。從事直銷工作能把人們鍛煉成四個“家”:
一是企業家, 獨特的直銷方式使得每位直銷人員就是獨立的“老板”,借助公司的一套支持系統,發展自己的網絡營銷系統,進行銷售活動,隨著人員的倍增,他就必須像企業家那樣管理好自己的隊伍,全面細致地安排工作。
二是演講家, 直銷工作的特點就是面對面的介紹、宣傳,鼓勵人們分享產品帶來的好處,是一個不斷地說、不斷地講的職業,久而久之,演講能力和水準大力提高,即便是人數千百人,也談笑自如,引人入勝。這點我就是個活活的廣告
三是人際溝通專家, 與人打交道,必須揣摩對方的心理,了解別人需求所在,找到突破口,以便自己的銷售成功,因此,直銷人員不僅會成為 一個心理分析師,更會成為人際溝通的專家。
四是社會活動家,因為直銷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因此它可以在各地建立網絡。我從一個直銷商處了解到,他去廣州總部開業務會議,在去的路上特地買了火車票,利用火車上的幾天時間,發展了二位外地會員,并初步擬定了銷售網點。回來的路上又去當地進一步落實并在回來的路上又發展一個會員。一路上他并結交了許多朋友,真可謂是一個社會活動高手。直銷的確是在全方位,多層次地讓人們創造有形和無形的財富
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直銷這個行業會在中國政府的管理和協調下重新發展起來,在中國,直銷業的市場不僅空間巨大,而且又有不斷完善經濟制度的支撐,更有適合直銷活動的文化氛圍和眾多渴望的參與者。中國直銷市場一定會前景無限。
直銷在中國的市場態勢是怎樣的呢
直銷對于中國大陸來說是一種舶來品,1990年11月14日,中美合資的廣州雅芳有限公司成立,把直銷這種方式第一次引入了中國。
隨著一個個手挽雅芳手袋的亮麗“雅芳小姐”在廣州街頭開創了直銷在中國大陸之先河,眾多的“安利小姐”、“仙妮蕾德小姐”、“玫琳凱小姐”紛紛爭艷斗艷施展著迷人的身姿走上了中國大陸的直銷舞臺。眾多的中外企業蜂涌而至,齊齊進軍中國市場。在沿海各大城市,進口的、自辦的、合作的直銷公司如雨后春筍,況相爭艷斗麗。如廣州仙妮蕾德有限公司、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天津尚赫保健日用品有限公司,還有南方李錦記、美國如新、康寶萊、玫琳凱、日暉、安旗及臺資克緹等外資公司紛紛先后搶灘登陸。而眾多的國內企業也不甘不落后,獨資企業、中外公平競爭、國有的、民營的帶著不同資金背景也不斷進入直銷這新興的市場。如天津天獅、北京新時代、珠海天年、廣東紫薇星、太陽神、以及近年迅猛發展的北京羅麥、湖南的綠之韻等一大批直銷企業分別在中國大陸安營扎寨,迅速發展。現在,中國大陸正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廣州、天津、中山、大連等城市為中心的六大直銷城,分別聚集了一批頗具競爭實力的知名直銷企業進駐經營,如北京有北京羅麥 新時代、寶健 等,上海有如新、玫琳凱等,廣州有尚赫、天獅等,中山有完美、大連有珍奧、富饒等。
上海、廣州、大連、蘇州、揚州、中山、深圳、北京、天津、武漢十大城市更是成為凝聚直銷企業開花結果的風水寶地,紛紛一擲千金,圈地拓展。而當地政府在能源、交通、稅收、服務以及政策方面都予以大力支持配合,從外資投資看中國發展的空間.
