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以傳統人網銷售的直銷業來說,這一張E網是敵是友?人網與E網可否共存?網際網絡經過90年代初極速成長、百花齊放,再到后來泡沫危機的試煉,如今已經到了沒有人或行業可以回避的時候了。電子商務讓更多人創業,即使是****或將之視為副業般看待,也是不錯的出路。購物網站省卻租用實店的開銷,正如早期直銷靠人經營,不必開店的道理一樣,隨著競爭激烈,網店的物品很多時候也比實店的售價便宜。
改寫零售業發展
今天,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小網店在虛擬的市場迅速擴張,侵蝕著傳統零售市場的版圖,可以說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直銷商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一位李姓行銷顧問形容,直銷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是一種必然,因為電子商務可讓直銷的介入變得更加完善。
〝網絡行銷進一步降低了創業的門檻,更多人能以低成本面向世界市場,沖擊不少大型零售商,同時也改寫了零售業的發展和版圖。〞然而,這一股熱潮無人能擋和逃避,反之,不跟進的話,隨時會被淘汰出局。正如網際網絡對傳統媒體的沖擊一樣,網際網絡也對直銷業造成不小沖擊,嚴重的說法是網際網絡對直銷業帶來顛覆性的沖擊。
善用社交網站銷售
社交媒體或網站火紅,加上網際網絡令地球變得零距離的力量,任誰都不敢小看網際網絡的魔力,尤其是營造電子商務的沖擊已經逐漸成熟。但站在積極的角度來看,直銷商同樣可以利用這張低成本的E網,來網住全球市場,也可以善用社交網站來達到教育、傳擴訊息、提供售后服務等的支持服務。 重點是,直銷商是否已經認清這個現實?能否放開胸懷積極突破界限?既然擋不住,直銷業者何不好好利用E化的力量,將網際網絡當作是工具般來使用,將它化為有效的銷售利器?
不直接銷售產品 網站僅傳達訊息
縱觀馬來西亞的直銷業者,盡管絕大部分都有了網站,但有了網站不代表已邁向E化,而且絕大部分依然堅守最后的防線:不透過網站直接銷售產品。這些直銷公司絕大多數,只將官方網站當作是一個傳達訊息的平臺,而沒有提供完整的電子商務平臺。
一位協助企業建立E化網絡和基礎的顧問受訪時說,雖然馬來西亞很多直銷業者認同E化的重要,但目前來說,依然還是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他直截了當說:〝很多直銷公司都有自己的網站,但有網站不代表已經夠E化。〞
通過網絡教室培訓
他形容,這些直銷公司設立網站,說明他們了解E化的趨勢和重要,但往往在E化的過程中只停留在網站和提供資訊上,而沒有進一步開拓科技或E化可以帶來的效益。〝有網站還是不夠的,直銷公司應當更善用E化來發布最新消息,包括促銷、新產品、聚會或其他公司最新資訊。〞
又例如,定時通知會員當月的最新業績,提醒他距離下個目標或獎掖還有多遠,都是可以起激勵作用的小動作,而這些都能通過系統和電腦程序做到。他認為,只要規劃得當,E化能為直銷業大大降低成本,業者可以通過專業化的網絡教室、標準的自動培訓系統、網上諮詢和培訓等功能已是一大省。另外,從管理和掌握消費偏愛上,還能通過系統追蹤訪客,通過他們進出或造訪的頁面來分析消費者的取向,同時進行精準的行銷。
禁網絡推銷不如與其共存 直銷E化是企業戰略
如何看待網際網絡與直銷業,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些公司堅持直銷業〝人對人〞的特質,禁止會員或傳銷商通過網絡販售獨家經銷的產品,以逼使消費者不得不通過傳統的直銷方式來購買,希望借此減低網際網絡對直銷業的沖擊。
但網際網絡沖擊的并非一家或數家公司,也絕非單一或一群商家就能掌控或阻止。禁止會員借用網絡推銷,首先就面臨技術困難,若直銷公司大費周章查核網絡賣家的身分以起防堵作用,何不設法學習和這頭史前巨獸共存?
關于直銷E化與電子商務的關系,〝成功行銷〞引述北京海疇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顧問王義教授的話說,電子商務更側重于網上銷售,直銷E化則不僅包括電子商務,還包括了資訊、管理等多個方面。可以說,直銷E化是企業的一個戰略和手段,直銷E化的外在主要表現形式是電子商務。
有人形容,直銷E化是直銷業者的〝第三條腿〞,而且網絡速度可以驚人翻倍,從業務上來看,懂得善用必是利多于弊。馬來西亞直銷巨頭科士威(Cosway)、德國凱美達、美國優莎納和中國汕頭瑞草堂等等直銷大企業,大都采用網絡方式銷售產品,而且成績驕人。
網絡直銷已然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通過網絡可以無限的發展,讓你在家就可以經營,更輕松,方便,自由!還可以事業家庭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