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什么最火?當屬易感基因檢測!你對基因檢測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排疑解惑,揭開新健康養生時代的神秘面紗,基因檢測大講堂開始啦!
1、什么是基因?
基因就是生物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它遍布在人體中的每個細胞(除紅細胞外)中。基因是傳遞生命的遺傳密碼和決定蛋白質的合成。基因是“生命天書”,人類的活動和行為、人類的健康和疾病都是由基因來操縱和調控,一切生命的生、老、病、死都是由基因決定的。
2、基因可以改變嗎?
基因的改變決定了生物的進化。對每個人來講,基因在短短的幾十年中一般是不會改變的。人體大約有40—6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所攜帶的基因信息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體內到處都有基因的存在,我們不可能將每一個細胞都進行基因改造,但基因的改變是肯定的,未來我們可以修復“缺陷基因”來改變身體狀況,甚至改變壽命和避免疾病的危害。
3、疾病易感基因檢測的原理是什么?
疾病易感性是指由遺傳決定的容易患某種或某類疾病的傾向性。具有疾病易感的人具有特定的遺傳特征,帶有某種或某類疾病的易感基因,通過與正常人的數據配對即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從而可以預測患病的幾率和風險。
4、什么是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就是提取被檢者的口腔黏膜或血液中的DNA樣品,根據不同的疾病易感基因和藥物不良反應的不同要求,分別采用DNA測序或SNP基因分型技術共同完成檢測。基因檢測使人們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了解身體患疾病的風險,預防疾病的發生。
5、為什么要做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以了解自身遺傳背景,檢測身體的與疾病相關的易感基因,使人們能預測身體患疾病的風險;
基因檢測避免盲目補充保健品,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基因檢測可以指導個性化用藥,有效避免臨床誤診;
基因檢測可以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不良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 基因檢測可以做到疾病的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主動把握健康。
6、基因檢測與疾病的關系?
一切疾病都與基因有關。正常情況下基因通過編碼合成蛋白質參與人的生長發育過程,在某些情況下基因發生了突變,就導致了人體機能的紊亂。如果和外界因素疊加,就會發生疾病。比如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與某些基因的突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導致的。疾病方程式:疾病=內因+外因。內因(基因)和外因(環境)共同對疾病產生作用,通過對內因的了解,可有效地避免外因的影響,從而降低患病的風險。
7、基因檢測與醫院檢查有什么區別?
普通體檢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的檢查和診斷,從而確立疾病的治療方案。屬于臨床醫學的范疇。
疾病易感基因檢測是在健康的時候查出隱藏的“基因地雷”,告訴你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的風險,目的是早知道、早預防,讓本來要生的疾病不發生、少發生或晚發生。屬于預防醫學的范疇。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檢測不等同于疾病診斷。檢測結果告訴你有高的患病風險,不等于已經患病,或者將來一定會患這種疾病。它是用來幫助你如何調整誘導疾病發生的環境因素,從而達到延緩或者避免疾病發生的目的。因為有很多疾病,即使易感基因因素已經存在,但是沒有外因的誘導,沒有外界環境和遺傳背景的相互作用,疾病也不會馬上發生。
8、為什么有些疾病無法確診造成醫生誤診?
聯合國的調查報告稱全球有30%的病人死于醫生的誤診和濫用藥物所致。由于疾病的發展速度和出現種類很快,現代醫學還不能正確診斷所有的疾病。醫生是根據個人經驗和醫療診斷儀器以及病人的臨床表現來診斷疾病,病人是否患病、患什么病以及到什么程度。隨著基因組醫學的研究發展,大部分疾病都與個體遺傳和基因變異有關。從基因變異到發病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在病人沒有臨床表現和病灶出現以前是難以發現的。有些疾病即使有臨床表現,也無法確診,因為臨床表現類似,造成醫生誤診。基因檢測就能夠在未發病時預測疾病傾向,提前做好預防治療工作。
9、基因檢測與個性化用藥有什么區別?http://www.zjts.***
逢藥三分毒。用藥不當會致新病、用藥不當會致殘、用藥不當會致死,所以用藥要因人而異。我國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每年約250萬人,直接死亡約20萬人。造成藥物副作用其中一種原因是由于藥物本身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太長(代謝過慢),從而對人體造成毒害。 據統計,10-15%的中國人體內的藥物代謝基因為弱代謝型,因而對特定藥物代謝可能特別慢,造成代謝產物堆積,產生藥物性肝炎或藥物中毒等不良反應。相同的藥物對不同的病人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醫生就采取試探性治療。用藥以及劑量很難做到個性化和針對性。通過藥物不良反應基因檢測,就可對藥進行個性化評估、個性化選擇藥物和劑量、進行個性化用藥指導等。
更多易感基因檢測的相關知識,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