直銷在全球存在著90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而中國的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 。在2003年,整個中國直銷業的營業額為350億人民幣,其中10家轉型企業營業額為300億人民幣,而整個內資企業的營業額卻不到50億人民幣。而中國特有的東方文化講究網狀人文結構,正是直銷業的天然生長土壤。這一點與中國大陸人文習慣一脈相承的臺灣直銷業的成功發展,以及有著同樣受東方文化熏陶的日本直銷業的蓬勃發展身上,可看到中國孕育著一個多么廣大的市場。因此,中國直銷業的市場年增長率將有望達到20%,甚至更高。
從微觀方面來看,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安利在全球最大的市場,1998年以后,安利轉型成功,銷售業績逐年增長,而且增幅之大,令同行矚目。1998年業績只有2.3億元,1999年為24億元,2001年為40億元,2002年,安利(中國)銷售額達60億元人民幣,名列“中國日用化學品行業20強”第二位,繳納稅款 13.5億元人民幣,榮列廣州2002年度國稅大戶排行榜第7位。2003年的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2004年為170億元。6年時間,安利在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了49倍。
雅芳更是徹底轉型,2002年全年銷售收入超過了60億元,在2002年全球同類企業股價平均大跌2%的情況下,雅芳股價卻上漲了19%,每股利潤達到了兩倍數的增長。高成長的中國市場成為提升雅芳在華爾街地位的有力砝碼。計劃未來3年的成長率要達到40%。
2003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將北京從疫區名單中刪除。28日,安利全球董事會主席史提夫·溫安洛就出現在安利設在廣州的中國總部,和中國簽訂了一次性追加投資1.2億美元的增資計劃,增加數額相當于安利在中國10年來的全部投資。有評論說,安利至少看好了一點,直銷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曾解釋說:“從SARS事件可看出中國巨大的營養保健市場,以后安利的產品首先要滿足中國的需要,但也不排除作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從中國經濟崛起看直銷前景
迄今,中國歷史上共有過四次崛起: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及其隨后幾百年漢代的興盛;第二次是唐朝的興盛,它塑造了中國歷史真正的全盛時期;第三次是明朝的興盛,直至到清朝時期;第四次是現代中國的崛起,其最重要的標志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至今,人均收入和人均GDP長期以1%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
發展經常學基于國家生命周期,將國家發展劃分為五個不同階段:第一是經濟發展的準備期;第二是經濟發展的起飛期;第三是經濟發展的強盛期;第四是經濟發展的相對緩慢期;第五是國家由于創新能力衰竭進入國力衰退期。根據這一框架,公元元年至公元1800年中國既是世界人口大國,又是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1800年至1949年,中國經濟迅速衰敗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1950年至今,中國再次邁入現代經濟增長期,比較成功地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在世界經濟與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標志著中國極有可能再次崛起成為世界最強盛的國家之一。這一崛起之路大致可劃分為:1950年至198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準備期;1980年至202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期,即經濟起飛期;2020年至2050年,中國將進入經濟發展的強盛期,基本實現現代化。
世界經濟的發展史是現代化的后來者追趕先行者的過程。縱觀經濟發展史,至少可以發現四次后進國追趕現代化先行國的成功典范:第一次是美國在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經濟開始起飛,花了43年的時間趕上英國;第二次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開始崛起,人均GDP花了40年的時間趕上美國,被視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趕國家”;第三次是亞洲“四小龍”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花了30年的時間趕上西歐國家;第四次是中國。自1980年進入經濟起飛階段,加速追趕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逐步縮小與這些國家的差距。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產生了五方面的正面效應:一是速度效應。一個國家發展水平越低,就越容易得益于后發優勢,經濟增長率要明顯地高于發達國家;二是結構效應。一定時期內后進國經濟結構指標變動率要明顯高于發達國家;三是開放效應。中國經濟要實現快速增長,必須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運用全球資源,許多指標都表明中國參與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在不斷提高。四是制度效應。中國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經濟運行基本上以市場機制調節為基礎;五是技術追趕效應。1978年以前,中國技術來源主要是國內技術,現在引進先進技術、外商直接投資三大技術來源。
