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edlee.cn/blog/bid1249/
能源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其關鍵還是在于政府職能和角色的轉變,尤其是要改變“重審批、輕監管”這種帶有煽烈計劃經濟色彩的工作模式。此外,能源相關立法的滯后和缺失,導致能源市場運行的無序。權責不明、交叉管理、管理真空的管理機制,“橡皮圖章”、政出多門、“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導致能源項目多頭審批、市場化改革受阻、能源的生產與利用難以實現真正的低碳高效?!耙詡€頭論英雄”的央企考核機制導致能源行業壟斷加劇、我國缺乏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能源集團,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無數現實已經證明,一時的行政指令性急救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眼看著煤電矛盾愈演愈烈,發電企業“心灰意冷”,無奈之下“只能找自己不自在”;管理者疲于奔命卻“吃力并不討好”,并沒有贏得掌聲。 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改革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要堅定市場化方向,形成市場為主導的運行機制。30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證明了當初改革者的大膽實踐是正確的。然而,正如業界熟稔于心的電力體制改革困局一樣,關心改革的人士也不禁開始思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該如何管芝麻、綠豆該賣幾文錢?宏觀調控這只手可以伸到哪里為止?或者說這只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預微觀經濟? 直到今天,再來談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意義不大,因為方向和目標早在十年前就已確定。關鍵在于決策者是否具備沖破藩籬、大膽改革的決心。 因此,能源領域的改革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場自救之旅,考驗的是政府的膽識和勇氣?!白灾咛熘?,只要我們重拾信念、痛下決心,如同當初決策者的推陳出新、大膽實踐一樣,碰到問題敢于改革,我們必定能夠為中國經濟乃至國家和民族贏得一個更加光明的前途。
陽光國際陽光靖軒QQ243994998
陽光國際陽光英子QQ909114675