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52/
沒有經歷過地震人們永遠也想象不到,地震所產生的具大破壞力。那些倒塌的廠房和扭曲的鋼梁讓人看后十分震驚,觸目經心的場面向所有參觀它的人,訴說著那場浩劫的巨大破壞力。但我更加相信經歷了這場打擊的人,在心靈上所蒙受的創傷更加難以愈合,難怪我的朋友要來此地支邊教學,用他的所學疏導孩子們的心靈。
懷著對他的崇敬我準備前往數公里外,那所他來支教的小學。
經過反復的電話確認后,我終于來到傳說中的那座小學——什邡市北京小學。
從還未拆除工程圖中可以了解到,這所小學從08年底開始建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迅速建成,全校可容納一千多名孩子同時上課,得知這點我真為這里的孩子感到欣慰呀!
資料介紹:北京小學原名為城東小學(什邡市方亭四小)。5.12大地震對該校造成危房120間,教學儀器設施、設備遭受了嚴重損失。北京市統一戰線系統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部分海外華人華僑共同出資2500萬元,在雍城東路建設北京小學項目。該學校由五和國際華特設計公司設計,建筑造型特點鮮明,酷似北京的“北”字,體現了京什攜手,共建家園的精神。為了使學校成為加強“京什”兩地間交流、互動的橋梁和紐帶,將學校冠名為什邡市北京小學。北京建工集團三建公司于2008年11月21日開工建設,2009年3月5日完成結構封頂,隨后開始二次結構、室內外裝修等工程施工。學校建筑面積7200平米,共設計普通教室30間,可容納1350名學生同時上課。同時還設計有有美術教室、計算機教室、語言教室以及舞蹈教室,配備了可升降學生課桌椅、計算機室課桌、語言室語音桌等教學家具2495套。學校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根據中小學校使用功能及特點,西區為教學區,布置教學樓、主入口、廣場等;東區為室外操場區,與西區有內部圍欄分隔,方便靈活使用,減少干擾。在各樓設有各自獨立的出入口,分區明確,使用方便合理。教學樓首層設計無障礙公共衛生間,主要出入口設殘疾人坡道。
也向興建校園的建筑工人老大哥,致以崇高的敬禮。
走進學校,我的朋友還未下課,我只好四處溜噠消磨時間。
校園很寬敞,漂亮。還有IC卡電話,很方便。看起來學校還沒有完全蓋好,遠處還有正在施工的建筑。
走在明亮的教學樓里,看到這里軟硬件設備可謂是應有盡有,電腦房、閱讀室一應俱全,這可比我原來想象的震后危房要好上千倍萬倍呀!
甚至就連無障礙通道和殘疾人專用廁所等,人性化設計也能在這棟教學樓中容易的找到。
一陣賦有節奏音樂聲從三樓傳來,原來孩子們正在上音樂課,一位小同學正在同學面前彈奏鋼琴。
什么什么!!!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這是居然還有鋼琴,還是彩色的,真是太不可思異了!!!
而且走廊里還擺著兩架沒拆封的……
同學們見我拿出相機拍照,絲毫沒有怯場的表現,反而用開朗的笑聲和幽默面孔來應合我的相機。
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真是讓人感動和溫暖。
如果說剛才的地震遺址給我留下了很大震撼的話,那么在這所小學看到的現代化、人性化的設施更加令我震撼。我深深為孩子們擁有這樣的學習環境感到欣慰,更加希望地震的陰霾,能早日從他們的心中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