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3247/
大眾化產品有五個特性
1.人人買得起(Affordability)。
錄放影機于l976 年首度問世時,每個家庭都想擁有一部,但每部 l500 美元的價格讓多數人望而卻步。隨著科技進步,錄放影機的價格下滑到 100 美元以下,到了 1990年,全美 l 億 1000 萬個家庭共擁有 1 1"L2000 萬部錄放影機。像汽車或房子之類的產品,即使科技進步,價格也不可能低到人人買得起。但隨著另一項產業的興起——
消費金融,消費者可以每月分期付款的方式分攤價格,擁有這些產品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2.口耳相傳(Legs)。
一項產品或服務如果光靠行銷手法很難普及化。除非能口耳相傳;只要一群人擁有之后,不必再靠宣傳,其他人自然就有購買的欲望。就像看到別人使用汽車、電視和個人電腦后,自己立刻也想擁有一部。
3.持續性消費(Contiunal
consumption) 。
根據統計,今天要誘使消費者嘗試一項新產品,得花上 100 多元的廣告行銷費用,而這只是測試消費者的偏好而已。消費者喜歡后還必須有相關的產品或服務刺激大家持續購買,才能成功。以電視和收音機為例,使用的普及導致廣告量增加,帶動更多精彩的節目,進而創造更多的電視和收音機需求。消費者雖然每 5 年才花 100 美元買臺錄放影機,但一部錄放影機卻創造每年 900 美元的錄影帶租售業績。再如消費者買部個人電腦后,都會想要功能更強的印表機、畫質更好的熒幕、速度更快的國際網絡連結等。成功的商品必須是能持續消費的普及化商品。
4.老少咸宜(Universal
appeal) 。
任何產品或服務如果要成為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大眾化產業,必須讓每個人都有想要擁有的欲望。今后,每個人都想要汽車、收音機或個人電腦,但獨木舟、腳踏車或豪華游艇,就不是人人想要的。然而,一種具有老少皆宜特性的產業,并不代表這就是老少皆宜的產品,消費者各有所需,所以應該設計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福特最初只制造單一款式,人人買得起的 Model T ,他經常沾沾自喜說:“我可以賣給你任何一種顏色的車子,只要是黑色的。”但有些 Model T 的車主寧可放棄高品質的車款,而選擇顏色多樣化的車子,于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即以此為訴求,每年推出新車款刺激重復性購買,因而在 20 年代擊敗福特汽車。
5.縮短消費時間 (Low consumption time) 。
這是今天希望成為普及化新產品和服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忙碌的消費者必須有空間享用。今天大多數普及化的產品,除了帶來享受的樂趣外,還必須能節省消費者的時間。汽車和飛機縮短消費者的旅程,錄放影機免去消費者到戲院大排長龍的困擾( 或是讓家人在晚餐時共同觀賞心愛的節目,增加全家共處的時光) ,而用電腦打字比用打字機省時。
QQ: 147427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