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3982/
#杭州維邁#國燕QQ1536157605手機13646716216 首先,請允許我來給大家講一段小故事:一個漁民,有一天搖著船出去捕魚。他一邊搖船一邊仔細地觀察水面上的氣泡,他父親曾經告訴過他,如果水面上的氣泡很多,那就說明水里有魚群。突然,他發現了一片看起來很象他父親經常跟他描述的鯉魚群氣泡。于是,他就拿起魚網準備撒下去。可剛要撒網,他心里卻又開始打鼓了。他覺得在尚未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沒有魚群前,是不該胡亂撒網的。
可怎么才能真正地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沒有鯉魚群呢?為此,他決定跳下水去看一個究竟。當他潛到水底時,他發現那里確實有一個很大的魚群,于是就立即爬上船來把網撒了下去??善婀值氖?,當他把網收上來時,卻又發現魚網里空空如也,就連一條小魚兒都沒有。他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這么認真地撒下去的一網,怎么就沒能捕到一條魚呢?
其中的奧妙,我相信聰明的各位都已經明白了。其實,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時候,那群魚就已經受驚逃掉了。這個可笑的漁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網去就能馬上弄明白水里到底有沒有魚群,卻還非得跳下去看個究竟不可。#杭州維邁#他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在模糊狀態下,要大膽地憑著感覺進行嘗試,而嘗試的結果又恰恰就是驗證當初的感覺是否正確的最好依據。
那么,在現實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呢?我們且來看一看吧:
鏡頭之一:
一職員進來向總經理報告道:“老總,小布什今天已經下令攻打伊拉克了。據此分析,我們認為明天的石油價格會暴漲,您看我們是否立即買進?”老總皺了皺眉頭說:“你這人就是不踏實,還沒弄明白明天石油是否真會漲價呢,就馬上要買進了?那萬一明天不漲價的話怎么辦呢?我看還是等到明天真漲價了后再說吧?!钡诙?,石油價格果然暴漲,老總急忙叫來那職員吩咐道:“快以每桶90美元的價格大量買進!”職員回答道:“可是,老總,現在已經突破99美元一桶的大關了呀!”頓了頓,職員又補充道:“但據我分析認為,明天還會繼續暴漲,所以,現在即使以99美元/桶的價格買進來的話,我們也不會吃虧的?!崩峡偘欀季o緊地盯著那職員罵道:“我說了多少次了,做人要踏實一點,可你就是不聽!你難道真有這么大的本事能保證明天一定會繼續暴漲嗎?還是等明天看明白了后再決定吧?!甭殕T灰溜溜地出去了。次日,石油價格繼續暴漲,而這個公司依然沒能如愿地買進……
鏡頭之二:
某教授正在一家私營企業進行指導,他拿著一堆資料對董事長說:“老板呀,據我調查所知,現在國內生產同類電扇、取暖器和電熨斗的家電企業已經很多了,但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名氣的雜牌產品。從理論上講,任何行業都必定會經歷一個由貨源緊缺的新生期到泛濫成災的發展期、再到名牌主導的成熟期的發展過程的。顯然,現在國內的小家電產業已經進入了貨品繁多、魚龍混雜的惡性競爭年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能提前做好品牌建設工作的話,那么,就能搶先擠入名牌隊伍了。這樣一來,等到幾年后雜牌紛紛退出市場的時候,我們就能占據主導地位了?!倍麻L聽了后敲了敲桌子說:“教授呀,您所說的這一切都很對??墒俏覀冄矍斑€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私營小廠呀,您剛才所說的那一套,只適用于大型企業,所以,我看還是等到我們發展成大企業后,您再來幫我們搞品牌建設吧?!笔旰螅淌诠实刂赜?,發現那家私營工廠已經倒閉了。
鏡頭之三:
某顧問正在一家“老寧波小吃”連鎖店做指導工作,他指著門口骯臟的垃圾堆對店經理說:“一家優秀美食店的工作,是從門外開始的。因為顧客都是從門外走進來的。”經理答:“您說得很對,可門外的衛生并不歸我們管、歸環衛部門管呀。而環衛工人們是只聽他們領導的卻不聽我們的。所以,要做到這一點真是很難呀。這樣吧,等到我們發展成著名品牌、有資格面見市長后,再找機會把這問題向上提一提吧?!苯又?,顧問又指著亂攤在一張桌子上的餐具說:“餐具不但要洗得干凈,更要放得整齊。象這樣亂攤著的餐具,怎么能引起顧客們的食欲呢?”經理答:“您說得沒錯,每天剛剛開始時,我們都把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又放得整整齊齊的??梢唤涱櫩偷氖种?,就馬上又亂糟糟了。
您知道,國人的素質太低,根本不管這一切的。我看這樣吧,等到我們有了實力后,干脆就研究一種能盛熱水湯圓的一次性新型紙質餐具出來,那就不會再有您所說的問題了。”隨后,顧問又指著四周的墻壁和堂上的桌椅說:“為了突出寧波古文化,要在墻壁上掛些能反映寧波古老習俗的圖片,還要把相應的桌椅換成明清時代的八仙桌和高腳凳,服務員的服飾也要與整體風格相適應?!钡杲浝砺犃撕蟛荒蜔┑鼗卮鸬溃骸澳f的這一切都十分正確,可我們是小吃店而不是大酒店呀,有必要這么做嗎?還是等到我們發展成五星級大酒店后,您再來幫我們做策劃吧。”各位,你們大家倒是來評一評,這家小吃店日后還能不能發展成五星級大酒店或者發展成著名品牌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象那漁民、總經理、董事長和店經理這樣的人真是比比皆是。當你動員他們行動時,他們總是回答說:“等弄明白后再說吧”或者“等條件成熟后再說吧”。在這類人的日??陬^語中,用得最多的是“您說得很對,但實際做起來很難的”和“您所說的確實都很對,只是要看條件”這樣的話語。他們總是喜歡拿這些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很合乎邏輯的話,來作為他們不立即采取行動的合理借口。結果,他們就總是錯失良機。他們并不知道,行事雖然要看條件,但這條件卻是在動態中不斷地變化著、并慢慢地成熟起來的。#杭州維邁#如果硬要等到條件成熟后再行動的話,那么,等一切都弄明白時,你也就沒有了機會。
寫下你感激的事兒,再不濟,你總會感謝自己的生命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