但是,中國的崛起應是“全面的崛起”。用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綜合國力要上一個臺階”,因此,我們需要對“綜合國力”先做一些基本的討論和分析。“綜合國力”可簡單地定義為一個國家通過有目的之行動追求其戰略目標的綜合能力。戰略資源 戰略能力 戰略目標 是“綜合國力”的核心構成因素,其中戰略資源是物質基礎,是一個國家實現本國戰略目標可利用的現實和潛在的關鍵性資源,它反映了一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一般來說,我們可選擇八大類戰略資源來衡量“綜合國力”,分別為經濟資源、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資源、政府資源、軍事資源和國際資源,中國經濟的崛起需要以直銷這種勞動密集型服務產業的開放。
我們發現,直銷的概念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和預熱,學術界和法律界人士的積極研究探討,業內日益重視,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直銷行業也越來越關注與加大規范管理的力度,各地投資環境越來越寬松。隨著中國直銷法規的頒布,社會各界格外關注。
全球業界人士無不對中國這一片正在發生經濟騰飛的熱土倍加關注。近年直銷書籍的熱賣,對直銷人士的爭奪,直銷企業的蓬勃發展壯大,全球直銷風起云涌。種種跡象表明直銷本身已成為勢不可擋的熱潮,全民了解直銷,全民討論直銷,熱潮一觸即發,勢不可擋。
歷史已經進入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無論您承不承認、相不相信,今天您都處在一個充滿危機和機遇、孕育巨大財富和風險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三個顯著特征是:速度、多變和危機,時代逼迫每個人必須做出選擇。
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五個時代的激流:
A、 人人都要面對競爭。
沒有一個行業、沒有一個單位、沒有一個職位是絕對安全的。馬路清潔工,你不愿做,但肯定有五個人等著做。二十世紀留給人們最大的陷阱就是滿足現狀。
B、破產和失業成為本世紀最時髦的名詞之一。
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將處在無固定化職業的社會。我們應該做有附加值的生意,如海爾的家電比普通廠家的家電的價格高,是附加值,是因為海爾的品牌、信譽、售后服務,以及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
C、 速度至上已打破了舊有的秩序,同時新的機會在產生。
比爾?蓋茨在《未來時速》中指出:80年代注重產品質量,90年代是形象設計,21世紀,將是速度至上。速度至上將打破人們原有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以及商業模式。在美國,曾有人問著名的經濟學家:在二十一世紀什么產品好賣?回答是:好銷的產品有三個特點:優質的產品、快捷的服務、價格趨于零。
每當歷史發生這種重大轉變時,就預示著舊的機會在消失,新的機會在產生,只有那些有先知先覺的人才會抓住機會,從而走向成功,而那些舊有觀念不放的人,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信息革命、產業結構的變化已超過歷史上任何變化相加的總和。例如制造業人員減少,旅游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增多;例如信息化時代中物流配送系統的從業人員和各種營銷人員的出現,將取代產業工人的數量。
D、專業人士充斥市場。
各行各業人才濟濟,人滿為患,靠文憑打天下,已行不通了。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兩種人才:(1)復合型人才、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
專業人才:精通專業,創新力強,在所在行業,是頂尖人才。
E、環境污染。
(1)自然環境的污染:空氣、土壤、水。
(2)社會環境的污染:暴力、***、兇殺、吸毒。
(3)精神污染:電視、國際互聯網上的信息垃圾。
在物質和精神兩種污染中,精神的污染甚至比物質的污染危害更大。面對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壓力,我們只有兩種選擇:失敗或成功。
A、維持現狀,不斷抱怨 = 失敗
B、選擇改變,選擇創業 = 成功
個人創業有很多選擇,而營銷行業是最易進入,最能提升個人能力的選擇,世界上的百萬富翁80%是從做營銷開始的。
加盟羅麥直銷事業不僅是消費者還是全球代理商。 您只是換了一個消費的地方,羅麥公司就會給您 返利,給您獎金。您何樂而不為呢?
一夜頓悟勝過十年寒窗!
一條管道勝過百年積累!
一個觀念勝過一世修煉!
一次機遇勝過一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